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的批評如何能讓孩子真實受益


案例分享:

小偉最近每天放學都會被老師留下來批評教育.因為他在上課時,總是玩別的東西非常不專心。為此小偉回到家裡,爸爸媽媽自然也不會放過他,更是嚴厲的批評甚至重罰一番。以前,小偉也就不吱聲,可最近他卻頂嘴反抗。這讓小偉的爸爸非常的生氣,孩子不但不知悔改自己的錯誤,反而還跟家長對著幹。甚至小偉還會威脅爸爸:“你再這樣說我,我就逃學,你再打我我就離家出走!”

爸爸感覺這孩子是越來越難管了,可是不管又不行,可又發愁不知怎麼管才好。


家長的批評如何能讓孩子真實受益


為您支招:

批評孩子是我們每位家長經常做的事情,所有家長批評孩子的目的是為了讓孩子變的更好,改正錯誤。但現實卻不如所願,有的家長批評完孩子,孩子反而變的更加叛逆或更愛做你不讓他做的事情,通常我們把這個解釋為孩子的叛逆期的所為。

孩子在叛逆期是會有這些行為特徵,但也與這一時期家長對孩子的批評有著必要的直接的關係。

無論是幼兒還是初中小的孩子,他們的每一次的改變都與家長的批評引導分不開。會批評的家長讓他們更成長,不會批評的家長讓孩子更糟糕。如何批評才會讓孩子更願意接受呢?

一、消除牴觸情緒的批評更易被接受

當孩子與家長形成對抗關係,牴觸情緒很高時,所有的批評就如火上燒油,不僅起不到絲毫教育的作用,反而逼迫孩子走向極端。

當孩子真的犯了錯誤,其實他們的內心也是知道的,但有時為了逃避家長的說教懲罰會有防禦性的撒謊行為,全身心處在一種防禦的狀態,此時無論家長說什麼他們都會抵擋反抗,家長就會非常生氣感覺孩子此時是油鹽不進,接下來就會加重批評的力度與程度目的是讓孩子認錯,結果往往是重傷了孩子的志氣、自尊、讓孩子產生了自我否定、自我放棄的心理。

面對這樣的孩子,家長要先拿下他們情緒防禦的鎧甲,站在孩子的一邊先告訴孩子自己小時也會犯同樣的過錯,犯錯不要怕,可怕的是不肯改正,與孩子心平氣和的談自己的經驗,以身示教,孩子更願意接受你接下來的說教。

二、尊重孩子的批評更有影響力

孩子犯錯是難免的,但家長在面對孩子屢犯的錯誤時難免產生厭煩與貶低的言語,一錯毀所有。會把孩子說的一無是處,優點也變成缺點,這讓孩子非常氣憤,無論孩子多小他都是獨立的個體,都需要尊重與包容,不把孩子當人看的行為是萬萬要不得的。

首先我們要承認孩子是獨立的個體有著自己的獨立認知,可能這是錯的,但這需要具體的實踐來更正,所以犯錯是必然,家長要與孩子一起來分析問題的所在,引導孩子自己來找到問題並找出解決的辦法,而不是一味的指責他們的錯,用語言、態度證明著他們的無能無用,沒記性、不長進,這些都會加強孩子抵抗的心理,無利於問題的解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