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別塔:在油畫和電影中被重新解讀的巴比倫“神蹟”

巴別塔是西方文化中一個約定俗成的名詞性象徵。它可能隱喻或者象徵著很多,比如,慾望,破壞,合作,摧毀等等,或許每個人對它的解讀都不盡相同,在不同的歷史時代,它以不同的藝術形勢呈現在我們眼前。

巴別塔的最初由來

要對這個神蹟尋根溯源,我們可以先翻開《聖經·舊約·創世記》第11章,其中記載中有這樣的一段:大洪水過後,天下人都講一樣的語言,都有一樣的口音。諾亞的子孫越來越多,於是他們開始向東遷移。在示拿地(古巴比倫附近),他們遇見了一片肥沃的平原,於是定居了下來。


巴別塔:在油畫和電影中被重新解讀的巴比倫“神蹟”

描繪遷居到示拿地的人們開始建造巴別塔的畫作


《創世記》第11章節選:

1.那時,天下人的口音、言語,都是一樣的。


2.他們往東邊遷移的時候,在示拿地遇見一片平原,於是就住在了那裡。


3.他們彼此商量說:“來吧!我們要做磚,把磚燒透了。他們就拿磚當石頭,又拿石漆當灰泥。


4.他們說:“來吧!我們要建造一座城和一座塔,塔頂通天。”


5.耶和華降臨,要看看世人所建造的城和塔。


6.耶和華說:“看哪!他們成為一樣的子民,都說一樣的言語。如今他們既然能做成這件事,以後 他們所認準的事,就沒有成不了的。


7.耶和華說:“我們去到那裡,把他們的口音打亂,使他們的言語彼此不通,無法交流。”


8.於是,耶和華使人們從那裡分散到各地,他們就此停工,再也不修建城池和高塔了。


9.因為耶和華在那裡打亂了天下人的語言,使眾人分散在各地,所以那座城市被命名為“巴 別”(即“打亂”的意思)。


由於大家語言相通,他們可以齊心協力做很多事情。建成後的巴比倫城美麗而繁華,高塔也初具雛形。沒想到此舉驚動了上帝!他看到人們如此團結一致,便覺得如果人類真能修成宏偉的高塔,那以後還有什麼事幹不成呢?上帝因為人類的虛榮和傲慢而勃然大怒,他不能容忍人類無禮地冒犯他的尊嚴和權威。為了懲罰這些狂妄之徒,上帝悄悄地離開天國來到人間,把人類的語言分成了許多種類,使他們因為語言不通而無法交流,最終不得不分散在各處。於是,巴別塔的修建計劃也半途而廢了。

巴別塔的原型究竟何在?

人們對此眾說紛壇。有的說,新巴比倫王朝時代巴比倫城內的馬爾杜克神廟大寺塔就是傳說中的通天塔。馬爾杜克大寺塔有295英尺高,和今天一座20多層的大樓的高度差不多。在當時的人們看來,這絕對是高聳入雲的通天之作。但是也有人對這此持否定態度。他們認為,在巴比倫城內有兩座著名的神廟,一座是馬爾杜克大寺塔,另一座叫巴比倫塔,它們分別被稱作“地廟”和“天廟”。他們認為被稱作“天廟”的巴比倫塔才是傳說中的“通天塔”。


巴別塔:在油畫和電影中被重新解讀的巴比倫“神蹟”

現代考古發現的用於建造巴比倫城的土磚


但由於年代久遠,加上巴比倫曾被多次洗劫,遺留下來的史料極為稀少。最有價值的莫過於在“地廟”裡發現的一塊石碑,公元前460年,當希臘人希羅多德,這位“歷史學之父”遊歷巴比倫城時,曾把對當時已經荒蕪的巴比倫塔的描述刻在石碑上。因此,普遍的看法是,馬爾都克神廟大寺塔就是巴別塔。後來,歐洲文藝復興時期的畫家還據此描繪出了他們想象中的巴別塔。

巴別塔在繪畫作品中的細緻呈現

巴別塔的原型何在其實已不是最重要的,藉由這個命題,在人類的歷史長河中留存了以巴別塔為主角的眾多的繪畫作品,其中又以16世紀荷蘭尼德蘭畫派的代表人物彼得·勃魯蓋爾的作品最為賞心悅目。


巴別塔:在油畫和電影中被重新解讀的巴比倫“神蹟”

彼得·勃魯蓋爾肖像畫

16世紀荷蘭畫家彼得·勃魯蓋爾曾多次以巴別塔為題材進行創作,其畫筆下巴別塔的魅力其實並不在於其主題,而在於通過極其逼真的寫實手法和恢宏大氣的場面,淋漓盡致的表現了作品所蘊含的非凡的現實主義,是歐洲文藝復興時期荷蘭尼德蘭畫派的一件精妙絕倫的油畫扛鼎之作。


巴別塔:在油畫和電影中被重新解讀的巴比倫“神蹟”

《The Tower of Babel》荷蘭畫家彼得·勃魯蓋爾 1563年作品


巴別塔:在油畫和電影中被重新解讀的巴比倫“神蹟”

該畫的細節放大圖,各類建築工具和勞作的工人清晰可見



巴別塔:在油畫和電影中被重新解讀的巴比倫“神蹟”

《The Tower of Babel 》彼得·勃魯蓋爾 1568年作品

在他的畫作中,巴別塔大概分為八層,這也暗合古希臘歷史學家希羅多德在他遊記中的記載:巴別塔由8層樓層組成,在外形上如一個巨大的高臺,愈往上每一層就愈小,最上面的高臺上建有神廟。牆的外沿建有呈螺旋狀的階梯,人們可以繞塔而上,直達塔頂,在塔梯的中間段附近還設有座位,以供歇息之用。塔基邊長約為90米,塔身約高90米。


巴別塔:在油畫和電影中被重新解讀的巴比倫“神蹟”

古希臘歷史學家希羅多德石像

而據19世紀末的德國考古學家科爾德維對其發現的巴別塔的遺蹟進行的實際測量和推算,巴別塔塔基邊長約為96米,塔和廟的總高度也是約為96米,兩者在長度上相差無幾。巴別塔是當時巴比倫城內最高的建築,在城中的任何地方都能看到塔身,從遠處望去,它猶如直插在雲霄之中,因此人們還將它稱為“通天塔”。


巴別塔:在油畫和電影中被重新解讀的巴比倫“神蹟”

古巴比倫城輪廓圖,依稀可見巴別塔矗立的位置

“巴別”到底作何解讀?

公元前598/597年之間,巴布甲尼撒二世發動戰爭滅掉猶太國,他不僅焚燬了大大小小的神廟,還驅趕幾乎所有的猶太人到巴比倫城,作為他的奴僕為他修造宮殿,只留下少數最窮的人守在耶路撒冷,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巴比倫之囚”的典故由來。多半猶太人,為尼布甲尼撒辛苦地修建巴比倫城。直到過了70多年,波斯王居魯士的到來才把他們從悲慘的境遇中拯救出來。

身為奴隸時所積累的刻骨銘心的仇恨使猶太人久久無法釋懷,雖然他們已無力迴天,卻可以憑藉自己的精神力量延續自己的憤怒,釋放自己的詛咒。

在希伯來語中,“巴別”有“打亂”的意思。也有人將“打亂”一詞稱為“巴比倫”,於是把那座城叫做“巴比倫城”,稱那座塔為“巴比倫塔”。

而在巴比倫語中,“巴別”或“巴比倫”都是“神之門”的意思。同一個詞(巴別)在兩種語言裡竟會有著兩種完全不同的意思,這著實令人感到費解。

之所以會產生這種差異肯定是有歷史原因的。 巴比倫人的“神之門”在猶太人眼裡充滿了無盡的罪惡,猶太人因此迫咒道:“沙漠裡的野獸和島上的猛禽將住在那裡,貓頭鷹要住在那裡,它將永遠無人居住,世世代代無人居住。”正是受到猶太文化的影響,“巴別”一詞才會有著兩種截然不同的意義。

幾千年後,巴別塔早已化為了齏粉,這似乎真的就像一個天譴,應驗了猶太人所許下的詛咒。

巴別塔:在油畫和電影中被重新解讀的巴比倫“神蹟”

巴布甲尼撒二世頭像

而在歷史上,巴別塔早在尼布甲尼撒及他的父親之前就已存在,多位古巴比倫國王都曾對它進行過修理與維護。但是不幸的是,巴別塔屢屢遭到外來征服者的侵襲和破壞。當尼布甲尼撒之父建立起新巴比倫王國後,他開始著手重建這座通天塔。他在銘文中寫道:“巴比倫塔年久失修,因此我們的神,馬爾杜克命我將其重建。他要我把它的塔基牢固地建在地界的胸膛上,它的尖頂要直插雲霄。”


巴別塔:在油畫和電影中被重新解讀的巴比倫“神蹟”

描繪古巴比倫統治者監造巴比塔的繪畫作品

不過,尼布甲尼撒之父修建的通天塔只有15米高,之後繼位的尼布甲尼撒二世則對外宣稱要“加高塔身,與天齊肩”。之後的巴別塔中的絕大部分和塔頂的馬爾杜克神廟是在尼布甲尼撒二世統治時期修建的。而備受後人推崇的巴別塔,應該指的就是巴布甲尼撒父子修建的那一座。

巴別塔的真實用途大猜想

巴別塔的規模十分宏大。 將塔修建得如此高大,真的是如《聖經》中所言,要讓失散四方的人們有一個集中居住的地方嗎?答案顯然不是的。人們普遍認為這跟當時的宗教文化有關。實際上,巴別塔是一座宗教建築。在巴比倫人看來,巴比倫君王的王位是他們的神馬爾杜克授予的,僧侶們則是馬爾杜克的僕人。國家和人民都需要他的庇護,為了城邦的安寧,人們需要用所有的方法取悅他們的保護神,以換取他永久的恩賜和保護,因此巴比倫人便傾其所有建造了巴別塔,作為禮物敬獻給他。

巴比倫人按照世俗生活的模式侍奉他們尊敬的神靈。傳說上廟的大殿內只擺有一張大床,床上鋪設得十分豪華,床邊有一張金飾的桌子。廟裡只住著一位被專門挑選出來陪馬爾杜克尋歡作樂的年輕貌美的女子。人們無比相信,大神會不時地飛到廟中並在這張床上休息。在當時,人們每年都會定期在巴別塔中舉行大規模的慶典活動,只有國王和僧侶才有資格進入神殿為馬爾杜克提供服務和聆聽他的教誨。老百姓則只能在遠遠的地方虔誠地膜拜心目中的神靈。


巴別塔:在油畫和電影中被重新解讀的巴比倫“神蹟”

印刻有巴比倫城保護者馬爾杜克的石片

關於巴別塔的用途還有另外一種觀點,有歷史學家認為高塔只是一個天文觀測臺,是古巴比倫人用來觀察天象,探索宇宙的所在。眾所周知,巴比倫人發明了占星術,他們認為星體代表著神靈,馬爾杜克就是木星的化身。人類早期的天文知識來自於宗教和巫術,而掌握這些知識的多是僧侶。試想一下,那些新巴比倫王國的僧侶們不正好可以半躺在塔頂的床上觀測天象嗎?古巴比倫人之所以取得了當時世界上最傑出的天文學成就,一定離不開這座高塔的幫助。


巴別塔:在油畫和電影中被重新解讀的巴比倫“神蹟”

源自巴比倫時代的黃道十二宮和占星術

曾幾何時,這座高塔使得無數英雄為之傾倒。相傳,當波斯王居魯士攻下巴比倫後,當即被巴別塔的雄壯所征服。他不僅沒有毀掉它,反而告訴部下,在他去世後,在其墓上按照巴別塔的樣子建造一座小型的高塔。儘管受到諸多君王的喜愛和尊重,巴別塔終究還是沒有逃脫被摧毀的命運。由於巴比倫民眾頑強反抗波斯王薛西斯的殘暴統治,波斯王薛西斯一怒之下命令徹底摧毀巴比倫人的驕傲——巴比倫城,巴別塔也因此在劫難逃,它們最終在戰火的塗炭下全都化為一堆殘破不堪的瓦礫和塵土。


巴別塔:在油畫和電影中被重新解讀的巴比倫“神蹟”

巴別塔遺蹟圖,作者不詳

即便如此,時光穿越了幾千年後,19世紀末,當德國考古學家科爾德維見到已殘破不堪的巴別塔遺址時,仍不禁由衷地發出了讚歎之聲。

科爾德維寫道:“儘管遺蹟如此殘破,但親眼看到的它是任何書面的描述都無法準確詳盡地表達出來的。《舊約》中的猶太人把它看作人類文明驕傲的標誌,通天塔的體積碩大無比,四面是僧侶們用來朝拜的豪華殿堂。它還有著許多寬敞的倉庫,被連綿的白牆,華麗的銅門以及眾多的碉堡包圍著。當年這樣壯麗的景象,在整個巴比倫都沒有一個地方可以與之相比。”


巴別塔的隱喻在現代電影中的再次閃現

2006年,美國上映了一部名為《巴別塔》的劇情電影,由布拉德·皮特、凱特·布蘭切特、菊地凜子主演影片,講述發生在11天內,世界上不同國家的四個家庭源於溝通不暢的悲劇故事。這部電影一共有143分鐘,而這部電影最大的特點就在它別具一格的敘事方式上。電影通篇採用了非線性的敘事結構,在摩洛哥、美國、墨西哥、日本四個場景中不斷切換,不難看出,導演力圖運用一種上帝視角,來反映“巴別塔”所導致的不同“語言”所產生衝突的矛盾。


巴別塔:在油畫和電影中被重新解讀的巴比倫“神蹟”

電影《巴別塔》海報


正如巴別塔所敘述的隱喻,如果我們人類可以毫無障礙的溝通,我們不僅可以輕鬆的建造我們內心的“通天塔”,我們還可以結為一體,呈現出一個完全共同的整體,可惜,太多的思想和語言上的隔閡讓我們近在咫尺卻無法溝通,甚至讓曾經成熟和睦的關係最終走向消亡和崩塌。

當影片即將結束時,我們看到,弟弟高舉著雙手跪倒在地求情時,那個摩洛哥警察驚愕的表情;墨西哥女傭和兒子擁抱時的內疚與無奈;還有在陽臺上赤裸著身體投入父親懷抱的日本聾女。此刻,我們都會相信影片最後的那句話:“最暗的夜,最亮的光”。


巴別塔:在油畫和電影中被重新解讀的巴比倫“神蹟”

男主角布拉德·皮特劇中照

巴別塔已不在,然而,在世間每個人心中,都應有一座“”巴別塔“”,它是一座沒有隔閡,沒有障礙,沒有彼此傷害的明亮之塔,所有人都能和平相處溝通無間,它好像一把打開未來之門的鑰匙,所有的傷害和誤解都將會被我們真摯的愛一一撫平。


趣讀大歷史,在有趣的語境中,重讀人類大歷史。感謝您的閱讀和關注。後會有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