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3 完美的卧推并不简单!只有10%的人掌握这6个细节,获得盔甲胸肌

卧推,是50%以上的健身者器械训练的第一课。

同时这个动作也是新手们最喜欢的力量训练之一。

它的好处自然是很多,比如能够全面的发展上肢力量,能够给身体的正面一个完美的线条等等。

但是,正因为在力量三大项中,卧推是最为基础的一课,新手也最喜欢它,因此卧推动作的不标准操作也是最多的。

在这个动作中,可不是简单的“把杠铃搞起来就完了”这么简单的。

今天我介绍几个卧推的动作细节,帮助大家把这个训练进阶。

1.手臂的角度

卧推是一个多关节训练。

在动作的过程中,全程发力依赖性最高的三个肌群分别是:胸大肌,三角肌,三头肌。

但是,我们做卧推必然是希望力量尽可能由胸肌发出,三角肌和三头肌发力越少,其实卧推动作越完美。

而这一点的达成,你的大臂和身体的夹角,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图1中,大臂与身体呈垂直位,同时杠铃下落至锁骨附近,三角肌前束会大量受力

图2中,大臂与身体夹角太小,杠铃下落至胸腹膈膜附近,三头肌发力很多

图3中,大臂与身体夹角适中,大致在45°至60°左右,这个角度是最适合胸肌发力的。

2.杠铃与手掌的接触位

这个图很容易看懂。

在杠铃攥在你手掌中,做整个动作的过程中,压迫点一定在掌根,而不是靠近手指的位置。

这个要点适用于全握,以及半握两种技术。

无论你用多小的重量训练,哪怕是空杆热身,都一定要遵从这个原则。

这样做目的是为了保护腕关节

在握紧杠铃的时候,手掌和腕关节是一个杠杆结构,支点就是手腕。

那么,杠铃越远离手腕,则杠杆力臂越大,对手腕压制越强,时间久了会有慢性的关节伤发生。

因此,牢记杠铃要尽可能的离手腕近。

3.夹背姿态的保持

这一点可以说是卧推中最隐蔽的一个细节

因为在别人卧推的时候,背部在凳上,你不会看到他背部的细节

卧推的全程:

左边是正确的,背阔肌和肩胛骨收紧回缩的状态

右边是错误的,背阔肌舒展,肩胛骨张开的状态

这点很重要。

在类似左图肩胛骨收紧稳定的状态时,卧推就是一个胸部训练,背部和肩部的力量不会影响动作质量。

而在右边错误的状态下,肩胛骨随着动作会有位移,那么就会有很大程度的探肩动作,胸肌受到的刺激直降20%以上。

4.手腕的中立位

这一点说起来,不仅仅是卧推,很多训练动作都需要保持手腕中立。

但是对卧推而言,这点尤其重要。

因为,卧推是所有需要保持手腕中立的动作中,负重最大的一个动作。

也就是说,卧推时候手腕的错误位置,会导致最严重的伤害。

这个细节比较容易掌握:

杠铃,手腕,手肘三点一线即可。

这样重量会由你的腕,肘,肩关节共同承担

被分散的重量=被保护的关节。

5.适度的挺胸

卧推中挺胸的目的:

1.保持脊椎的反向绷紧,提高安全系数

2.挺胸的同时肩膀会下沉,有利于肩胛骨的稳定,减少三角肌发力

3.胸部挺起后,最高点既是杠铃下降的终点,易于考量动作的起止点

在上边的示范图中,图2就是没有挺胸的动作。

而图1,是挺胸过度的动作。在力量举训练中,会有运动员采取这种姿势,它有利于负载更大的重量。

但是在健身领域,需要做胸肌的孤立训练,这个动作就不对了。

6.上斜板卧推

图中的上斜板卧推,存在两个问题。

第一是斜板的角度:

上斜板卧推最佳的斜板角度是15°左右,最大不能超过30°

在超过这个界限以后,三角肌成为了主要的发力肌群,对胸肌的刺激不够好

第二是杠铃的落点:

上斜板卧推,尤其是对于新手而言,杠铃落点应该在锁骨附近。

而不是图中的颈部

这样既危险,又刺激不到胸肌。

好啦!

这么看起来,卧推真的是一个易于上手,难于精通的训练动作。

而且很多细节,需要在训练中不断的体会,不要急于一次做标准。

建议在动作调整的初期,用最小的重量,完成最标准的动作。

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