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1 胡適寫字這樣?14位北大校長書法,看看誰的水平高!

北京大學的前身是京師大學堂。

最早提議設立“京師大學”的是光緒時期刑部左侍郎李瑞芬,他在奏摺《請推廣學校折》中第一次提到“京師大學”這個稱呼。

此後,梁啟超起草了一份《奏擬京師大學堂章程》,正式啟動了京師大學堂的籌建工作。

1898年,光緒帝下旨批准設立京師大學堂,由孫家鼐主持創立。

1912年,京師大學堂更名為北京大學,嚴復為首任校長。

自創立之初至建國前,北大共出過17任校長,每一位都是當時響噹噹的人物,他們不僅是學界泰斗,而且個個都是書法高手,水平讓如今的書法家都自愧不如!

不信,看看他們的書法作品,你就知道了:

建國前北大曆任校長書法欣賞

1、孫家鼐(1898.07—1900.00)

孫家鼐書法

孫家鼐(nài),安徽壽州人,咸豐時期狀元,光緒皇帝的老師,1898年擔任京師大學堂第一任管學大臣,總教習。

2、許景澄(1899.07—1900.07)

許景澄書法

許景澄,浙江嘉興人,同治七年進士。曾任駐法、德、意、菏、奧、比六國公使。1899年任京師大學堂總教習,管學大臣。

3、張百熙(1902.01—1904.02)

張百熙書法

張百熙,湖南長沙人,清末著名教育家,近代教育改革的先驅。1902年1月擔任京師大學堂管學大臣。

4、張亨嘉(1904.02—1906.02)

張亨嘉書法

張亨嘉,福州人,光緒九年進士。1904年1月,張亨嘉出任京師大學堂總監督一職,總管京師大學堂事務。

5、李家駒(1906.02—1907.07)

李家駒書法

李家駒,廣州駐防漢軍正黃旗人,光緒二十年進士。曾去日本考察學務,1906年任京師大學堂總監督。

6、 朱益藩(1907.07—1907.12)

朱益藩書法

朱益藩,江西蓮花縣人,朱熹後裔。末代皇帝溥儀的老師,1907年任京師大學堂總監督。是江西曆史上出任最高學府總監督的第一人。

7、劉廷琛(1907.12—1910.09)

劉廷琛書法

劉廷琛(chēn),江西九江人,光緒二十年進士。曾任翰林院編修,1907年任京師大學堂總監督。

8、勞乃宣(1911.11—1912.02)

勞乃宣書法

勞乃宣,河北永年人,同治十年進士。1911年,任京師大學堂總監督。

9、 嚴復(1912.02—1912.10)

嚴復書法

嚴復,福建侯官人,清末著名思想家、翻譯家和教育家。曾留學英國,翻譯了著名的《天演論》。他第一次把西方的古典經濟學、政治學、自然科學和哲學理論系統的引入中國,辛亥革命後,京師大學堂改名為北京大學,嚴復出任校長。

10、章士釗 (1912. 10 — 1912. 12)

章士釗書法

章士釗,湖南長沙人。曾任北大教授,嚴復辭職後,袁世凱任命章士釗為北大校長,因學生鬧“反章”風潮,沒有到任,是北大最短命的校長。

11、何燏時(1912.12—1913.11)

何燏時書法

何燏(yù)時,浙江諸暨人。日本東京帝國大學畢業,獲工科學士學位,為中國留日正規大學畢業第一人。1912年出任北京大學校長。1913年11月辭職。

12、蔡元培(1916.12—1927.08)

蔡元培書法

蔡元培,紹興山陰人,光緒十八年進士。曾任民國教育總長、北京大學校長。他的“思想自由,兼容幷包”的主張,使北大成為新文化運動的發祥地。

13、蔣夢麟 (1930. 12 — 1945. 10)

蔣夢麟書法

蔣夢麟,浙江餘姚人。1908年赴美留學,1917年獲哲學及教育學博士學位,回國後,曾任北大教授,1930年正式出任北大校長,直到抗戰勝利。他是北大歷史上任期最長的一位校長。

14、胡適 (1945. 10 — 1948. 12)

胡適書法

胡適,安徽績溪人。新文化運動的領袖之一,第一位提倡白話文、新詩的學者。是一位對中國近代史產生深遠影響的人物。曾擔任北大校長。

各位,看到了吧,這14位曾經的北大校長,單論書法,你覺得哪位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