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研——新能源汽车预警监测赋能重庆汽车产业,完善生态后端力量

中国汽研——新能源汽车预警监测赋能重庆汽车产业,完善生态后端力量

在重庆两江新区,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内一块蓝色的大屏幕上不断跳动着各种数据,这些数据来自所有在重庆生产、重庆上牌的新能源汽车,此刻在重庆大街小巷一共有多少新能源车、这些车已经行驶了多少里程、电池损耗情况都在这款屏幕上。这就是由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研发的新能源汽车预警监测平台。

作为第三方平台,除了记录重庆的新能源车信息,还能为新能源汽车的安全,筑起一道防线。

从国标到地方政府,都在建设新能源汽车监控的大数据平台

国标:新能源车相关的数据采集,从2017年开始由工信部委托北京理工大学建设和运营的新能源汽车国家监测与管理中心收集,按照相关的国家标准,监测平台对每辆车有61项指标统计。

地方政府平台:主要作用是对于补贴的核算。

中国汽研新能源汽车预警监测平台:重点关注新能源车的安全,以及新能源车电池状态评估,在数据支持基础之上进行深入分析挖掘。尤其对于提升新能源车的安全性能,防止、减少事故的发生。

中国汽研——新能源汽车预警监测赋能重庆汽车产业,完善生态后端力量

为什么要做一个第三方平台?

中国汽研数据中心数据产品部副部长赵岩博士:“新能源汽车监测平台的背景,主要是为了通过大数据监测手段对汽车车辆安全性能进行实时监控和防控,集合了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多种新型技术的集成。在行业监管的数据平台基础之上,建立了技术标准和测试规范,强化对新能源汽车的在线监控和风险评估,最终为了推动整个行业管理规范化、合理化、提升产品质量,从而最终保障消费者利益,还有促进整个行业高质量发展。”

中国汽研——新能源汽车预警监测赋能重庆汽车产业,完善生态后端力量

图片来源:重庆日报

平台对行业将产生什么影响?

消费者

1.预警早知道。中国汽研数据中心数据产品部副部长赵岩博士告诉记者,目前该平台已有17万辆新能源车的数据,可实现安全预警、电池评估,当安全预警监测平台监测到有异常情况时,可以提前发送预警信息给消费者,防患于未然。

2.规范使用习惯。通过数据采集、分析,从而帮助消费者规范用户用车习惯,使新能源车的续航里程更长、更安全。

中国汽研——新能源汽车预警监测赋能重庆汽车产业,完善生态后端力量

车企:

品牌形象。给企业端带来的好处是降低事故发生率,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一旦某个企业的新能源车发生事故时,对车企的形象会带来负面影响。而该平台会根据相关数据,发送提前预警信息到相关4s店,让企业知道车可能会存在隐患,提前进行排查。

相关产业带动:

电池回收利用。如果废旧的动力电池直接废弃,不仅是对环境的污染,也是对资源的浪费。

现在国家也在大力推动动力电池回收利用的产业链,未来发展前景比较良好。而中国汽研的新能源汽车预警监测平台能记录下电池损耗的具体情况,对电池的整个衰减区间进行研判和分析,对回收动力电池的相关企业提供了直接参考及指导性意见。

中国汽研——新能源汽车预警监测赋能重庆汽车产业,完善生态后端力量

如何赋能新能源汽车行业

中国汽研数据中心数据产品部副部长赵岩博士告诉记者,对于整个新能源汽车行业来说,仅仅依靠平台发挥作用,能量比较有限。而这个平台注重的是与新能源车企、电池企业的联动作用,共同发挥数据作用。

目前,中国汽研成立了汽车大数据应用联合研究中心,整合了上下游企业,其中包括高校、整车厂、电池厂及研究机构,积极整合各方的需求、成果,通过大数据的研判分析,系统性的研究能够推动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措施,集体发挥能量。

利好频传,重庆的车企如何备战?

划重点——今年3月31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会议指出:将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和免征购置税政策延长2年,到 2022 年,长期呵护电动车产业链。另外,新能源充电桩也纳入新基建领域,成为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

怎么干?——重庆汽车产业处在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急需寻找到汽车产业转换动力,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突破口。2018年底《重庆市加快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若干政策措施(2018-2022年)》出台,为重庆汽车产业勾画出下一步发展的“路线图”,从传统汽车制造基地,到抢占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发展先机,重庆汽车产业“换道超车”的思路清晰。

表现亮眼——4月10日,重庆本地汽车企业小康股份的塞力斯5,首批正式交付,也意味着小康股份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深耕多年后正式迈入到产品落地阶段。重庆汽车行业的龙头企业长安,在2020年长安汽车的新车规划中,已确定推出的5款新车包含了3款新能源车型。

中国汽研——新能源汽车预警监测赋能重庆汽车产业,完善生态后端力量

图片来自网络

重庆汽车产业生态正在完善

作为重庆工业的支柱,汽车产业的生态不断完善。从前端制造、再到后端监测,都在增加重庆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信心。总的来说,这些新平台不断的输送给车企以活力,也让重庆汽车产业的“底盘”越来越稳。

前端——汽车企业精准发力,积极布局,同时吸引了更多企业来到重庆,比如位于璧山的重庆比亚迪新能源汽车电池生产基地将建成投产,再如林肯品牌首款国产车型在重庆两江新区下线,对重庆汽车产品结构优化和产业提档升级,都有很强的示范引领作用。

后端——在产业生态后端的平台服务方面,重庆也在积极搭建。中国汽研近年来不少成果引发业内及社会关注,比如中西部首座汽车风洞,可以精确模拟模拟一年四季的各种气候,对极端气候环境下汽车零部件的工况进行检测,弥补相关研究资源的不足,让更多车企摆脱数字模拟,采用精度更高的风洞实验,最大限度来还原真实环境。

中国汽研——新能源汽车预警监测赋能重庆汽车产业,完善生态后端力量

图片来自网络

高新区国家质检基地内的机动车强检试验场,可以为长安、长安福特、现代、小康等家门口的品牌提供试验检测等服务。此前,长安首个实现量产的L3级自动驾驶车型的相关测试评价,就是在这里完成的。

编后语:

新能源汽车产业已经成为国家战略新兴产业,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新能源汽车发展和自动驾驶汽车的政策。而作为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重庆车企已“秣马厉兵”,酝酿新一轮动能。

中国汽研——新能源汽车预警监测赋能重庆汽车产业,完善生态后端力量

《追问新闻》是有着70年历史的新闻播出机构重庆广播主频率——重庆之声(Fm968)倾力打造的一档新闻深度类节目。

节目聘请资深专业财经记者、国际形势观察员、时事新闻评论员等与主持人形成“1+N”的形式对新闻进行探讨。节目追求新闻深度,探寻新闻真相。欢迎关注、欢迎投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