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空的"天下巨观"——恒山悬空寺

恒山是中华五岳之北岳,西侧的翠屏峰上有天下闻名的悬空寺,曾留下不少文人墨客的足迹。在悬空寺外的峭壁上,有"壮观"二字。但细心的人们发现,这个"壮观"的"壮"字比正确的写法多了一点。传说当年李白游历到此,见到建在崖壁上的悬空寺,惊愕万分,诗兴大发,但左思右想,一时又找不到更好的诗句来形容,于是挥笔写下了"壮观"二字,写罢意犹未尽,感觉难抒胸臆,于是又在"壮"字上重重加了一个"点",意为悬空寺比"壮观"还要多一点。还有另外的一种解释,据说当时李白被悬空寺的幽雅险峻征服,喜爱喝酒的他当晚就喝醉了,挥笔写下"壮观"二字表达心意。第二天酒醒后,李白发现酒醉时写的字多了一笔,但也不好悔改,于是就对旁人说这一笔是故意写错的,意思是悬空寺比"壮观"还要多一点。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称悬空寺为"天下巨观"。

悬空的

悬空寺,位于恒山脚下,在浑源县城城南五公里处的金龙峡内西岩峭壁间。自古以来,这里一直被列为北岳恒山的第一胜景,这座建造于北魏时期的著名寺庙以奇、悬、险、巧称绝天下,也以佛、道、儒三教合一的"大同世界"美好理想,以及神秘莫测的神话传说,吸引着天南海北的游客。

悬空的

初到悬空寺,给人一种由内而生的震撼,悬崖上屹立的寺庙让人不禁叹为观止。很多人都会在心底产生一种疑问和好奇,它是如何在陡峭的悬崖上横空而立的?悬空寺的楼阁和栈道下埋有27根横梁,好像是从岩石中长出来的,这些横梁就是挑起整座楼阁的关键。这些直径50厘米左右的横梁露在外面的部分大约一米左右,上面是用木板铺成的走廊,整个楼阁的底座也直接压在这些横梁上。除了借助横梁以外,立木(即柱子)也起到了重要作用。恒山地区流传着这样的民谣:"悬空寺,半天高,三根马尾空中吊"。"马尾"就是指那些上接楼阁栈道、下至岩石的红色立木。这些立木共30根,被分成三组,每根长度大约十几米,分别被设置在两个楼阁和一条栈道下面,表面看上去支撑的是这些立木,其实有的根本不受力,而真正的重心在坚硬的岩石里。利用力学原理半插飞梁为基,插入岩石里的横梁都是当地产的铁杉,事先用桐油浸过,不怕虫蛀,有防腐作用。这些虚柱不仅仅作为装饰用,一旦游人太多负荷增大时,便起到了承重的作用。

悬空的

进入寺内后,狭窄的楼阶伴随着寺内庄严的宗教气氛,让人不禁觉得步步惊心。悬空寺不仅以它建筑的惊险奇巧著称于世,而且独特的"三教合一"宗教文化内涵同样精彩纷呈。悬空寺以巧妙的多元宗教文化内容,在1500多年边塞民族融合之地和历代战争的金戈铁马格局中,竟然得以保存完好,未受损害,堪称奇迹中的奇迹。这里共有主要殿堂 17处,其中佛教 11处,道教 5处,还有"三教合一"的 1处。历史上,这三家争斗了几千年,而悬空寺却建成了著名的三教殿,使佛、道、儒三家的祖师同居一室。

悬空的

悬空寺中的雕塑石刻都有很珍贵的历史和文物价值,飞楼内壁上镂刻的三尊大石佛,体态丰满,形象逼真,与大同云冈石窟是同一时代的作品。三官殿的天官、地官、水官塑像也很负盛名,它们塑于明初,虽经600多年的风雨,但塑像背后的木雕牡丹却如雨后初绽,被专家们称为"神雕"。

悬空的

参观完悬空寺心中一直有会个疑问,为什么一定要如此百般费力,把寺庙建在半空中?原来,过去金龙峡口经常洪水泛滥,每当雨季洪水会从四面涌进来。有位仙长对当地人说,只要在峡谷两侧的悬崖上各修一座寺院,便能把金龙驯服。于是人们不辞辛苦,修建了这个举世闻名的悬空寺,而且在对面的岩壁上也曾修过"白马寺"。可惜,寺庙并没有镇住金龙,1939年的一次洪水,把浑源古城变成一片汪洋,淹死 4000多人,白马寺也只剩了依稀可辨的痕迹了。解放以后为了制服洪水,在这里修筑了恒山水库。悬空寺,虽没有发挥其原本的功效,震慑洪水,却留给了我们一个非同一般的宝贵遗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