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衡:為什麼我們無法擺脫肥胖與慢性病

20世紀60年代的中國,經歷了一段物質極度貧乏的時期,凡是在那個時代生活過的人,大概都有過飢餓的記憶。因為飲食結構太過簡單,反而記得比較清楚,除去供應不足的米麵,主要以紅薯、南瓜等雜糧作為補充。至於魚、肉,是隻有過年過節時才限量供應的奢侈品。

從20世紀60年代到80年代,中國完成了從半飢餓社會向溫飽社會的過渡,我們見識了食物對個人、家庭乃至整個社會的重大影響,甚至可以說,食物充足與否,直接決定著社會能否健康正常發展。

這個時期,中國的食物構成依舊相對單一,主食樣式少,蔬菜品類簡單,魚、肉、蛋佔比低。據中國衛生部與統計局公佈的數據可知,從1949年至2000年,國家進行了三次全國性營養調查工作,1959年的數據因情況特殊未能發表,而1982年的數據顯示,中國居民傳統的膳食呈現植物性食物為主、動物性食物為輔的特點,其中谷類、薯類和蔬菜的攝入量較高,肉類攝入量較低,豆製品總量不高,奶類平均水平極低。到了20世紀90年代,雖然經濟發展了但發表於1992年的營養調查數據顯示,國民的膳食結構並沒有改變一直以來以植物性食物為主的態勢,動物性食物佔比依然很低。

中國是以農耕文明為起點的飲食結構,具有典型的穀物突出,特別是稻米、小麥佔較大比重的特點。而美國的膳食結構以遊牧文明為基礎,動物性食物佔有很高的比例。漢堡包、熱狗、牛排、比薩餅、烤雞……當中國人仍在跟溫飽較勁兒的時候,美國的營養過剩問題已經初現端倪。20世紀80年代,在中國很少能看到胖子,而在美國胖子比比皆是。

當下的中國早已告別了溫飽階段,物質的豐富遠超我們的想象。隨著經濟發展,物質水平提高,中國傳統的以植物性食物為主的膳食模式正在向以動物性食物為主的膳食模式轉變。據2002年第四次全國營養調查數據顯示,中國居民的營養質量明顯提高,肉禽蛋類物性食物消費量明顯增加,基本滿足了蛋白質攝入需求。即便是在農村,膳食結構也趨向合理,與1992年的調查數據相比,優質蛋白質佔蛋白質總量的比例從17%增至31%,脂肪供能比由19%增至28%,而碳水化合物的供能比則呈下降趨勢,從70%下降至61%。從2000年至今,十幾年來,中國的膳食結構可以用“報復性反彈”來形容。也就是說,營養結構明顯轉變了,而人們的膳食觀念依然停留在物質短缺時代,追求高脂肪、高熱量,大吃大喝的風氣瀰漫,尚未形成科學健康的飲食習慣。

美國人的飲食重內涵而輕形式,不愛玩太多花樣,肉奶能提供熱量,蔬菜能帶來維生素,調味則佐以醬料。中國人呢,重口感而輕內質,好吃是食物的最高原則,濃油赤醬,煎炒烹炸,任何能夠促進口味的工序都值得讚許和肯定。口味愈加多樣,人們的味蕾卻在鈍化。中國菜一旦告別了貧困時期的寡油少鹽,很容易朝著重油重鹽重口味的方向高歌猛進。那一碗湯清味正的餛飩,雖然依然能夠尋覓到,卻已不是味道的主流了。任何一個地區和民族的飲食習慣都有與之相配套的地理文化特徵、生活習慣與傳統,食物與人類總是處在微妙的協調與動態的平衡之中。

很多人在不知不覺中,身體進入所謂的“亞健康”狀態,去醫院檢查,沒有任何毛病,卻總是覺得哪裡不舒服、渾身沒勁兒。外在表現是,腰圍越來越粗,有了“成功人士”的大肚腩。以往在中國,大肚子似乎不是個問題,反倒是中年成功男士的標配。國際上主流的審美則對大腹便便沒有好感,認為這是不健康的標誌。

近年來,中國人的審美和健康意識都在與國際接軌,胖人的話語權越來越少。低頭看不到腳尖,令人相當困擾,嘗試了各種減肥方法,少吃多動,節食的同時堅持長跑,跑完氣喘吁吁,大汗淋漓,一個月下來,腰圍卻不見縮小一釐米。為什麼?仔細地分析,發現不僅是減肥方法的問題,身體可能出狀況了。長時間膳食結構的錯亂,導致了代謝無法正常進行,吃的東西難以消耗,自然很難消脂減重。從營養學的角度來理解“人為什麼會發胖”這個事兒。既然是吃錯了,想要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只能從吃對開始。調整自己的飲食,從節食變為合理膳食,增加某些有助於脂肪代謝的營養物質,同時適當運動,逐漸修復脂肪代謝。奇蹟出現了,你的肚子越來越小,最終恢復到了二十多歲時的腰圍。食物與身體的關係是非常奇妙的,與大自然萬事萬物一樣,動態平衡是最高的法則,一旦平衡被打破,身體會出現不同程度的問題,積累到一定階段,食物便成為身體不能承受之重。

十幾年來,中國的經濟飛速發展,中國人的膳食結構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目前,城市居民的脂肪供能比例已超過30%,動物性食物來源脂肪所佔的比例已經超標。2009年的營養調查數據顯示,傳統的以穀物為主的飲食結構在2005年首次跌破50%,只佔到46.71%,而肉類消費則從1990年的0.47%增至2009年的2.24%,平均每年以20%左右的速度增長。與此相對應的是,中國城市居民的疾病模式已由急性傳染性疾病和寄生蟲病為主轉化為以慢性病為主,膳食結構的變化是主要因素之一。

比較有代表性的三大慢性病分別為心臟病、腦血管疾病和腫瘤,它們是目前導致中國居民死亡的主要疾病。研究表明,植物性食物的攝入量與三大慢性病死亡率之間呈負相關,而動物性食物的消費量則與之呈正相關。一直以來,大家都有一種錯覺,認為以前生活條件差,物質不豐裕,大部分人處在半飢餓狀態,多少都有些營養不良,現在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們的生活好了,已經不存在營養不良的狀況了。其實,現代營養學對“營養不良”進行了重新定義,營養不良包括營養不足、營養過剩和營養不均衡,歸根結底,可以統一理解為營養失調。營養的不平衡直接導致了代謝的紊亂,進而影響人體的免疫系統衰退,最終導致產生各種疾病。

除了慢性病,營養失衡還極容易帶來肥胖問題,肥胖不但影響形體美,更是高血壓、糖尿病、心血管病等併發症。中國的超重和肥胖人口竟然超過了美國的總人口,這個數字實在非常驚人。2002年,中國肥胖和超重人口超過3億,而這一年美國人口尚不足2.9億。近幾年,成年人肥胖增長率並未放緩,相反,依然在快速增加。

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發布的《中國居民營養與慢性病狀況報告(2015年)》指出,全國18歲及以上成人超重率為30.1%,肥胖率為11.9%,比2002年分別上升了7.3和4.8個百分點;6至17歲兒童青少年超重率為9.6%,肥胖率為6.4%,比2002年分別上升了5.1和4.3個百分點。不論成年人還是青少年,超重肥胖增長幅度都高於發達國家。1989年,第一版《中國居民膳食指南》正式發佈,差不多每隔10年,中國營養學會就會對膳食指南進行修訂。中國居民食物消費和膳食營養在不斷變化,膳食指南也會進行相應的調整。2016年,《中國居民膳食指南》第四版發佈,最新版本特別強調和突出“平衡膳食、均衡營養”的概念,這是因為近10年來,經濟飛速發展,處在轉型期的中國居民營養攝入處於嚴重失衡的狀態。從生物學角度看,記憶無法轉化為基因,但中國人的飢餓記憶似乎過於根深蒂固,一代代延續下來,在物質膨脹之後對食物產生了無法遏制的狂熱。

食色,性也。千百年來,吃是中國人最熱衷的儀式,婚喪嫁娶,大小節日,無不以吃來表達情感,以吃來完成社交。而到了今天,“吃貨”儼然是褒義詞,是對一種生活方式的禮讚和膜拜。一個生命有機體的健康,完全仰賴合理有序的營養攝入而存在,可以說“成也食物,敗也食物”。越是食物充足的時代,營養學越有現實指導意義,這是因為在食物欠缺的年代,能夠吃飽已屬不易。而當豐盛的食物洶湧而至,如果不加節制,身體就會出問題。

未來的十到二十年,是中國普及營養學、改善營養健康的關鍵時期,營養的均衡不僅影響國民的身體素質,還會影響國家經濟的正常發展。

讓國人樹立新的膳食觀念。願每一個人都能通過均衡營養收穫健康與活力。

失衡:為什麼我們無法擺脫肥胖與慢性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