送苗送技术 结出致富果

送苗送技术 结出致富果

村民和贫困户领到番石榴苗,扩大生产的信心更足了。

“有免费的种苗和肥料,还有技术培训,我们种番石榴,增收就有希望了。”惠东县梁化镇育民村贫困户严振生高兴地说。

适逢追肥及补种时期,近日,市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为当地村民和贫困户送去了一批优质肥料和番石榴苗,帮助他们开展田间管理和扩大生产。记者了解到,2018年底,市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精准帮扶育民村发展番石榴产业,去年迎来首次采收,村民初尝产业扶贫落地开花的成果。如今,他们满怀信心,准备扩种大干一场。

农技专家“手把手”教农户种植技术

走进育民村,连片的番石榴树郁郁葱葱,大大小小、套着网袋的番石榴挂在树上,长势喜人。66岁的贫困户严振生提着工具行走在果园里,忙着管护这些“致富果”。

严振生管理着自家和租种的40多亩果园,原本地里种植了桔树,后来由于管理不善等原因,挂果质量不佳,严振生便寻思着砍掉桔树,改种其他果树。“当时不知道种什么果树好,看到村里在种番石榴,刚好听说帮扶单位准备送来一批番石榴苗,我就跑去登记领取了。”就这样,一场“及时雨”送到,去年10月底,严振生领到了800棵番石榴苗,种了八九亩地。

记者了解到,育民村是市级贫困村,村里以种植业为主。为助推该村发展特色农业,自市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挂钩帮扶育民村以来,围绕农民增收,突出“造血”功能,实施产业帮扶,每年开展多次送农资下乡活动。与此同时,农技专家还为农户提供技术指导。

这个时节,番石榴正值生长期,除草、杀虫、施肥、补种,每一步都有讲究,农技专家的到来,给村民和贫困户吃下了“定心丸”。“一开始不懂怎么种番石榴,不懂怎么施肥、杀虫、管理,好在有农技专家来田间指导,手把手教技术。”就这样,严振生的种植技能提升不少。

田间,不少番石榴树的枝条上挂满了花苞。望着果园,严振生期盼着硕果累累的喜悦,“希望有个好收成,到时候我把番石榴扩种到20亩左右。”

计划成立合作社打造品牌做大产业

“为了打造地方特色农产品,让贫困户长期稳定脱贫,巩固脱贫成果,我们结合育民村的自身特点和优势,在村里先后引进种植了特色蔬菜、建立了番石榴种植示范基地。”市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副主任黄文锋介绍,2018年底,番石榴种植示范基地正式“上线”。目前,基地内有“白珍珠”和“红宝石”两个番石榴品种。其中,“红宝石”是该中心近两年引进的新品种,果实少籽、脆甜可口,果质优良。目前,该品种在我市部分乡镇推广种植,全市种植面积近3000亩,经济效益可观。

“第一批番石榴种植了100亩,去年4月,第二批番石榴也陆续种植。近20户农户作为带头人,带动多户贫困户种植番石榴。目前,村里的番石榴种植已有200亩。”市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驻育民村“第一书记”韦家亮告诉记者,番石榴种下后,一般过5~6个月便可成熟有收成,一年最多可采摘4批。番石榴亩产约4000~5000公斤,保守估算有1万多元收入。

去年8月,村里的第一批番石榴成熟上市。当时,田头收购价在每公斤1.5元左右。由于番石榴的品质好,不少客户直接到田头采摘、购买,番石榴供不应求,村民们看在眼里,乐在心里,扩种更有信心了。

大约再过两个月,番石榴又将迎来收获期。韦家亮表示,扶贫工作组已有打算,“目前,我们正在筹划成立梁化镇育民村番石榴种植专业合作社,通过合作社打造番石榴品牌,推动销售,做大产业,带领村民和贫困户增收致富。”

来源: 惠州日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