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私下吐槽我爱说教 退休的董事长叔叔说:懂沟通的管理者太少


员工私下吐槽我爱说教 退休的董事长叔叔说:懂沟通的管理者太少

好朋友阿杰创业4年了,去年公司赚了钱,正在兴头上。哪知有天阿杰突然在看到群里有一条消息弹出,又马上撤回了。内容是“你们不觉得我们老板很说教吗?昨天开会讲一个多小时,听着都烦!”消息虽然撤回了,但引起了阿杰的注意,于是阿杰私下调查发现,大家确实认为这个老板太喜欢说教了!

员工私下吐槽我爱说教 退休的董事长叔叔说:懂沟通的管理者太少

十一休息期间,阿杰邀请我一起回老家,去看看他已经退休的叔叔。叔叔曾经是一家公司的董事长,阿杰说起公司员工都吐槽他爱说教,叔叔听了笑着说:“这个问题存在于大多数领导者,真正懂沟通的人太少了。”

接着叔叔总结了很多关于沟通的内容,我今天粗略的把它整理出来。

员工私下吐槽我爱说教 退休的董事长叔叔说:懂沟通的管理者太少

一、领导“说教型”沟通 不适应于大多数的企业管理!

01沟通的位差效应:没有平等就没有真正的交流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立大学对企业内部沟通进行研究,他们发现,来自领导层的信息只有20%~25%被下级知道并正确理解,而从下到上反馈的信息则不超过10%,而平行交流的效率则可达到90%以上。

管理学上把这种现象归纳为沟通的位差效应,它说明:平等交流是企业有效沟通的保证。

管理者与下属的沟通整,体效率是非常低下的。双方不在相同的位置,很难站在对方的位置去感受对方真想要传达的信息,即便能感受到,下属接受的信息的能力也是非常有限的。

这也就是为什么上级对下级的说教,往往都会遭嫌弃的原因。

员工私下吐槽我爱说教 退休的董事长叔叔说:懂沟通的管理者太少

经历的局限性、知识的有限性、受教育的层次和高低不同、决定了不同的思想高度和能力高度。而强行授意、说教,对于整体水平较低的下属而言,他们不仅会在信息接收时受阻,还会在已接收的信息上遭遇理解受阻,甚至在已理解的基础上遭遇执行受阻。

人们往往只会把有用的信息,奉为知识。有些信息虽然具有很高的指导性,但在人们真正理解之前,大脑的生理反应是排斥的,厌恶的。

说教本身并没有错,对于年轻人来说,能正确吸收经验是一种捷径,但人们只相信自己大脑思维可直达的那部分知识,如果你说教的知识点,高于员工的可理解范围内,此时“说教”是毫无无意义的,且会起到适得其反的效果。

02位高才言重

说教式管人,其实是一种文化管人,但文化管人是大企业才有的特权。文化的地位需要公司实力去做支撑,否则的话,企业文化是不会被员工真正认同的。

所以中小企业,不要再企图利用各种会议、和自认为语重心长的谈话,去跟下属取得良好的交流和沟通。

典型的文化管人企业像:华为、阿里等。随处可见的“华为文化”、“华为体制”、“马云名言”、“阿里文化”等关键词充斥着网络。

难道中小企业的文化就没有指导和传播意义吗?当然不是!

只是因为位高才言重,只有取得一定成绩、一定的高度时,员工才会真正的有可能接受企业文化和领导发言。

对于拥有较高行业地位的企业来说,文化管人(说教)、是一种促进作用,有利于煽动员工的内核驱动力,他们接受文化管人(说教)、因为他们看到了这种文化下的成功者,所以他们相信。但对于小企业而言,过多的说教,不仅毫无意义,还会让员工产生逆反心理。

二、试试非语言沟通法,助你实现高效企业管理!

非语言沟通即:使用除语言符号以外的各种符号系统,包括形体语言、副语言、空间利用以及沟通环境等进行沟通。在沟通中,信息的内容部分往往通过语言来表达,而非语言则作为提供解释内容的框架,来表达信息的相关部分。因此非语言沟通常被错误地认为是辅助性或支持性角色。

非语言沟通的特征

员工私下吐槽我爱说教 退休的董事长叔叔说:懂沟通的管理者太少


  1. 习惯性:非语言的习惯性通常表现在比如习惯性礼让、习惯性主动担责,习惯性按时上下班,习惯性帮助别人或习惯性接受别人的求助。
  2. 无意识性:它是非语言沟通习惯性特征的前提,人们在用非语言交流时,因为已经成为习惯,是下意识行为.比如无意识性乐观,无意识性微笑,无意识性友善等。
  3. 可模仿的:非语言沟通具有可模仿性,这也是非语言沟通的魅力所在。比如人们会模仿恰当的坐姿,模仿领导的自律,模仿父亲的包容,模仿老师的好学,模仿同事的拼搏精神。
  4. 个性化:每个人的非语言沟通,因为其不同的生活环境和工作环境,是各不相同的,这就决定了非语言沟通的个性化。

非语言沟通的3种体现方式

员工私下吐槽我爱说教 退休的董事长叔叔说:懂沟通的管理者太少


1、动作语言

  • 目光:作为管理者,在员工需要鼓励时,可以通过给予员工肯定的眼神,动作语言相比直接表扬,更具感染色彩,更能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当员工犯错时,在提醒的同时注意控制好动作语言,比如控制好因强烈不满带来的“黑脸、冰块脸”,控制好自己的动作语言,让员工知道你在理智沟通事情的重要性,而不是带着个人情绪色彩,这样的沟通会更有效。
  • 微笑:与其天天宣扬企业文化要积极,天天强调同事之间要相互友好配合,不如领导带头有个好脸色,尤其是中小企业,一个懂得经常微笑的老板,其员工更愿意为工作尽心尽力,有利于员工责任心的养成。
  • 姿势:动作语言的姿势有利于管理者更好的了解你的下属和员工,尤其是优秀的成长型员工,更好的了解,更有利于人才的培养和留用。比如一位柜员在柜台前,不断的将手拿起又放下,显示出她正在为某事拿不定注意,比如对刚颁布的管理制度不满,又比如是感觉工作任务压力过大,此时管理者可以利用其姿势,了解员工的真正看法,得到有效沟通。

2、物体语言

  • 空间利用:空间的利用可以表现在时间空间和地域空间。比如管理者可做好自身的时间空间管理,利用碎片时间做最急的工作,利用整片的时间做需要深度分析的工作、将自己的工作区域整理干净整洁,这也是物体语言影响员工的一种有效方式。
  • 奖惩:这是很多企业都在用的非语言沟通发,但真正重视其功效的企业并不多。奖惩是最直接的非语言沟通,也是效果最显著的非语言沟通法。有功必奖,且奖励的内容必须够足,奖励的时间必须及时,这样的奖励才是有效的沟通。有奖就必有惩,惩罚是非常考验管理者能力的一项沟通法,惩罚一定是起到提点的作用的,作为管理者,切忌为了惩罚而惩罚,奖惩永远都只是有一种非语言的、有效沟的通方式。

3、媒介语言

时间:在适当的时间做适当的事,高效利用上班时间,不“剥削”员工的休息时间,这都是媒介语言沟通法,我们在用行为表示对员工的尊重和理解,这时候行为语言比直接的说教更具公信度。

非语言沟通的优点

1、非语言沟通带来的良好影响会让员工印象更深刻。

2、非语言沟通作为伴随语言,其表达性更准确,理解起来更生动有力,有利于为有效沟通奠定基础。

3、非语言沟通更能调动员工的感情色彩,使沟通变得更直接。

学好非语言沟通法,其实也是一个管理者拥有高级修养的表现方式。所以,非语言沟通,是值得每一位管理者去研究和努力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