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 松,挺高洁



[散文] 松,挺高洁

有一种树是因为其树冠蓬松的特征,所以就形象的称之为松树。松树的一生青葱高洁,仿佛是一座苍劲的小山;松树的枝柔韧、干刚直、皮苍藓如着一身灰色的粗缯布衣;松树的针叶细长浓密,似一头青丝发给人以清脱之感;松树居劣地、临逆境时,像个昂首挺胸的硬汉傲立斗风雪。
  松树有雪松、五针松、油松、柏松等几十种之多,它既有高大挺拔的阳刚之美,也有枝干多变的婀娜多姿,所以从山区到平原,从古典园林到现代的居民家都能见到松树的倩影。那生长在大山上的松树,有的如伞状,有的似虬龙,弯弯扭扭的松枝,呈现的是龙探青山之状;那生在肥沃平地上的松树,郁郁葱葱,高耸挺立,横直伸展如玉臂的松枝,有振臂拔地腾飞之势,让人观之悦目,赏之提神。
  岁月悠悠,经年的松树就不再往高处长了,但因为有多变的殊形妙状,所以松树以其优美的姿态,以其长寿吉祥的神韵而入画卷。


  画有山兮山有树,山有树兮树有松。山水画中无论是绵延的山峦还是凌云的峻岭,衬托最多的应是翠绿的松树了。画中山巅上,蟠虬之势的松树像是翔鳞乘空、欲附云端的境界,看上去是那样的雄伟壮观。山以松壮势,松以山俊伟,有黄山的迎客松,有长白山的美人松等,如此山因树而静中有动,山静有意,松动有情,那又是一幅有灵性的山水画了。
  松柏生于乡土离淳朴的农民最近,乡村农家的堂屋里都有挂一幅中堂画扁的习俗,最多最喜爱的就是“迎客松”或“松鹤廷年”或“万古长青”等。“寿比南山松不老,福如东海水长流。”吉祥的松就这样以人的品格和风骨,从大自然中走进了农家。一座山,一棵松,一幅画堂屋便就蓬荜生辉起来了。
  一棵松从小到大不仅有观赏价值,还有源源不断的经济和实用价值。
  家乡是著名的“花木之乡”,当初就是由长青的松柏树而著名。每年到春暖花香、勃发生机时,农家妇女就拎着一只蛇皮袋站在路边或树田里的松树旁剪嫩枝头。松树经过剪枝后不但形状漂亮了,嫩枝头还可以再精选育树苗。栽花木的人家在门前选择一块朝阳地,整理成一块大垅,上面再撒一层肥沃的沙壤细土,在濛濛春雨中插植小苗子。小苗插好后,用水壶加水加漂白剂喷洒,既保证小苗有充沛的营养液,又杜绝了害虫的入侵。


  春天虽然地热不断的升腾,但早晨和夜晚还是有点凉凉的,所以到傍晚时要盖上篷布保温,白天再打开让小苗沐浴阳光。日复一日,花农洒水,喷药,保暖细心照料,把小松苗当成婴儿来养育。二十多天以后,小松苗在泥土里就慢慢地生出细小的根须来,此时一个小生命就这样诞生了。
  接地气的小松苗的生命己经打开了,它扎根泥土拥抱阳光,启动着生长的脉络。


  夏日的太阳似火球,稚嫩的小苗经不住曝晒,就要用黑网布遮挡。到了冬天,天气寒冷,为了不让小苗遭霜雪冻伤,就用塑料布做个温暖如春的大蓬。来年开春,小苗长大些了,根须也长多了,有筷子那么高时,就可以走出苗圃到大田里自由生长了。此时花农开始翻耕树田,一垅一垅整理好后就可以栽树苗了。
  一场大雨后是裁树苗的最佳时机,那样土壤潮湿成活率高。栽的时候用小锹挖个口子,要挖深点好让苗根在土壤里尽快地舒展。还有株距要放宽些,便于小苗日后有更大些的生长空间。小苗栽好后接着要浇稳根水,就如小孩刚学会走路要大人搀扶一样,松苗到了田野里也要泥土的扶持,让它们有一段适应的过程。


  小松树的成长离不开栽树人的精心护理。树田里杂草丛生阻碍了小松树的生长,因小松树年幼而不能用草药治,所以只有人工薅草。烈日当空,头戴遮阳帽的花农,有的挖排水的墒槽,有的身背喷雾器打虫药,有的给树苗施肥料,有的挥舞剪刀给松树修枝。渴了,就站着喝一杯水,累了,就坐在树荫下憩一会儿。一年四季,无论是酷热还是严寒,无论是风雨还是霜雪,花农们辛辛苦苦为的是让它们茁壮成长,为的是让它们形状美观,为的是让它们早日成材。这一切小松心里有数,太阳升起来了,春风带来了油菜花香,小松树吮吸着晶莹剔透的甘露,牢牢地抓住脚下的土地,浑身都是向上生长的力量。三年下来它们就长到一人多高了,此时最开心、笑得最灿烂的当然就是得到回报的栽树人了。
  每年在植树节前后,乡道上到处停有装花木的大卡车。一车车松树带着家乡的泥土,带着栽树人的汗水和情意奔赴各地。它们走进荒山,山就变成青山;它们走到江河湖岸,水就变成绿水;它们走进沙地,沙漠就变成绿洲;它们走进乡村,村庄就变成了绿色的家园。


  当成材的松树成为一根白玉柱时,支撑的是人一生栖息的家;当成为一根紫金梁时,担当的是时光的重量;当成为一块板材时,做一扇窗或一扇门,遮挡风霜雪雨,做一个衣柜藏满了岁月的陈香;当成为一梱柴薪时,燃烧的是火焰,焐热的是火红的日子,也点亮了一棵松树的生命之光!
  又是一年春天,我走近乡间的一片松柏田,就有横看成森侧成林,大小高矮各不同,不知松柏几多少,只缘身在此田中的感触。眼下又有一批松柏肩负着绿化山川荒野的使命奔赴各地了。树田里忙忙碌碌的男男女女,有的挖树,有的包根,有的往大路边挑树,扁担压弯了,脸上流汗了。我随便一问:“你们累不累呀?”他们乐哈哈地说:“为了过上富裕的日子,也为了青山绿水尽一份力呗!”此刻,他们肩压重担的腰板,他们淳朴憨厚的品质,就如“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诗里的青松一样挺拔高洁、坚韧不屈!


  明媚的阳光洒在树田里、村道上,挺立的青松显得那么的高洁,挑树人的身影是那么的长……


百度搜索逸飞中文网,欣赏更多精彩文章,诗意每一个平凡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