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追星家破人亡,追星族瘋狂舉動引人擔憂

在這個娛樂大爆炸的神奇時代,明星逐漸由紙媒轉戰到網絡,成為各大網站的主要流量之一,這也讓不少自媒體人藉此風向分了一杯羹。這些流量的源頭之一少不了粉絲們的瘋狂追捧,然而追星不是一件壞事,但是追星過了度,就不見得是一件益事了。

為追星家破人亡,追星族瘋狂舉動引人擔憂

前有劉麗娟追星執意要見劉德華,導致家破人亡;後有年輕的tf粉絲花下數百萬買下廣場廣告熒屏為tf慶生;還有一些追星族路上遇到自己喜愛的明星,引發交通癱瘓。這些都是追星到了一種極端,而在當時引起了熱議的。

而偶像和明星其實是不能劃等號的,偶像是作為精神上的一種標榜,是可以給粉絲提供良好的言行範本的;而明星的代名詞往往是光鮮亮麗的精緻人生,今天去哪個綜藝玩了波你追我趕的遊戲,明天又和誰傳個緋聞,後天由因為演技差引發罵戰。偶像永遠是超越明星的,明星永遠也無法達到這一高度。

為追星家破人亡,追星族瘋狂舉動引人擔憂

追星族這一群體呈低齡化。而以20歲以下這個年齡段為主的粉絲們在明星受到攻擊時很容易極不理智,從而引發撕B大戰的。可是,正因為是這樣的追星族,他們並不知道他們喜歡的明星到底是一個怎樣的人,或許明星原本活潑嘮叨而在熒幕中高冷少話,私下陰險狡詐而明面上和藹可親,但追星族們也確實欣賞經紀公司給他們包裝出來的模樣,而事實上這也正是經紀公司們喜聞樂見的。僅僅靠一個人刻意表現出來的模樣為依據去喜歡一個人,其實是很不理智的,而這一類粉絲表現出來的這種盲目從眾是令人擔憂的。

為追星家破人亡,追星族瘋狂舉動引人擔憂

關於偶像的樹立這一方面,就需要家庭和學校一同協作從小抓起,平時在家庭教育和老師教學中,引導孩子有一個積極向上目標,可以具體到某個人或者某一類群體,而不僅僅限於娛樂圈或娛樂圈中的某一個明星,並且讓他們明白追星和現實生活的界限,學會用理智去把控。明星畢竟遙不可及,能夠觸碰到的生活才是最重要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