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誰把齊白石推上了畫壇高位?

是誰把齊白石推上了畫壇高位?

齊白石(1863—1957)是20世紀的一位著名畫家。他從一個湖南湘潭出生的農民的兒子——鄉間雕花謀生的木匠,到舉世聞名的畫家,在中國畫的許多領域都有非凡的創造。

齊白石是怎樣成名的?那位提攜他的人是誰?很多人會說是徐悲鴻。但事實上,齊白石此前早就成了名,而且提攜他的不是徐悲鴻,而是陳師曾。不過,他成功背後還有五大推手,讓我們一一道來。

是誰把齊白石推上了畫壇高位?
是誰把齊白石推上了畫壇高位?

第一大主力

法源寺結緣陳師曾

1999年10月29日,《光明日報》發表林木的文章《誰是識白石之伯樂》。據齊璜(白石)口述、張次溪筆錄的《白石老人自傳》等書,對陳師曾提攜齊白石有明確的記載。

是誰把齊白石推上了畫壇高位?

1917年,53歲時齊白石為躲避家鄉兵匪之亂而漂泊北京。他在古都一住就是40年,先後搬遷十餘處。

這是一個典型的因禍得福的故事。若不是當時湖南兵匪橫行鄉里,齊白石定不會以知天命的年紀背井離鄉、遠赴京城,當然也就不會再有與畫壇知己陳師曾的相遇,不會再有陳、齊二人轟動東瀛、驚豔於世的畫展。

正是這樣一次看似偶然的島國畫展,使得畫家齊白石的天縱之才揮灑淋漓,其藝術作品令世人傾倒、隨歲月增值便成為必然。成名事宜趁早,這是誰說的?但在齊白石的身上卻不符,他27歲才正式拜師讀書、學畫,直到58歲才享譽京華。

是誰把齊白石推上了畫壇高位?

從遙遠的湘潭故里來到京城的齊白石,暫住在法源寺僧房,在附近的琉璃廠南紙鋪刻印賣畫,以謀生路。“朝則握筆把刀,目不暇給,惟夜不安眠,百感交集,誰使垂暮之年,父母妻子別離,親戚朋友不得相見?”且作品的銷路不好,京城人不喜歡他所學的八大山人冷逸的一路。正是“冷逸如雪個,遊燕不值錢。”一個扇面,定價兩塊銀圓,比市場上一般畫家的價碼要便宜一半。只因“那時物價低廉,勉強還可以維持生計”。但畫家心中的落寞可知。

此時,畫翁以詩翁之筆抒發他“枕上愁餘”、“憂憤之氣”,他還自嘲道:“非矜風雅,不過同寒鳥哀蛩,亦各自鳴其所不容已云爾。”後人但知其畫作奇崛,卻少聞其詩歌蘊藉。白石老人的詩才甚至比其丹青不遜,而他自己也嘗謂:“詩第一,印第二,字第三,畫第四。”他的畫不曾丟,詩卻被盜。年輕時隨手寫在紙上的300多句詩被偷走,讓他很是懊惱。好在晚年居住的衚衕四合院很安全,且讓他安裝了鐵柵欄,詩集《借山吟館詩草》和《白石詩草》相繼刊印。

是誰把齊白石推上了畫壇高位?

然而,寂寞於畫家、詩人以及其他門類的藝術家又何嘗不是好事?

一日,琉璃廠南紙鋪陳列的齊白石所刻印章,偶然被當時名冠京華的畫家、陳寅恪之兄、魯迅的同窗好友陳師曾所見,大為驚奇。42歲、時任北京高等師範學校國畫教師的陳師曾,專程到法源寺拜會他仰慕的奇人齊白石。齊白石在自傳中記述這次謀面:“晤談之下,即成莫逆。”

齊白石將他與陳師曾結交,視為“一生可紀念的事”。正是陳師曾勸其“自出新意,變通畫法”,才讓齊白石接受勸告,自創紅花墨葉的現代國畫一派。

1922年春天,陳師曾受邀參加在東京舉辦的中日聯合繪畫展覽會。他帶去了齊白石畫的幾幅花卉山水,展出並銷售。這些作品不僅全部售出,而且賣價頗高。從此,齊白石名聲大噪,常有外國人到北京、到琉璃廠詢問、尋購其畫作。國內畫商看準商機,也紛紛收購其作品,準備去做投機生意。京城上流社會附庸風雅者則登門求畫,大加讚譽。“我的賣畫生涯,一天比一天興盛起來。這都是師曾提拔我的一番厚意,我是永遠忘不了他的。”

可惜,一年以後,陳師曾患病不治去世,年僅48歲。這讓齊白石心頭異常空虛,倍覺傷感,有詩《師曾亡後,得其畫扇,題詩哭之》。

是誰把齊白石推上了畫壇高位?

第二大主力

吳昌碩為齊白石訂潤例

1921年海派領袖吳昌碩為齊白石代訂了一份潤例(公開價目表),大大抬舉了齊白石一番,訂出的潤例已是接近當時一線畫家的價位。這裡面很可能有齊白石新作向自己畫風靠攏的因素,當然更多的是陳師曾的因素,畢竟,這份潤例是陳師曾託他幫齊白石定的。所以,吳昌碩可以算是齊白石的第二個重要推手。

第三大主力

林風眠看中齊白石的土

這之後,又有幾個“莊家”相中了齊白石,比如京城著名畫家胡佩衡,幫助齊白石編輯出版了第一本《齊白石畫集》,胡佩衡又於上世紀50年代第一個出版關於齊白石畫法研究的專著;王森然、胡南湖、朱屺瞻、王瓚緒等人也是通過大量買畫、買印而成為齊白石的大主顧。但這些仍都是“小莊”。

是誰把齊白石推上了畫壇高位?

更大的主力是林風眠和徐悲鴻。林風眠赴法留學回國後創辦了北平國立藝專,1927年,26歲的林風眠邀請年紀大他一倍的齊白石到藝專當教授。林風眠看中的是齊白石的“土”,因為林風眠當時要實現自己的美術抱負,改革中國畫,打敗當時充斥畫壇的貴族文人畫,一方面要從西洋現代美術找子彈,一方面要從中國民間找新鮮素材,結果林風眠發現,齊白石的那種與生俱來的“土”,恰好可以和西方現代美術融會合一,林風眠是用自身學術化的“土”,整合利用了齊白石天生的“土”,於是林風眠力推一個毫無學術背景的木匠畫家齊白石走上大學講壇。可惜,林風眠在北平動靜鬧得太大了,得罪了政府,不久就被趕出北平,南下創辦杭州國立藝專去了。

第四大主力

徐悲鴻邀請齊白石任教授

兩年後,時年33歲的徐悲鴻也邀請齊白石擔任北平大學藝術學院教授,並不斷通過買畫來提高齊白石的信心,後來徐悲鴻又為齊白石出版畫冊。

為何徐悲鴻也看中了既無學歷、又沒留過洋、還是小木匠出身的齊白石呢?原來,當時國內正好發生了關於中西方文化藝術的大論戰,徐悲鴻堅持中國畫必須革新,需要樹立典型,齊白石恰好完全拋棄了中國畫的傳統路數,畫風不拘一格,帶有平民生活情調,並且從民間藝術裡吸取了大量養分,而且作為一個毫無學位的木匠,能被聘為大學教授,本身就是大學教育改革的壯舉,這在今天都是話題。於是,齊白石被視作中國畫改革的一個方向,加以力推,但這也讓齊白石在迅速上位出名的同時,受到畫壇保守派的非議。

是誰把齊白石推上了畫壇高位?

齊白石在贈給徐悲鴻的一幅畫上題詩云:”少年為寫山水照,自娛豈欲世人稱。我法何辭萬口罵,江南傾膽獨徐君。謂我身手出異怪,鬼神使之非人能。最憐一口反萬眾,使我衰顏滿汗淋。”說明徐悲鴻當時也是頂著巨大壓力來力挺齊白石的,而齊白石當時畫風也的確不為社會普遍認可。而這番作為背後,則是關於中西繪畫方向的大論戰。

七七事變後,北平大學被日本人接管,徐悲鴻辭職了,齊白石也就拒絕再去學校,直到1946年,徐悲鴻回到北平大學任校長,齊白石才又接受邀請,以82歲高齡出任名譽教授。

第五大主力

張道藩拜師齊白石

齊白石生性拘謹,又長時間生活在平靜的鄉村,衰年北漂也是無奈之舉,被推到風口浪尖並非他內心所願。所以抗戰時期,他一個七八十歲的老人當然不能像徐悲鴻、林風眠以及他的學生李可染那樣去西南大後方,他索性閉門不出,也停止賣畫。抗戰勝利後,齊白石被認為是敵陷區的文化人,社會上對此頗有微詞,齊白石陷入信任危機。這個時候,當時政府主管宣傳的首腦人物張道藩要拜齊白石為師,也就被一向遠離時勢的齊白石應允了。這一番拜師盛典,不但讓齊白石徹底消除了信任危機,伴隨著齊白石1947年的南京畫展,在社會上搞得轟轟烈烈,各路高官賢達都來捧場,齊白石這下想要安靜也就不可能了。

是誰把齊白石推上了畫壇高位?

而今的拍賣市場上,經常出現齊白石題給當時政要高官的畫作。齊白石一方面他深知自己的底層平民本色,是個靠賣畫養活一大家子的職業畫家,不想離潮流太近;另一方面,對於社會上層貼來的各種標籤,他也多半表現為順服,這也是他對於自己一介小民本色的一種自我認定。

這時候他已經80多歲了,他心裡想的更多的,恐怕是他的家庭成員。齊白石沒有政治企圖心,他只求保全家庭,保全本色而已。當然,那時候雖然齊白石畫賣得非常貴,非常好,已經達到了商業上的高峰,但是因為物價飛漲,一場大展的全部賣畫所得,回到北京換不到10袋麵粉。

第六大主力

毛主席專門請齊白石吃飯

1949年,齊白石聽徐悲鴻的勸告留在了北京,建國後,他與同鄉毛澤東開始有了交往。齊白石也寫信給主席,主動表示把家裡購置的200多畝田和一間住宅上交給國家,希望子孫們也像自己一樣自食其力,不剝削,同時談到因為物價問題,自己的收入不夠用,希望國家能增加點津貼。其實,當時的背景是,建國後藝術市場很快消失,靠賣畫為生的齊白石生計發生了困難,且湖南當地開始“鬥地主”,齊白石摸準政策,主動上交田地。

不久,毛主席專門請齊白石吃飯,齊白石還送了毛主席一幅畫、一副對聯和一塊珍藏的硯臺。上交了田地,又有主席過問,大藝術家當然不能被劃為地主。最高領導非常關心齊白石的生活起居,為他提供更優質的住宅大院。1951年齊白石被選為中國文聯主席團委員,1953年中央美院慶祝老人九十誕辰,毛澤東送壽禮,同年,文化部授予齊白石“人民藝術家”榮譽,並選其為北京中國畫研究會主席,1954年北京舉辦“齊白石繪畫展”,並當選為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1955年民主德國藝術科學院授予齊白石為“通訊院士”,1956年,齊白石榮獲世界和平理事會頒發的國際和平獎金,1957年齊白石去世的當年,還擔任了北京中國畫院名譽院長。而齊白石也十分爭氣,生命最後的5年裡,還創作了300多張帶有時代印記的畫。

是誰把齊白石推上了畫壇高位?

在齊白石身後,國家不斷弘揚其藝術風格,並作為藝術為大眾服務的標誌進行推廣,齊白石作品被印在搪瓷面盆、茶杯等生活用品以及郵票等大眾出版物上,齊白石久而久之就成為了中國近現代藝術家裡的No.1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