鸦片战争中阵亡的第一位总兵张朝发


提示

今年是鸦片战争爆发180周年。舟山作为鸦片战争的爆发地,在这场战争中,定海军民英勇抗击,书写了近代史上悲壮的一页。定海水师总兵张朝发在定海第一次保卫战中受重伤,最后不治而亡,定海成为其将星沉沦之地,理应被视为为国捐躯,然而他多年蒙冤,未能获得应有的评价。

一 迎敌

张朝发(1795~1840),字骏亭,乳名“花犬”,原籍福建惠安崇武镇獭窟村(今名张坂乡),后跟随父亲逃乱到福鼎秦屿镇定居。由于家境贫寒,幼年时他便跟随叔父闽安镇台张隆表,习得超出常人的水性,并集刀器武功于一身,人称“水獭精”。

为帮补家用,少年时他进入渔行当雇工。后父亲去世,张朝发没了依靠,在众乡邻的帮助下,到福建总督衙门应募水兵。临行前乡里王秀才为其改名为“张朝发”,盼其日后为国出力,飞黄腾达。

投效福建水师后,他海战奋先,卓有劳绩,被誉为“小旋风”。很快他得到了水师提督李长庚的赏识,被提拔为百总。

嘉庆年间,海盗蔡牵踞嵛山,一次在闽浙边界洋面上,张朝发的水军与海盗蔡牵成百只战船遭遇,双方激战了三昼夜难分胜负。为速战速决,张朝发想出一妙计,在月黑风高之时,带领十多名水兵,偷偷潜入敌营,用钢凿凿穿敌船底。次日作战时,蔡牵的船只漏水下沉,张朝发率军趁机追攻,终取得胜利,蔡牵拔寨而去,赫赫战功使其连升三任,升为参将。

张朝发于嘉庆十九年(1814)十月,擢我国台湾水师协标左营守备,道光元年(1821)十月,升任台湾水师协标左营游击,二年,调任水师协标右营都司,四年,因“防范夷船不严”,复降补守备,又升水师游击。道光二十年(1840)5月任定海镇总兵兼领温、台等州水师。

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

1840年7月4日,英国侵略军舰队入侵定海五奎山。水师总兵张朝发、定海知县姚怀祥驾小舟登英舰抗议,遭到拒绝。

英远征军海军司令伯麦等给定海总兵发出战书,扬言中国方面必须在7月5日下午2时前“献出”定海,否则开炮攻城。

水师总兵张朝发、定海知县姚怀祥等将领拒不投降,张朝发将信撕碎,命城上守军发炮,击退敌舰。

六月初七(7月5日)下午2时后,英军威里士厘号舰首先开炮。面对英军猖狂进犯,张朝发毫不退却,认为“夷情猖獗,不宜退避”。在双方兵力相差悬殊的情况下,张朝发紧急集中大小战船21艘,船炮100余门,军士960名和沿岸守兵600名,火炮20门。

张朝发率领的城外各营及水师1560余人在定海衜头誓死血战坚决抵抗,并调战船在港内堵截英军。

与英军水战中,由于英军大炮射程远(1000~2000米)、威力大,交战不久,张朝发被英军的炮火击中左股身负重伤落水,经亲兵救至镇海大营,终因伤口流血过多,一月后正二品衔总兵张朝发壮烈殉国逝于余姚,时年46岁。

临终时,他还勉励将士勠力杀敌,收复定海。

二 蒙冤

定海失陷后,朝廷派员追究定海失守之责,时主持镇海防务的乌尔恭额、钦差大臣伊里布等人,把定海失守责任都推在为国捐躯的张朝发一人身上,按至于“愎谏”“撤守”“弃城逃跑”“通敌”等罪名,本拟将其处斩。

钦差大臣裕谦查明后奏报朝廷,提到张朝发“城非吾责,吾领水师,但知扼海口而已,若纵之登岸,则大势去矣”。

道光皇帝在得到定海失陷的奏报后连发四道谕旨。

第一道谕内阁,令将“愎谏撤守,以致丧师失城,情罪重大”的总兵张朝发、署中营游击罗建功、护左营游击钱炳焕、护右营游击王万年、署中营守备龚配道革职拿问,交部分别定罪;将原已交部严议的乌尔恭额、祝廷彪先行革职、暂留本任,戴罪图功,以观后效。

定海人民为此义愤难平。

直隶省(今河北)临城县训导夏燮在《中西纪事·海疆死难记》中提到:“总兵中创殒命,核以当日受伤落水,抢救回镇,其非有意脱逃,藉以诿卸可知也。至谓愎谏撤守,是据乌尔恭额和罗建功等一面之词,无论陆战未必可恃,而总兵所督者水师,防守外洋,正其专责……则当日之误,误于浙洋之全无准备,豕突而来,措手莫及,岂总兵一人之罪哉! ”

旧时有功官员归葬时少头缺腿的,朝廷会念其忠义,赐“金头”一个或“金脚”一双随葬,曰“金头墓”或“金脚墓”。《清国朝史补》载,咸丰年间,文宗皇帝(爱新觉罗奕詝)尝对群臣叹道:“张朝发未必非忠臣,朕巩为诸臣所蔽。 ”追赠朝发为“武显大将军”,命人护送其灵柩归葬福鼎秦屿。

张朝发蒙冤十余年,其冤案始得昭雪。

此后,朝发英勇抗英的事迹被编为福州评话,广为流传。

三 追封

张朝发追封为武显大将军后,朝廷封其子张振彪为世袭云骑尉。

张朝发归葬于自己的故乡福鼎秦屿镇号称“海上仙都”的太姥山麓。

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福鼎百姓建“浙江定海总兵张朝发墓”,墓室有两封门,左边安放张骏亭(即张朝发)灵柩,右边安放陈氏夫人灵柩。神龛中间的刻字“诣授武显将军镇守浙江定海总兵骏亭张公一府君,诣封正二品夫人晋封一品夫人德配景惠陈太夫人”,乃咸丰帝为张朝发平反后,亲自下的恩旨。

因张将军在水战中失去了双脚,所以朝廷赐金脚一双随葬,此墓便是太姥山山下这座“金脚墓”。“凤”字形“金脚墓”在路旁的小山坡上,坐东北向西南,占地约150平方米,墓前有两根华表,一对石狮,墓穴中央是一个青石神龛。墓前植清文士、宁洋县训导秦屿人王学贞“已归大海心何负,未斩长鲸死不休”挽碑纪念朝发,以称颂张朝发爱国精神。

在古代,一些豪门望族常会在大门上题写匾额对联,以炫耀祖先业绩,勉励后人。同时也可以作为一个家族的标志,使人一看就知道这座房子主人的姓氏及发祥地。张朝发从小未读过书,在定海镇任总兵时,他虽身在浙江定海,却心系家乡,以廉慎为师。

福建省福鼎市秦屿镇张朝发的故居,与其他古建筑无太大区别,但是门楹上一块青石上雕刻着“金鉴传徽”4个大字。这4字寄托了张朝发将军昭示乡里,题以自警,包含着深邃的文化内涵。一是足见主人忠贞的意志。二是对那时身在秦屿的后人提出的希望。

据相关文字记载,金鉴即铜镜,徽,徽号,美好的称号。“金鉴传徽”的本义是“从镜子里折射出美好的称号”。引申意为,对当官的人来说,家就像是一面镜子,家属的所作所为,将折射出官吏本人的形象,如果家属在乡里表现良好,将为自己增添光彩,于是家这一“金鉴”便因而有了好的名声而“传徽”了。

得知门楹上的刻字真实意义之后,不难看出,当年张朝发虽身在定海却心系家乡,希望家人们能够好好表现,多做好事。

从另一方面也可见张朝发的用心良苦,他的故居把水井建在后门外,这样能方便邻里的用水,又不烦碍总兵府内正常办公,真可谓是一举二得。

还有一说,是张朝发故居的“金鉴传徽”来源于唐代名相、著名诗人张九龄的故事。开元十八年(730年),适逢唐玄宗“千秋节”(生日),满朝文武给皇帝献上各种珍奇异宝,唯张九龄呈献五卷《千秋金鉴录》,详细讲述了古今兴亡之道,受到唐玄宗的嘉奖及赐书褒扬,其族人引以为荣,于是便以“金鉴”作为堂号。“金鉴传徽”便是由此演化而来。

由此看来,当年张朝发虽然远在千里之遥的定海为官,但对家属在当地的表现十分重视。他把家属的表现当作自己为人为官的一面镜子,希望家属克己守法,多做好事,在乡里留下好的口碑,为在外当官的自己增添好的声誉。

这“金鉴传徽”四个字镌刻在自家门口以勉励家属,可谓语重心长了。

唐代史学家吴竟也在《贞观政要·规东太子》中说“无以恶小而不去”,规劝太子不能姑息小错误。宋代政治家王安石也曾说:“以小善为无益,以小恶为无伤;凡此皆非所以安身崇德。 ”这里,王安石把不为小恶提高到安身立命、成就伟业的高度来认识。三国时刘备在给后主刘禅的遗诏里直言不讳地告诫人们:不要轻视“小事”,“小事”是“大业”的基础。

张朝发作为一个封建社会的武将尚能如此克己自律,对家属提出如此厚望,其克己奉公的品质可见一斑。

因此,大敌当前之时,张朝发英勇杀敌直至牺牲,则是顺理成章之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