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30 急性胰腺炎治疗

对于合并胆道梗阻者,需及时施行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解除胆道梗阻。再严重者,比如合并脓肿、巨大假性囊肿啥的,就只好求助于外科手术了。重症胰腺炎病情严重者往往进ICU治疗,急性爆发性胰腺炎死亡率很高,即使侥幸一次闯过了鬼门关,后续还可能会有一系列其他并发症,对身体是一种巨大的打击。

此外,关于急性胰腺炎治疗,还有以下几点需要注意:

一、关于胆囊切除术

1. 有1次AP发作史,有结石的胆囊应切除;

2. 不及时切除,在6~18周内,有25%~30%患者将再次发生急性胰腺炎;

3. 轻中度胆源性胰腺炎:早期胆囊切除术可缩短住院实践,应在本次轻症胰腺炎恢复后7天、出院前实施;

4. SAP则应在恢复后3周考虑作胆囊切除术。

二、关于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十二指肠乳头切开术(EST)加鼻胆管引流(ENBD)

1.<72 h内 EST/ENBD,解除明确的胆总管下段梗阻,是防治AP恶化的关键环节;

2.对于轻度胆源性AP不伴有胆管炎和或/持续性的胆汁淤积者,则可不必早期EST治疗;

3.对于胆囊结石性胰腺炎,不能近期切除胆囊时,入院初即应考虑EST/ENBD,以减少胆源性AP的复发和防治SAP。

三、影像诊断的应用

1. US:起病后<72 h,了解有无胆石;

2. CT平扫:起病<48 h,了解有无胰腺急性炎症;

3. CT增强:起病3d-7 d,了解胰腺炎性坏死情况;

4. MR增强:起病>7 d,辅助CT了解胰腺炎坏死情况;

5. MRCP:起病>3 d,了解胆胰管情况。

起病1周左右(CT)

胰腺弥漫性增大、密度减低、密度不均,轮廓不清,胰周积液,急性胰周液体积聚(APFC)。

起病4周后(CT)

胰腺脓肿:胰腺内或胰周的脓液积聚,外周为纤维囊壁,可见气泡征,细针穿刺物细菌或真菌培养阳性。

四、早期液体复苏

1. 目标:维持血容量及水、电解质平衡,迅速纠正组织缺氧;

2. 最初24 h的关键治疗,补液不充分和过度补液均是病情加重的常见原因之一;

3. 缺乏RCT,难以形成指南。提示在液体补充的量、速度及种类等方面提倡个体化及根据病情及时调整;

4. 补液量:24 h内,静脉补液量及速度约为200~250 ml/h,或使尿量维持在>0.5 ml/Kg/h。

5. 晶体与胶体:早期以晶体为主,多采用生理盐水,乳酸林格氏液等,如需胶体扩容,以血浆或白蛋白为宜;

6. 监测指标:血压、心律、呼吸频率、神志、肢端温暖度及水肿状况、尿量、血氧饱和度、红细胞压积、尿素氮、肌酐、阴离子间隙、碳酸氢盐、血PH、血钙、血白蛋白、血糖等。一般间隔12h应评估病情,对补液量及速度进行调整;

7. 老年:补液速度过快,易出现急性肺水肿和低渗性脑病,应采用输液泵匀速补液。

出现以下症状要警惕:

上腹部急剧疼痛是胰腺炎发作的典型症状,约95%的病人表现为上腹或左上腹持续性剧痛或刀割样疼痛,而疼痛则常出现在饱餐或饮酒后,同时,还常伴有发热、腹胀、恶心呕吐、吐后疼痛不缓解、因腹痛而蜷曲等症状。如果出现上述不适,就有可能是胰腺炎的症状。胡吃海喝或胆绞痛发作后几小时突然发生不能缓解、持续的剧烈腹痛、呕吐、腹胀、发热,应警惕胰腺炎可能,不应简单以为只是喝酒后胃疼,或是自己随便吃点药。

胰腺炎治疗起来很麻烦,预防起来却不难:避免暴饮暴食,尤其是酗酒,另外平时有胆结石等胆道疾病应积极且正规治疗。毕竟胰腺炎是一种凶险的疾病,人们应避免暴饮暴食等诱发因素,远离胰腺炎,过健康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