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战改变中国历史上百年,打出了宋朝王牌军,产生了一个王朝

从唐末五代到北宋初年,经历了无数的战争,几乎没有一天不打仗,在长达近百年的战争中,有一场战争对中国历史上影响极大,这场战争是整个唐末乃至宋初的战争中最关键的一次战役。

这就是后周显德元年爆发的高平之战。

这一战改变中国历史上百年,打出了宋朝王牌军,产生了一个王朝

后周开国皇帝郭威称帝后只活了三年就死了,临死前将皇位传给义子柴荣,柴荣就是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周世宗。

柴荣即位仅仅一个月,北汉便联合契丹南下,要灭掉后周。

契丹作为盘踞在中国北方的强大异族,一直都有入主中原的野心,北汉与后周是世仇,北汉主刘崇引契丹兵南下,威胁中原王朝。

面对危急形势,柴荣果断决定御驾亲征,率领后周几乎全部主力北上抗敌。

五代政坛老油条冯道认为契丹不可战胜,柴荣年轻,必败无疑,因此极力反对柴荣亲征,柴荣贬斥冯道,命他去守郭威墓。

这一战改变中国历史上百年,打出了宋朝王牌军,产生了一个王朝

柴荣大军抵达高平(今天的山西高平县,古称长平),与北汉契丹联军遭遇。

当时北汉主刘崇命麾下头号猛将张元徽率领重骑兵在东路,自己的主力步兵数万在中军,契丹大将杨衮率领一万契丹铁骑和五万契丹步兵在右路,三路大军十几万人,军容极盛。

柴荣的主力步兵落在了后面,兵力上不占优势。

柴荣命大将白重赞、李重进统率左军在西,侍卫亲军将领樊爱能、何徽统率右军在东,骑将向训、史彦超率领精骑居中,同时,命令新组建的精锐禁军“殿前诸班”由都指挥使张永德率领作为自己的近卫军。

后周殿前诸班又称“殿前军”,是从全军挑选精锐组成的新禁卫军,当时赵匡胤石守信等人皆在此军中服役,后来证明,这支军队成为高平之战的核心力量。

这一战改变中国历史上百年,打出了宋朝王牌军,产生了一个王朝

战役开始后,北汉猛将张元徽的重骑兵猛攻后周军队右翼,樊爱能何徽未战先走,丢下部队,右路军上千人临阵投降,整个右路军眼看就要崩溃。

刘崇看张元徽得手,立刻通令全军嘉奖张元徽,并命令他攻击柴荣的中军。

在千钧一发之际,柴荣亲自出战,殿前军将领赵匡胤与指挥使张永德各领两千精兵,逆袭张元徽。

结果一场激战,殿前军将张元徽临阵格杀,随后击溃了整个北汉的东路军,这样一来,形势便逆转了。

柴荣抓住机会,命主力进攻刘崇中军,刘崇大败。

在一旁观战的契丹人见后周军队骁勇无比,不敢接战,直接退兵而走。

高平之战后周大获全胜。

这一战改变中国历史上百年,打出了宋朝王牌军,产生了一个王朝

高平之战是唐末五代最重要的战役,这一战柴荣英气勃发,赵匡胤等青年将领勇敢作战,击败了北汉汉奸和契丹侵略军,保住了新生的后周政权,避免了中原再度陷入乱世。

同时,此战后,柴荣斩杀樊爱能何徽以下旧侍卫亲军70多名将领,震慑全军。

经过此战,柴荣认识到旧禁军的骄兵悍将只会搞兵变,不会对外作战,因此开始了大刀阔斧的军事改革,将旧侍卫亲军抽干,将精华注入新的殿前军,由锐气正盛的赵匡胤石守信等新晋将领统帅。

数年后,后周殿前军成军,拥兵十余万,皆天下精锐,从此征战四方所向披靡,攻无不取战无不克。

本来,柴荣有机会统一中国,但却英年早逝,被赵匡胤“陈桥兵变黄袍加身”篡夺了政权。

北宋初年,赵匡胤用殿前军扫平诸侯,50岁那年,他有计划亲率殿前军北伐契丹,收复幽云十六州,但却忽然暴毙。

他的弟弟宋太宗赵光义率领殿前军北伐,但赵光义是个军事白痴,高粱河一战被契丹人杀的全军覆没,就这样,后周北宋两代人数十年中锻造的开国军队被赵光义毁于一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