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一篇文章《特朗普:成也石油、敗也石油 》中,我們討論了特朗普的“能源主權”政策對於美國頁岩油產業乃至全球能源產業的破壞,這基本上是當前能源行業危機的根本原因之一,現在我們來討論全球能源供應的決定性組織OPEC的錯誤操作。
回溯OPEC近年曆史,OPEC及其合作產油國一直在減產,總產量由2016年的34000萬桶/日下降至當前的28000萬桶/日左右,累計縮減接近18%的總產量。其中,在2016年9月至11月期間,他們將日產量削減了170多萬桶,這是一次歷史性的減產,因為這次減產錯誤的因為全球經濟的暴漲而被拉長了。2018年12月,他們再次進行了大幅度的減產。
OPEC近年來最嚴重的錯誤是忘記了自己的使命和原則,並且試圖人為抬高油價。如果按照2016年的價格,沒有哪個產油國出現虧損,它們唯一負擔不起的就是支付鉅額補貼、政府人員和非石油開支,而這些開支是許多歐佩克成員國用出口收入來支付的。
這一戰略失誤給原油生產國帶來了兩個負面影響:
- 一方面,忽略了原油供應多樣化和生產技術替代的加速以及需求方的反應。
- 另一方面,讓OPEC的市場份額跌至近十年來的最低點。
隨後的財政和貨幣影響把這個戰略錯誤變成了一場災難。這些國家中絕大多數都出現了嚴重的財政和貿易赤字(雙赤字),並且由於當地和國際上對該國主權貨幣沒有需求,絕大多數的國家都增加了以美元計價的債務。隨著出口和美元收入的下降,現在他們在需求崩潰的情況下面臨著大量的美元短缺。
從一種角度來看,OPEC的減產也相當於對美國原油生產商的“額外補貼”。由於供應減少,石油價格將在短期內上漲,這意味著北美石油行業獲得了前所未有的資本注入,正好解決了美國石油商的困難。可以說OPEC一直在幫助美國頁岩油行業,並且不斷失去了市場份額。這也使得美國的石油產量接連創下歷史新高,並且在日產量上超過了沙特阿拉伯和俄羅斯。
不當投資
此外,在2015年至2019年期間,我們見證了信貸擴張和全球貨幣供應的歷史高峰。從中國到歐盟,各國都鼓勵信貸擴張。通過這種方式,大量盈利能力可疑的公司利用相當低廉的融資成本瘋狂擴張,讓過剩產能和有問題的石油投資保持活力,讓本應破產的公司通過不斷的再融資而存活下來。他們以越來越低的收益率發行高風險債券。儘管OPEC在不斷減產,但一場產能閒置的海嘯依然正在醞釀之中。據《華爾街日報》報道,石油行業新發行的用於投資和運營的債券達到每年2000億美,當然這些債券的收益率都很低。
石油行業在多年的高流動性和低收益時期成為了主要的不當投資領域之一。這種情況導致了產能過剩,讓效率低下的企業毫無必要地存活了下來。歐佩克的減產又增加了一層支持,但最終讓產油國吃盡苦頭。
在疫情爆發之前,能源領域就曾出現過危險的放緩跡象。國際能源機構(IEA)已經下調了2019年的需求增長預期,並警告稱需求放緩的步伐。2019年6月,《石油市場報告》將需求增長預期下調至每日120萬桶,低於同年5月和4月的預期。全球石油庫存處於過去5年的平均水平,而海上儲油量開始增加,對於一個顯然在穩步增長的世界來說,這確實令人擔憂。
儲油問題
在2020年之前,美國的石油存儲問題就已經非常明顯了。美國在儲存和輸送石油方面事實上存在著歷史性的問題。WTI原油期貨的主要儲存區德克薩斯州庫欣的存儲問題早在2007年就出現了,當時當地的瓦萊羅煉油廠暫時關閉,庫存在短期內就急劇增加,WTI原油期貨的價格應聲暴跌。在美國俄克拉荷馬州擁有9100萬桶原油的儲藏量,但大多數煉油廠都在很遠的地方或者在其他州,而且在政府和司法裁決叫停一些主要管道項目後,石油輸送問題並沒有得到解決。
2019年年中,石油市場出現了短暫的現貨溢價曲線,反映出該行業的環境相當樂觀,但閒置產能和需求增長趨弱的跡象已經很明顯。接著就是2020年疫情爆發,隨之而來的是全球經濟活動大封鎖。
所有這些因素造就了2020年4月20日美國原油期貨跌至-40美元這一“歷史奇觀”。
隨著需求下滑,美國的石油儲存容量大幅下降,3月和4月的需求降至1995年以來的最低水平。據彭博社報道,到2020年4月,美國的石油需求每天將減少900多萬桶,這將抹去過去十年的所有消費增長。原油價格的暴跌導致了巨大的“追加保證金通知”,當原油需求長期下降,即便持有期貨合約的人能夠交割實物也找不到地方存放這些石油時,市場上就會出現緊急拋售。
在大多數國際基準原油(如布倫特原油)中,情況類似,但沒有那麼戲劇化。今年以來,國際原油價格已經下跌了70%以上。
不止時路基儲油設施已飆升至32億桶瀕臨飽和,還有數百艘載有原油的超大型油輪此刻也漂浮在海面之上。從新加坡到薩福克的港口至少有“漂著”1.6億桶石油。
到2020年,石油供應可能會減少約1200萬桶/天,但這不足以緩解需求的減少或存儲能力的不足。許多市場參與者錯誤地認為,石油行業的破產將平衡市場並限制供應。當一家公司破產時,資產會被另一家效率更高、債務更少的企業吸收。
世界各國政府都將救助它們所謂的戰略部門,而能源部門處於這些行動的前沿。
押注於通過創造性破壞來抑制產能過剩將是一個錯誤。各國政府和央行將為過去10年的整個不當投資狂潮紓困,更重要的是,通過大規模刺激、流動性注入和負利率,將會刺激更多的產能過剩。總結
2019年石油市場已經疲軟。現在它面臨著一場災難。生產商將一如既往地通過調整成本來適應。正如我們在《能源世界是平的》(Wiley)一書中所解釋的那樣,減產只會在短期內掩蓋問題,並在以後製造更多問題。
石油市場之所以崩潰,是因為它不是一個自由市場。它受益於直接和間接補貼,造成了產能過剩和供應過剩,並已成為貨幣和財政政策過度干預的後果。能源行業已成為了最典型的“TOO BIG TO FALL”。不幸的是,錯誤的投資將再次得到回報,石油市場很可能仍像煤炭和鋁礦一樣低效和臃腫。
市場將繼續波動。但無論是國有還是私有能源企業,對該行業的長期價值破壞仍將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