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上是谁经常在喊:“队长,别开枪!”

(文字来源于原创网络播客节目《亦谈亦唱》,版权归属济南新卓艺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及作者本人。如有引用,请联系作者。)

今天我准备给大家描述一种人,我先来说说这种人的行为特征。

这种人最大的特点就是毛病多。

比如约会或是开会,他总是迟到,而且每次都有名正言顺的理由,比如孩子病了、车子坏了、小狗丢了、闹钟坏了,等等。反正总能找出各种不同的理由来解释。而当你把一件工作交给他的时候,那毛病就更多了,比如天气不好不方便出门,比如打电话客户没接,比如家里水管漏水要修等等。

光是找借口不行动,或者执行力差也就罢了,关键问题是,当这种人完成了一件工作之后,还常常能得到过高的表扬和奖赏,因为在某些领导眼里,这种人克服的所谓“困难”比别人多,这说明人家付出了比别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甚至牺牲了家庭、牺牲了休息时间,当然应该成为模范和典型了。

说到这里,我不知道你是不是会发现,在我们身边,还真有这样的人。早在队长发现“敌情”之前,他们就准备好了各式各样的借口和理由,每当工作到来的时候,他们就冲着队长扑过去,大喊一声:“队长,别开枪”。

这种人在相当程度上对集体有害。因为他们把个人的困难进行了放大,把常人的普通性问题扩大为个人化的问题,使人容易觉得他克服的困难和障碍真的比常人要大。

其实我们仔细想想,像孩子生病、家里装修、水管维修、上班堵车等等这样的情况,哪一样不是我们都有的呢?哪一样不是正常人生活里司空见惯的问题呢?那些没有把这些问题说出来的员工,就说明人家没有遇到这些问题吗?

恰恰不是,那些真正优秀的人,是根本不拿这些问题讲条件的,因为他们完全有能力在完成工作的同时,把这些家庭或个人问题处理好,

优秀的人之所以优秀,正是因为他们能够在条件缺乏和困难出现的时候解决好问题,顺利的完成工作。而且更加难得的是,优秀的人常常最不善于表明这些,因为他们对效率和价值的追求远远超过对困难的畏惧。

所以,那种视困难为高山,总把问题挂在嘴边的人对集体有害,他们的行为一旦得到了肯定,就使那些真正优秀的员工得到了埋没,而一个集体如果使优秀的人才受到委屈和埋没,那带来的结果难道不是糟糕和差劲的吗?

优秀的人不讲条件,平庸的人才总是高喊:“队长,别开枪”。我相信这是很多单位和集体中普遍存在的现象。但是更加糟糕的是,很多管理者却在无形之中纵容和鼓励着这样的行为。

有一年我参加某单位的年终总结大会,其中有一个环节是表彰这一年里的先进工作者。单位组织方特地拍摄了一个关于优秀工作者的视频短片,主要是反映了这些获得表彰的员工是如何在老人卧病在床的时候坚持工作,在媳妇生孩子的时候坚守职责,还有他们累倒在工作岗位、每天工作到凌晨的一些故事。结果看得满场人热泪盈眶。

我不否认这些员工的事迹确实具有表彰的意义,至少他们是一个员工敬业态度的表现,但我们回过头来想一想,如果一个单位在崇尚这种加班加点、舍家撇业的工作精神,那是在尊重员工的正常成长和健康生活呢,还是在鼓励我们成为一部不知疲倦的机器呢?如果这种以牺牲家庭和个人正常生活为代价的所谓敬业精神成为企业用人的标准甚至成为企业文化,那你能保证一个人可以以这样的精神工作多久呢?

从这个意义上说,我倒建议,先进工作者在关照敬业精神的同时,更应该看到那些从来不提困难、不讲条件的员工,因为他们才是更有能力解决问题的优秀员工,对待这样的员工,我们的队长们,要开奖可千万别开枪。

那种满嘴理由和借口、做事挑三拣四、提困难、讲条件的人,其实我们并非完全贬低,因为有困难不说也不见得是好的工作作风,而且事实也证明,“会哭的孩子有奶吃”总是一再成为职场的通行法则,尽管它不太高明,但在某些人眼里真的管用。

所以,当我们不能成为一个优秀的管理者的时候,我们必须要在自己身上多想想。

合理妥善地处理工作和生活的关系,是我们必须要面对的一个问题。如何使自己变得优秀,如何使我们更有能力解决困难和问题,并使别人看到我们的价值,赢得他人的肯定,这是一个职场的常见问题。

下面我们抛开职场的问题,来说说离我们更近的一些人。

很多时候,我需要张嘴求人的时候,我会在大脑里首先快速的过滤一遍我的朋友圈,因为并不是所有朋友我都能张嘴去提要求的。而且随着年龄越来越大,我发现我能过滤出这个朋友名单也越来越少,甚至有时候我们发现,并不是那些我们天天在社交媒体和生活中互动的人才是最能帮助我们的人。

有些人,我之所以不愿意张嘴去提要求,是因为他们总会习惯性或社会性的摆出一大堆困难和问题,以显示自己为此付出的巨大努力,我首先承认,从个人情感角度,我非常理解这种状态,我也不能因为人家讲出的那些困难和问题就自以为是的认为这是一种显摆和推脱。

但是我必须承认,仍然有那么一些朋友,无论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帮助,他们都会不计代价的向我提供帮助,而且几乎从来没有把为此面临的困难告诉我。

幸好,我从来没有认为他们是轻而易举地就向我提供了帮助。

其实,从职场到人生,从集体到个体,似乎永远都有那么一个所谓的“队长”存在,他们向我们提出各种要求,布置给我们很多工作任务或是人生的作业,而我们面临这些工作或挑战,从来都不曾感觉到一帆风顺或得心应手,因为生活系统的默认设置从一开始就是高难度的生存模式,与其向困难讨好式地低头或寻求一个折中的妥协,还不如闭嘴,因为困难和问题从一出现开始,就没有打算跟我们讨价还价,跟那些困难和问题面对,有时候是不需要太多嘴上功夫的,它更需要我们的脑子和行动。

面对那些困难和问题,我们完全可以不必恐惧和焦虑,无论是顺其自然还是尽力而为,我们都该在压力面前适当而必要的保持一点沉默的骄傲,别急着大喊“队长,别开枪”。

您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