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颖一:学生缺乏“批判性思维”,何以有创造力?(二)

续前文

三、认识批判性思维教育

哈佛大学原校长博克(Derek Bok)根据对哈佛学生的观察和心理学的研究,把大学本科生的思维模式分为三个阶段。

钱颖一:学生缺乏“批判性思维”,何以有创造力?(二)

哈佛大学原校长博克(Derek Bok)

第一阶段是“Ignorant Certainty”,即“无知的确定性”。在中学,大学新生认为学到的知识是千真万确的,源于学生知识的有限性,因此是一种无知下的确定性。

第二阶段是“Intelligent Confusion”,即“有知的混乱性”。学生上了大学之后,虽然知识增加了,但是他们往往无法判断出哪个说法更有道理。

钱颖一:学生缺乏“批判性思维”,何以有创造力?(二)

第三阶段是“Critical Thinking”,即“批判性思维”阶段。在这个阶段,学生可以在各种不同说法之间,通过分析、取证、推理等方式,作出判断,论说出哪一种说法更有说服力。

钱颖一:学生缺乏“批判性思维”,何以有创造力?(二)

批判性思维是人的思维发展的高级阶段,第一,批判性思维首先善于对通常被接受的结论提出疑问和挑战,而不是无条件地接受专家和权威的结论;第二,批判性思维又是用分析性和建设性的理论方式对疑问和挑战提出解释并做出判断,而不是同样接受不同解释和判断。首先是会质疑即提出疑问。能够提出问题并且善于提出问题是批判性思维的起点。然后是在提出疑问之后,能够用有说服力的论证和推理给出解释和判断,包括新的、与众不同的解释和判断。

“批判性”(critical)不是“批判”(criticism),因为“批判”总是否定的,而“批判性”则是指审辩式、思辨式的评判,多是建设性的。

钱颖一:学生缺乏“批判性思维”,何以有创造力?(二)

2018年中国高考全国II卷中的作文题,也是批判性思维能力的题目。

题目:根据以下材料写一篇作文。“二次大战”期间,为了加强对战机的防护,英美军方调查了作战后幸存飞机上弹痕的分布,决定哪里弹痕多就加强哪里。然而统计学家沃德力排众议,指出更应该注意弹痕少的部位,因为这些部位受到重创的战机,很难有机会返航,而这部分数据被忽略了。事实证明,沃德是正确的。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我们只看到了那些能够飞回来的飞机,而看不到那些被击落而没能飞回来的飞机。所以,只是根据“幸存者”的数据做出的判断是不正确的。统计学家沃德力是基于统计推断的思维,是批判性思维,作出正确的判断,这是超越传统的思维方式。

批判性思维更多地是关于“如何思考”(how to think), “思考什么”(what to think)和“问为什么”(ask the why question)。引导人们有意识地打破思维“禁区”,走出思维“误区”,走进思维“盲区”。

钱颖一:学生缺乏“批判性思维”,何以有创造力?(二)

批判性思维除了要求在逻辑上、统计上不犯错误之外,更重要的是要想别人没有想过的问题,问别人没有问过的问题,并且要刨根问底,探究深层次、根本性的原因。批判性思维教育不仅要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也要塑造学生的价值观和人生态度。

钱颖一:学生缺乏“批判性思维”,何以有创造力?(二)

四、创造性思维教育

创造性思维(creative thinking)教育是关注创新发展的话题。前沿的科研机构、企业、政府等尤其关注和重视创造性思维教育。

改革开放40年,中国进入到高质量发展阶段。高质量发展要依靠创新驱动,创新最重要的要素是具有创造力的人才。但中国教育表现为“均值高”“方差小”,含义是,学生的平均水平较高,但拔尖人才少。在经济发展初期阶段,我国现代教育的模仿追赶,它并不是坏事,甚至是优势,因为比较整齐、平均水平比较高的人力资源有利于在已有技术条件下的执行和管理。但是,在创新驱动阶段,缺少突出的、有创造力的人才,不利于持续发展。这就是为什么培养创造性人才在今日的中国受到前所未有重视的基本原因。

钱颖一:学生缺乏“批判性思维”,何以有创造力?(二)

创造性思维是指新的思维、与众不同的思维,它是产生创造力的源泉。创造性人才的核心是人的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与批判性思维相关,但不完全相同,因为创造力的核心是“新”,发现新规律,发明新产品,运用新方法,解释或解决新问题。

日本从2000年到2016年间,共有17人获得诺贝尔自然科学奖。而中国到目前为止只有1人获诺贝尔科学奖,况且中国的人口是日本人口的11倍。即使拿我们的现在与日本的70年代比,并考虑到我们的人口规模,从诺贝尔科学奖这个指标来看,我们的差距也是明显的。

我们缺乏创造性人才的原因是什么?具有创造性思维的人才通常具有哪些要素?

钱颖一:学生缺乏“批判性思维”,何以有创造力?(二)

关于创造性思维有三因素假说:创造性思维由知识、好奇心和想象力、价值取向三个因素决定。

创造性思维首先来源于知识。尤其是跨学科知识、跨领域知识、跨界知识的交叉和融合。所以,在知识层面,我们需要改革,要超越狭隘的专业知识的范围,更多地强调跨学科和跨界知识。我们的教育体制中,学生过多局限于专业知识,而缺乏跨学科、跨领域、跨界知识,知识结构有问题

好奇心和想象力:爱因斯坦说过,“我没有特殊的天赋,我只是极度地好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只是局限于我们已知的一切,而想象力将包括整个世界中那些未知的一切”。他在这里讲的好奇心和想象力,是超出知识以外的因素,这正是在我们以知识为中心的教育中不受重视的方面。儿童时期的好奇心和想象力特别强。但是随着受教育的增多,好奇心和想象力往往会挑战和批评现有的知识框架和假定。当然这些挑战和批评在绝大多数情况下被否定,会在客观上压制和否定了好奇心和想象力。在我们的应试教育下,情况会更糟,当学生学习的唯一目的是获得好成绩,当教师教书的唯一目标是传授标准答案,那么结果是,学生的知识增长了,知识点掌握多了,他们的好奇心和想象力却被扼杀得越系统、越彻底。

价值取向:,这是有关追求创新的动机和动力。当前影响创造性人才培养的一个突出问题是普遍的短期功利主义。个人和社会都想在创新上有“立竿见影”的效果,各种评价机制多奖励可度量、可量化的成果,但是有创造性和长远的成果往往难度量、难量化。

钱颖一教授的原文《批判性思维与创造性思维教育:理念与实践》,篇幅较大,对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的教育实践和探索有详细的阐述, 对我们如何从青少年阶段进行批判性思维教育有极大的指导作用。关注学院农夫的微信公众号boyagzz,可阅读更多。

钱颖一:学生缺乏“批判性思维”,何以有创造力?(二)

五、教育改革方向

教育改革应该把推动批判性思维与创造性思维教育放在重要位置。

针对批判性思维教育,我提出三条改革建议:

第一,要把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作为大学教育的必要环节。批判性思维教育首先要体现在重点建设若干门课程上,比如写作、沟通、逻辑、统计、伦理、道德课程,但也要体现在所有课程和所有培养环节中。

第二,要把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心态和习惯即心智模式作为更高的教育目标。这就要求不仅要教学生如何思考,更要启发学生思考什么,并鼓励学生为追究深层次原因多问为什么。

第三,批判性思维教育需要宽松和宽容的氛围。大学和社会都要创造有利于学生自由发展、个性发展的空间和条件。要允许学生犯错、失败,允许学生与众不同的发展路径和成长方式。

针对创造性思维教育,我也提出三条改革建议:

第一,要改变学生的知识结构,增加学生跨学科、跨领域知识,并使学生能够融会贯通不同学科和领域的知识。鼓励本科生在第一学位之外学习第二学位,鼓励研究生获得不同学科的双硕士或双博士,鼓励学生融合文、理、工、医、艺。

第二,要有意识地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好奇心是比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更强的创新驱动力。要给学生充分的想象空间,不要轻易打击不符合当前规范的“胡思乱想”。

第三,全社会都要克服急功近利的短期功利主义,在价值取向上要有更高追求。不能低估推动创新的内在动力。创新可以驱动经济发展,但不只是为了驱动经济发展,经济发展也不是社会发展的唯一目的。创造力最终使人更自由、更幸福。

推动以上改革的前提是首先要转变教育观念,要从过去以知识为中心的观念转变为重视学生思维发展的观念。

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是人的思维发展的高级阶段,它是人类文明高级阶段的基石。中国要为人类文明作出贡献,批判性思维与创造性思维教育不可或缺。

学园农夫严肃地做力所不能及的事情,不对之处,敬请指正。

学园农夫微公号boyagzz有更多孩子通识教育交流,欢迎关注。

钱颖一:学生缺乏“批判性思维”,何以有创造力?(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