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7 真事!在无麻醉的时代,他完成了一场死亡率300%的手术

现在做手术,一般都会需要做麻醉,甚至自古以来堪称“鬼门关”的女人生孩子,现在都有了无痛分娩。


但是,在18世纪以前麻醉还未用于临床,外科手术则是另一番景象,该说它是治病救人,还是屠宰场呢?总之,手术=简单粗暴+鲜血淋漓+高死亡率。当时胸腹腔还是手术的禁区,由于战争频繁,缺胳膊少腿的大有人在,断肢流血不止,所以人们对截肢手术的需求最为迫切。
通常的手术场面如下图:将病人紧紧绑在手术台上,几名壮汉用力按住,医生以最快速度,在病人的嚎叫声中手起刀落,把需要处理的地方直接砍下来,再一烙铁按上去,泼泼热油,止血,收工。



所以对外科医生的基本要求就是心狠手辣+眼疾手快,速度绝对代表水平。至于手术器材,首先你得准备一把类似砍斧的工具,才能满足截肢速度上的要求,毕竟没有多少人愿意让外科医生慢慢割肉……
于是诞生了一系列让人毛骨悚然的记录:


1、法国名医让·多米尼克·拉里24小时为200个病人做完了截肢手术。(我想知道200个人存活了几个?)
2、俄国外科医生皮罗果夫可三分钟锯断大腿,半分钟切去乳房。


3、在这些快刀手中,最出名的是英国医生罗伯特·李斯顿(ROBERT LISTON)。他以手术奇快著称,人称“李斯顿飞刀”。


据说,这位著名的外科医生截一条腿只需28秒。每场手术时,他都要冲着大伙叫喊:“给我计时,先生们,计时!”更让李斯顿医生名垂青史的是,他创造了手术300%的死亡率,绝对的前无古人,后不见来者!


事情是这样的:被他以神速切下腿部的患者翌日因感染死去(这在当时相当常见),他的助手则被他失手切断手指,亦因感染而死去;另一个无辜受害者是在场观摩手术的一位名医,被他刺中两腿间的要害,因恐惧而休克致死。


在他经手的病例中,还有两个特别令人胆寒:他曾在两分半钟内切下患者的腿,但由于用力过猛,同时也切下了患者的睾丸;一名颈部溃烂的少年,由于李斯顿的过分自信而导致误诊,当他用刀切开患部时,少年立即喷血不止而死(切到了大动脉)……
罗伯特·李斯顿, 生于1794年,1847年去世,毕业于爱丁堡大学,他身高1.88米,天生一副急性子。如果单看上面的描述,你可能认为利斯顿肯定是个变态,但是在没有麻醉药的时代,手术时间是决定患者生存是重要因素之一,有些病人还没等手术结束就已经撒手人寰了。


利斯顿医生手术刀救活的人应该还是超过了死亡的,而且他还提出了一些诸如“无菌术”这样在当时极为先进的理念,曾发明外伤软膏、止血钳等医疗用品,其中骨折用的固定木条,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时仍在使用。从医学的角度来看,他的出色毋庸置疑,想了解更多可以移步这里:
https://en.wikipedia.org/wiki/Robert_Liston#cite_note-RichardGordonp2-18



现在,我们衡量一位外科医生的手术水平,就是在最短的时间内,出最少的血,完成最大程度的治疗。但曾经因为缺乏麻醉技术,疼痛始终是一个大问题,很多手术做完病人也就挂了。
为了解决手术时疼痛问题,外科医生们操碎了心——华佗为关云长刮毒疗伤,关硬汉边喝酒下棋,其实下棋只是托词,喝酒才是关键,佗哥可能也需要整半斤壮胆。有人说史最搞笑的医嘱就是:烈酒1瓶,医患各半,术前30分钟干了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