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一鳴:成功的反義詞不是失敗,而是平庸

張一鳴:成功的反義詞不是失敗,而是平庸

來源:技術領導力(ID:jishulingdaoli)

作者:Mr.K

2020年,張一鳴37歲,創業8年,字節跳動估值高達到1400億美元,成為全球成長最快的獨角獸公司。


張一鳴也完成了,從一名程序員,到創業者,再到世界級科技巨頭CEO的華麗轉身。他究竟經歷了什麼?這期間又有怎樣不為人知的故事?恐怕也只有張一鳴一個人知道了。


張一鳴曾經在一次演講中,分享了自己成長和創業的5點經驗,鼓勵了許多有夢想的年輕人勇敢前行。


01

成功的人,總是朝著夢想全力奔跑


張一鳴剛開始創辦“字節跳動”的時候,缺人、缺錢、缺資源,一切只能靠自己努力。他和團隊從零學起、快速迭代。


他們在打造第一版“個性化推薦引擎”的時候,很多技術細節都要從頭學起。但是張一鳴跟同事說,“推薦我們不會,可以學啊。”


張一鳴後來回憶,“我找到了《推薦系統實踐》這本書的作者,問他要一本電子版看看。他說書還沒出版,不肯給我。我只能網上找資料,自己想象著寫出了第一版的推薦引擎。現在他已經加入我們公司。”


不知道這本書的作者,有沒有後不後悔當初的決定,如果他當時把電子版給張一鳴,要求一點點股票,也許現在也像28歲的“字節跳動”員工郭宇那樣,去擁抱山間清泉與峽谷的風,感受春秋冬夏了。


可惜,世上沒有如果,只有結果和後果。


張一鳴的一個下屬,跟他一直在討論國際化,然後說下週要去印度調研。


張一鳴說,“他在印度過海關的時候被攔住了。我說為什麼?他說他拿的證件不行。我說你拿的什麼證件?他說 APEC 證。他拿著一張環太平洋組織的證件,去了印度洋的國家。他說,上面寫著印度啊。我找了好久,看到一個縮寫 IDN,這是印尼好麼。”


後來,就是這個英文不太好的同事,還是踏上了印度的土地,開疆破土,TikTok在印度市場迅速崛起,收穫了1.2億月活用戶。


02

做任何事,努力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張一鳴,有一次看見招聘產品經理的 JD,非常生氣。


因為,其中有一條寫著:“有五年以上互聯網產品經驗,具有日活千萬量級以上的產品規劃和產品迭代實施經驗。”


張一鳴找來這個 HR ,對她說,“按照這個要求,陳林(前字節跳動CEO)、張楠(抖音CEO),我們公司一大批 PM,一個都進不來,連我自己都進不來。別說千萬 DAU 產品了,他們加入前,連百萬,甚至十萬 DAU 的產品也沒做過。”


在張一鳴看來,用條條框框去篩選候選人,是非常愚蠢的做法。招聘,最重要的是找到最合適的人,特質是不是真正契合,關注人的基本面,那些更底層的東西。相反,學校、相關經歷、title並沒有那麼重要。


還有一次,張一鳴看到,字節跳動的一些產品,在404頁面上顯示尋人的信息,在一個根本打不開的頁面上,放上尋人啟事,用戶看到的時候,小孩可能都走失一個月了。


張一鳴非常憤怒,他堅決反對做這種“面子公益”。他希望公益也能追求可持續、大範圍、高效率。


他對團隊說,“如果都是噱頭,不如不做。如果要做,就認真找到能解決問題的辦法。”


一個月後,“頭條尋人”上線,基於 LBS 技術精準彈窗尋人啟事,3 年已經找回 8000 多名走失者,已經是國內最有效而且找到人數最多的平臺。


03

擁抱不確定性,大力出奇跡


抖音已經成為一個劃時代的偉大產品,然而當初決定是否做這款產品時,卻經歷了諸多坎坷。


2014 年,騰訊微視、微博秒拍已經在瘋狂推廣,數據上也取得了不錯的成績,張一鳴和團隊覺得已經錯過,希望不大。


2015 年,張一鳴隱約感覺到短視頻時代的來臨,他把團隊叫到一個地方,第二次討論做不做短視頻,結果還是不做。


2016 年,張一鳴感覺不能再等了,第三次跟團隊討論要不要做短視頻。這時候大家的結論是All in,全力以赴以做。


於是,他們決定不僅要做,還要做兩款;不僅在國內做,還要在海外做;不僅要在海外做,還要併購這個領域的頭部玩家。


張一鳴堅信,“這會是一件給世界帶來很多改變的事情,我們要大力嘗試。”


3 年過去了,一切都朝著他們所想的方向前進:抖音、火山在國內發展得如火如荼, TikTok 收穫全球市場,還成功收購了Flipagram、 musical.ly。


今天,字節跳動的產品,已經覆蓋全球 150 個國家和地區、75 個語種。


04

格局要大,“自我”要小


2016 年,張一鳴推薦過一部 BBC 紀錄片:《宇宙時空之旅》。這部片子講述了宇宙恆星的演變過程,以及人類對宇宙認識的進化。


張一鳴說,“這個紀錄片對我影響很大,它讓我覺得人類很渺小。”


張一鳴認為,自我和格局是一對反義詞。優秀的企業和人才,不僅應該做到格局大,還應該做到“自我”小。


張一鳴,曾經解釋過:“公司業務發展得比較快的時候,就不容易出現辦公室政治,因為發展快代表格局變大,就算大家'自我'大,也不容易碰撞,但公司一旦發展緩慢,就容易擠在一起了。”


“自我”越小的人,越能包容他人,越能看清楚自己與世界、與他人的關係。


05

做一個務實的浪漫主義者


張一鳴曾說,“精緻的文藝不是浪漫,粗糙的宏大是浪漫,新事物都是粗糙的。曬情懷故意感動別人不是浪漫,獨立思考穿越喧囂是浪漫。有生命力是浪漫,面向未來是浪漫,擁抱不確定性是浪漫,保持可能性是浪漫。”


“什麼是務實?做容易的事不是務實,做正確的事才是務實,短期投機不是務實。大力出奇跡是務實,刨根問底是務實,抓住本質是務實,尊重用戶是務實,認識世界的多樣性是務實。”


張一鳴強調,沒有務實的浪漫,是做不出頭條和抖音的。


“我們跟蹤一個個 Bug,做用戶訪談,做 AB 測試是務實,但我們也有想象力,也浪漫。信息創造價值是我們的務實,記錄美好生活是我們的浪漫。”


張一鳴建議道,“作為一個公司也應該保持想一想,我們能不能做出超越現在業界水平,超越目前產品,更創新更有價值的事情。希望我們永遠是一個有想象力的公司。”


他強調,他不是理想主義者,他是務實的浪漫主義者。


06

成功的反義詞不是失敗,而是平庸


張一鳴分享的這5點,恰恰印證了一句話:“成功的反義詞不是失敗,而是平庸”。


如果你不曾心懷夢想,實現又從何談起?成功的近義詞是失敗,反義詞是平庸


只有朝著夢想全力奔跑的人,才能看到成功的希望,擁抱不確定性,大力出奇跡,不做則已,做則全力以赴。格局要大,“自我”要小,“自我”越小的人,越能包容他人,越能看清楚自己與世界的關係。


最後,願你在張一鳴的故事中獲得力量,在漫長的歲月裡,越走越輕快,越走越從容,眼裡有光,笑裡全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