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郑成功北伐南京成功,将会怎么样?

马欣玉

1659年四月郑成功集齐大军从厦门出发,发动最后一次长江战役。四月二十八日,郑成功率领大军到达浙江定海,经过两天激战,全歼镇守该地的清军,夺取了定海炮城,焚毁清水师船只一百余艘。五月初,郑成功率领十万大军分承3000余艘战舰从吴淞口入长江,长江战役进入最后的决战时刻。

郑成功北伐图

郑成功此次长江战役的目标是占领南京,鉴于当时清军的主力都在西南一带与南明永历政权决战,江南一带的防守十分空虚。而南京作为明朝的陪都、南明时期的首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政治意义,如果能够一举攻下南京,对南明、清朝都有着十分重大的影响。

对南明来说,郑成功一旦占领南京,清军必然要从西南前线抽调军队,夺回南京,这样南明西南方面的压力就会减轻,永历政权就能给得以喘息,这样南明的最后一块旗帜能够打得更久一点,对散落全国的抗清势力有着极其重要的象征意义。

对清朝来说,丢失南京,政治影响十分恶劣,全国各地蛰伏的反清势力或者各地的骑墙派官僚势力都会重新打起反清的旗帜,西南的军队就要陷入腹背受敌的险境,所以南京的存亡对清朝也至关重要。

1659年形势图

而实际的情况则如郑成功所预料的那样,清军江南一带的防守十分薄弱,郑成功的大军一入长江,便势如破竹——清苏淞提督马逢知投降;六月十六日,进攻瓜洲,破清锁江防线;六月二十二日,在镇江破敌;六月二十六日,与郑成功联合出兵的张煌言已经率领自己的军队抵达了南京城下。

而攻下镇江之后的郑成功则因为近期的大捷变得有点轻敌,甚至连兵贵神速的基本道理都已经忘记了,从镇江到南京短短一百公里的路程,郑成功的水军居然走了十天,六月二十八日从镇江起兵,七月初九才来到南京仪凤门,如果此时郑成功立即攻城,南京也并不是不可攻下,但是郑成功决定先对周边进行一下侦查。

南京仪凤门

进行侦查倒也是正常的,但是之后郑成功却犯下了一个妇人之仁。南京围城后,清水师提督管效忠派人来“投降”,称“大师到此,即当开门延入。奈我朝有例,守城者过三十日,城失则罪不及妻孥。今各官眷口悉在北京,乞藩主宽三十日之限,即当开门迎降。”先是恭维了郑成功一番,大军到了我们应该投降,然后又叙述了自己的“难处”,守城不过三十日留在北京的家人会被处罚,希望郑成功网开一面。被恭维得飘飘然的郑成功决定做一次仁慈之主,决定等满三十日,让守军自己出城投降,于是与管效忠约定三十日后投降。

郑成功

而到了七月十五日,一切都已经失去了意义,因为清军的援军到了,“苏松水师总兵官梁化凤亲统马步官兵三千余名至江宁”, 浙闽总督赵国祚等人也纷纷率领数百马步兵进入南京城,经过不断地兵力调配,双方的兵力对比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城内的清军势力已经大增。

反观郑成功率领的军队,因为久围城下,已经变得十分涣散。七月二十二日,南京城内清军突然发动反攻,猝不及防的郑军大乱,被击败。其后,郑成功虽然组织部队进行反扑,无奈久屯之兵已经没了初到之时的锐气,全线崩溃,郑成功从长江退军。

这次长江战役原本是一次难得的机会,趁着清军主力在南方对付永历朝廷的机会,本来有很大机会攻下南京,一旦得手,抗清之势必定大振,最后一次抗清高潮刚刚掀起就已经消退,都拜郑成功妇人之仁所赐。


天涯看点历史号

既然题目是假设郑成功北伐成功。那么在这里讨论郑成功为什么是失败的就跑题了,也没有意义。

单说这次水陆并举,从海上强攻的案例,如果成功了,必然会成为名留青史的壮举。那么郑成功占领南京之后的第一件事,也是在孝陵为唐王强行过继子嗣,建立一个新的大明政权。且不说远在云南的永历政权,就是鲁王系的张煌言也会马上跟郑成功翻脸。

而郑成功拿下南京之后,必然会死守南京,这也是为什么郑成功把军队家属带到南京城下的原因,也是最后导致郑军崩溃的主要因素。

守住南京的好处,上面的几位朋友分析的已经很透彻。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南京之战的时候其他抗清势力的情况。

以闯营为主力夔东13家由督师文安之节制,名义上服从永历的领导。但是在几个月前,刚刚在重庆被清军击败。虽然兵员损失不是很大,但是失去了积累多年的军粮,南京之战时,他们正在根据地舔伤口。除非郑成功攻下武汉,打通三峡的入口,并给予军资支持。

但是满清的中央军两个月就能赶到南京,郑成功能不能在一面守住南京的同时,一面打通三峡,然后说服文安之和闯营放弃根据地拖家带口来支援。。。闯营理论上还有百战老兵2万人。

我觉得这个方案成功的可能性不会大于10%,但这已经是郑成功唯一能得到的支援。

西营的李定国效忠永历皇帝与郑成功本来就是敌非友。而且南京之战前,李定国已经被吴三桂赶出了昆明,当时的他正在中缅边境的老林子里兜圈,即使能放下成见,支援郑成功,想击溃面前吴三桂的十万精锐简直就是痴人说梦。

顺便提一下吴三桂,窃以为,以平西王的性格,会在此战中保持中立的态度。若大清胜,平西王就会带领平西王府番兵和甘陕绿营精锐进入缅甸境内歼灭西营的残部,顺手把永历皇帝勒死。若大明胜,前山海关总兵吴,就会率领他的关宁铁骑和老秦军进入湖北夺取产粮区,再静观其变。破昆明什么的,让给李定国就是,反正也是空城一座,养寇自重的道理,大家懂的。云贵换湖广也是好买卖。

最后就是张煌言的一万江浙义勇军,这些人的战斗机确实可疑,但无疑都是忠诚的抗清志士。无奈张是鲁王系。。。。

对了,还有那些所谓心怀大明的地主阶级。在战局明朗前,他们都会保持中立。也许会为郑军提供一些情报和物资支持吧。。

综上所述,基本上拿下南京半年内,郑成功需要独自面对清廷中央军的反扑。失去了战舰带来的高机动,全都是步兵的郑成功是不可能靠两条腿去突袭满蒙八旗的。困守孤城把郑成功能否用三万福建甲兵击败满清的10万精锐。。。我觉得成功的可能性不大。。。

所以南京之战,已经是抗清斗争的最后的绝响,即使胜利也对战局影响不大。

纯手打,老铁们点波关注


情绪稳定爱吃瓜

如果郑成功北伐成功,并收复南京,将会怎么样?

很遗憾的告诉你,不会怎么样,即使攻下南京,也光复不了大明王朝,仅凭郑成功一人和他的军队,即使打下了南京,对整个大局起不了太大的作用,顶多振奋各地反清义士的士气。


要知道南京是一座孤城,等到孤立无援,郑成功就会陷入满清八旗军和吴三桂等人的包围中,到时候脱困都非常困难。但说实在的,仅是郑成功那点人马,拿下福州、厦门都已经非常吃力,更别说是南京这个长江中下游重镇了,如果能加上西南的李定国,但有一战之力,但他们两人都是各打各的,最终被一一击溃。

其次,郑成功所面临的并不只有满清八旗军,还有那些投降于清兵的汉奸,如吴三桂等人,他们的实力也不能小觑,甚至他们消灭明朝余孽的迫切性被他们的主子还强烈。你们没有发现吗?中国历史上那些叛国、做了走狗的人,打起自己人,非常善战,但面对北方大漠来的胡人,却都是一个个缩头乌龟,甚至还做起走狗,调转枪头朝着自己的同胞。



也正是郑成功北伐失败,于是他将目光转向海外的台湾岛,赶走了殖民者荷兰人,在台湾建立了郑氏政权。可天不遂人愿,郑成功一心想打回去,可收复台湾不久,就因病而逝,呜呼哀哉!


青史回声

假如郑成功北伐成功,那么南明政权大有可为。我们来简单分析一下当时时局,长江之役是由郑成功和张煌言发起的。郑成功此行的目的就是为了缓解清军攻打西南的攻势,也就是从侧面解围清军对李定国的打击。

张煌言率领鲁监国旧部水军由长江沿江而上试图打通长江沿线,试图与夔东十三家等湖北和四川反清义军连成一线。这一战略部署是明末风云人物钱谦益构想的,以现在人眼光来看确实高明,假如各方配合得力,我想南明恢复江南指日可待,因为满清自进入江南以来举步维艰,江南虽然民风文弱,但是在反对异族入侵抵抗上却较北方更为强烈,终南明一朝南方来自民间的反抗就没有停止过。

现在回到主题,假如郑成功顺利拿下南京,那么传檄全国,以南京故都的影响力,南京本来就是大明的发祥地,这个影响力肯定会加重各地反清义师的信心。然后把永历帝迎接到南京,这是什么概念?当年太祖皇帝定都于南京,如今当今皇帝又回到南京,把这一事迹宣传出去,那么江南各地势必纷纷响应。到那时不说北伐满清,至少退保江南做一个南宋还是有可能的。

因为当时贵州、云南、四川部分地区、福建沿海、都还在南明的势力范围内。再加上浙江、江西、广东这些地区反清势力还比较活跃,而且这几个省曾反正过明朝,当地百姓也是心向明朝。当时郑成功北上时,浙江全省几乎落去了明朝版图,如果张煌言在及时配合,那么张煌言收复长江沿线地区也是有可能的,然后打通郑成功和西南永历政权的通道,切断南方清军与北方清军的联系,加上清军在南方统治本来就不稳定,所以局势大有可为,可是历史不能假设,如果能假设,多希望是这样的一种结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