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的武汉,从春节后“用工荒”变成“就业难”

2020-04-21 10:15

郭媛丹

环球时报-环球网

【环球时报-环球网报道 赴武汉特派记者 郭媛丹】20日一大早,富士康(武汉)科技工业园北大门附近站了密密麻麻的人,他们都是来富士康应聘的。由于应聘者太多,上午11点半,富士康“停招”。

招聘一百人来了五六百应聘者

20日的武汉,一场雨从早下到晚,相比前几日有些寒意。一大早,富士康北门就出现了很多拉着行李箱,带着被褥的人,有的行李箱还挂着色彩鲜艳的洗脸盆。这些人都是来求职的,没有伞的人站在附近公交车站顶棚或楼檐和树丛下躲雨,撑伞的人就在空地中央四处顾盼。有人力资源公司的人在大声喊叫应聘者的名字,叫到的人就跑过去站到队伍当中,队伍在一点点变长。

武汉富士康工厂4月初复工以来,每天都有几百人排队求职 李昊/摄

武汉富士康工厂4月初复工以来,每天都有几百人排队求职 李昊/摄

大门口有富士康的两名工作人员在查验绿码,测温入场。门口的喇叭里响着:“内部推荐和直招的同仁,大家在铁门处有序排队,把绿码打开,把行李准备好,(行李包括)被子和中午的吃饭干粮,还有身份证复印件一张,携手机绿码在这里测温入场,排队过程中前后左右间隔1.5米以上。”队伍中的每个人都戴着口罩,但没有谁在意前后、左右是否间隔1.5米的距离,人和行李挤成一团。

从富士康贴在大门上的招聘简章看,这是一份相当不错的工作。“综合收入每月4500-6000元,还有六险一金、为员工额外增设团体人身保险与附加医疗保险。具体福利待遇包括,员工标准间宿舍免费,伙食补贴、岗位津贴、夜班补贴,入职奖金,加班费等。”

与之匹配的员工要求则很简单:初中、职高、中专、技校/大专学历均可,18-45周岁,矫正视力≥0.8,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人力资源公司基本上是什么都不问,身份证交过去等着叫名字即可。

门口有人在售卖被装套件,包括枕套,床单,被子、褥子,共75元。应聘者年龄都不大,有些站在一起的便很自然地交流听来的经验,“进去面试通过,不带被子是不能被录取的”   。

26岁的小孔来自湖北黄石,脚边竖着一个皮箱,他说铺盖在箱子里,又说面试通过后厂里面肯定也是可以买到的。小孔的前面有个临时搭的蓝色遮雨棚,这是人力资源公司的临时办公点,桌面上堆积了厚厚一摞身份证,小孔的身份证就在其中。小孔是通过这家人力资源公司报名应聘的,桌面上有厚厚一叠“推荐单”,工作人员的手起起落落,红色的公章就印上去,一张又一张,速度飞快。

上午11点半,这家人力资源公司的员工告诉环球时报-环球网记者,“富士康已经停招了,招聘一百人,面试大概有五六百,人太多了。”

就业市场“供大于求”

这样人满为患的场面对于富士康而言近一段时间频频出现,同样的场景也发生在旁边的联想武汉产业基地。      

联想武汉工厂门口有很多求职者 李昊/摄

联想武汉工厂门口有很多求职者 李昊/摄

19日是星期天,联想的招聘工作正常进行,门口散落着几十人。一位青年男子主动问记者有没有邀约,现在可以马上给你邀约。当询问需要什么资历时,这位男子说,40岁以内都可以,“女士优先,(联想)对男女比例有要求,男士必须要带一个女生,我们这边有男(士)可以给你匹配。”

小孔也证实他报名的人力资源公司介绍,想进联想,男女比例需要1:1。

19日,记者在某大型生活服务平台做了应聘武汉联想的登记注册,随后有一位自称小陈的男士联系记者。小陈也表示女士优先,其它只要会26个字母就可以。就男女比例的问题,小陈表示,“因为厂区里面的男生太多,男生宿舍安排满了”。

小陈还表示,好多人今年都失去工作,所以来联想应聘。 最近几天名额快招满, 工资有所下降。

上述人力资源公司的员工20日也表示,今年人太多了,供大于求。与武汉某著名鸭脖食品厂招聘启事上的联系人联系,对方说,已经没有职位了,“人员满的很快”。

有的人为了来武汉面试没有地方住,只能在联想空闲的宿舍里面过夜,等待第二天的面试 李昊/摄

有的人为了来武汉面试没有地方住,只能在联想空闲的宿舍里面过夜,等待第二天的面试 李昊/摄

按照惯例,春节过后用工高峰接踵而至,由于劳务工人的流动性,很多劳动密集型的加工制造企业都会面对“招工难”的问题,劳务中介服务机构(也就是上文中的人力资源机构)的大量产生,也是近年来企业用工竞争愈演愈烈的结果。对记者邀约去联想参加面试的人力资源机构直接说是和他们签合同。

疫情期间,武汉封城,湖北省一直处于交通管制状态,这导致一些单位的外地员工无法返岗。因此2020年的春节过后,用工荒的特点在武汉呈现得更为明显,企业采取了大量措施协助员工返回。

环球时报-环球网记者从联想武汉产业基地获悉,前期为了能帮助员工返汉,从3月16日至29日,基地通过“点对点包车”的形式持续有计划地接回省内员工6800余人,平均每天500多人,两周内员工返岗率就达到了95%。 三月底工厂实现全面复工、万人到岗,目前已全面复产。

此外, 联想武汉产业基地和疫情中临时歇业的企业商户员工合作,开展了“共享员工”策略,这项策略吸纳了近400余名员工。最典型的是湖北荆州某国际酒店,疫情前该酒店有130名左右员工,受疫情影响酒店富余的劳动力比较多,有40多位员工参加了此次活动。因为很多员工在酒店的基础工资是3000块钱左右,在联想工作期间可以拿到四五千块钱,超出了员工本身在酒店工作的收入,这部分员工表示在联想至少要做两到三个月。

联想武汉产业基地的相关负责人介绍,每年春节过后,基地都会招聘60%左右的新员工。这60%当中,有10%左右为制造业在春节期间自然的人员流动,另外50%是为应对春节后产能爬坡所需要的人力。

全球每10台联想摩托品牌手机中就有约6台产自联想武汉产业基地。根据介绍,疫情时期,随着人们对“居家生产力”工具如电脑、平板的需求有所上升,短期看来订单仍然充足,武汉工厂正在积极扩产。因此联想武汉产业基地今年招聘计划并没有减少,相反还呈增长趋势。20日晚间小陈通知说,明天中午联想还要招聘。

今年 “用工荒”并没有出现,相反无论在富士康还是联想大门口呈现出的是“就业难”。随着湖北交通管制解除,4月8日武汉的全面“解封”,人员流动趋于正常,湖北各省市人员陆续进入武汉,受疫情的影响,原本有固定职业的人员不得不更换职业,加入到求职大军中来。

回不去的工作单位

小孔在富士康的面试是在下午进行,他出来后告诉记者,因为没有电子厂经验,没有成功。

新冠病毒疫情发生前,小孔在温州一家制鞋厂上班,忙时工资有5000元,闲时可以拿到3000元。疫情让全国各行各业都受到影响。小孔说工厂是做外贸生意的,现在没有订单做,自然也就回不去了。

和小孔一样的外出打工者,没有学历,没有专业技能,有的是年轻和体力,而密集劳动产业恰恰只需要体力和吃苦精神。

家住黄石的小李(化名)站在车站的顶棚下,神情犹豫,这是他十多年来首次换工作,之前在汉口做服装,是裁缝。“现在没办法做了,店开不下去了。”

19日在联想大门口,一位男子也表示,自己原来在服装厂工作了十多年,但受疫情影响上半年没开门,只能来外面找工作。

除了酒店之外,餐饮也是受疫情重创的行业,这是采访对象自我介绍中出现最多的一个行业,他们中有后厨厨师、配菜师、服务员还有管理层。

疫情前,小申(化名)在武汉某餐厅做管理岗,他对环球时报-环球网记者说,现在不是某一家的问题,整个餐饮服务业都不好搞。春节前餐厅老板给小申发了300元红包,解释说今年生意不好,年终奖不发了。“老板说,明年生意好了再补发,但没有想到2020年生意更惨。”

4月19日,小申和另外几个同伴在另一家电子公司通过面试,当天下午就做了核酸检测。20日核酸检测结果出来后,小申进车间熟悉情况。“工作不难,就是一个动作不停的重复,有点像机器人。”

进车间后,小申发现周边全部是新员工,几乎没有老员工,这里的员工流动性特别大,“不能吃苦的做不了几天就会离开。”小申做好了吃苦的心理准备,“只要坚持过一个星期就会慢慢适应。”

小申原先在餐厅每月收入约为6000元,现在只有3000多元。他有很大的落差,又自我安慰,特殊时期没有办法。“招聘广告说的很好听,来了之后发现实际情况不同。但全世界都在流行疫情,公司效益也不好,不管怎么样,有一份工作就不错。”小申有一个6岁的儿子,9月份就要上一年级了,妻子和儿子都在孝感老家,家里主要劳动力只有自己,压力很大。

但小申没有计划重返餐饮业,“怕年底疫情反扑,餐饮业又要遭殃” 。在他看来这种可能性是极高的,“ 疫情在全球流行,既没有疫苗,也没有特效药,人们放松警惕的时候就可能再度袭来。”

瘦瘦的小申说自己有很多愿望,但对于一个普通打工族来说太难实现,目前最大的希望是能吃好一点,其他的不敢奢望。

21日早上,几家人力资源公司的员工在网上发布了新的就职信息,包括空调配件厂、电子厂等。

面试失败的小孔说,“没事!还有另一家公司要去面试。今年工作本来就不好找,能找到工作就先做,要做就尽量往前找,否则越往后工作机会越少,更麻烦。”

打通影响就业的“肠梗阻”

同时,武汉市政府在解决企业招工,应聘者求职方面不断发力。“湖北公共招聘网·武汉”平台发布“春风行动”等网络招聘会192场,9300余家次企业参加招聘,发布岗位信息24.7万个,网站注册求职者11.45万人,14.78万人浏览了招聘会和招聘岗位信息,3.9万人通过线上求职面试,初步达成就业意向。武汉通过武汉移动,点对点向60.26万名武汉市户籍的农村劳动者等群体求职者发送“春风行动”求职招聘短信。

对外经贸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李长安20日对环球时报-环球网记者表示,首先,通过稳企业实现稳就业。目前,为了应对疫情的冲击,国家出台一系列强有力的措施支持企业复工复产。随着企业复工复产率的不断提高,员工的到岗率也有了稳步提升。其次,针对重点群体采取特殊政策,打通影响就业的“肠梗阻”。比如针对农民工外出就业难题,各部门开通点对点的农民工专车或专列,实现与企业的直接对接。此外,政府可出台更多支持性政策,鼓励网络购物、在线娱乐等新经济的大力发展,为劳动者创造更多新就业创业机会。

阅读全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