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总说“不”,这样做,“不”字魔咒轻松破!

“玲玲,把衣服收起来?”妈妈轻声的说到。

“为什么是我呢?而不是叫弟弟!”玲玲嘟囔着反驳道。

“那是你的衣服啊?”妈妈生气的说到。

过了许久,玲玲仍然没有去,妈妈生气大吼:“玲玲,立刻把你的衣服收起来!”

于是家里一场战争就开始爆发了。

妈妈哀叹到,“才幼儿园大班就这样了,以后还不知道怎么办啊?以前是个多听话的孩子啊!”

“赶紧上床睡觉了!”

“我不!为什么呀?”

……

“我不!”

“我不,我就不”

许多时候,家长一听到孩子说“不”就头大啊!亲子之间的家庭大战往往是从“不”开始的。

为啥孩子总是和你说“不”呢?

孩子会说“不”是很正常的一个现象。由于孩子说“不”,发生的家庭战争,亲子冲突时每个家庭间不可避免的现象。孩子在幼儿时期会说“不”,在三岁左右开始表现的最明显,也是我们说的孩子的第一个“叛逆期”,之后会有改善,到青春期以后这种情况最为激烈,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青春叛逆期”。人人听起来都色变的时期。

我们都知道,孩子的每一个行为背后都是有原因的。如果我们了解了孩子行为背后的秘密,那么自然而然就可以化解危机。如果固执的沉浸在彼此的表面现象,那么自然是冲突不断,自然最终的结局是彼此深深的伤害!

孩子总在说“不”,其实背后的秘密是争取权利。他在向成人宣告主权,我已经长大了,我已经有选择的能力了,“我是独立的个体”,你不能够一直要求我按照你说的去做。

行为表现

争取权利的行为表现通常表现在父母要求孩子去做一件事情,可是这件事情往往是孩子不愿意做的,或者说是父母制止孩子去做这就是的时候,就是我们常说的“越紧致,越去做”!当然还有的孩子会到极致,但凡父母要求的,他们都习惯性的反抗。

“我不……”

“我不……我不……”这仿佛是魔咒啊!

该如何破解“我不的魔咒?”

作为父母,我们要明白孩子跟你说“不”,或者迟迟不愿意去做,拖拉,磨蹭,推来推去,其目的只是要你参加到这场争取权利的战争当中来。他们不一定要赢,要的只是父母参与到战争中来。

育儿路上,要解决这个问题,其实并不难,关键是父母认清问题的本质,然后保持冷静,积极的应对。

首先:父母要充分的接纳这个小生命是独立的个体,他有自我的意识。也允许他自我的意识存在。允许说“不”,然后再解决。

其次:建立好一些规则,坚定不移的执行下去。

古语讲“无规矩不成方圆。”在育儿的路上,规则是很重要的。这是可以避免很多情绪的冲突,当然这个规则是要双方达成协议的时候。比如说“做完作业才可以看电视,”周末才可以看电视,做完作业才可以玩玩具,东西摆放整齐等等,这些可以用规则和协议来解决,当然实现要建立好奖惩的制度。坚定不移的执行下去。这样就可以有效的解决冲突。

再次:有时候要审时度势的处理,不要把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事情的当下。

有时候家长看到孩子在做某件事情正在兴致上的时候不要强制孩子一定要立刻去做,缓一会或者说是适当的提醒,事后沟通,是很好的避免冲突的方法。换个角度看一下,你会发现不一样的天地。

当家长发现是权利战争时,保持冷静,学会转移注意力,用幽默的方式去解决。孩子的注意力转移很快,有幽默的方式孩子很容易“破涕为笑”,顺着你的思路走的。

孩子会说“不”是一种成长,别把他当魔咒。看清行为背后的秘密,育儿路上,“不”字魔咒轻松破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