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看待庄子的老婆死了,他还那么淡定这件事?

醉心创作

庄子的妻子去世,惠施前去吊唁,看见庄子像簸箕一样坐在地上鼓盆而歌。惠施说:“和妻子生活了那么久,如今人没了,不哭就算了,还要鼓盆而歌,太过分了吧。”

庄子回答说:“不是这样。最初本没有生,甚至本没有形,甚至本没有气。气、形、生是逐渐演化的,有了生然后有死。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就像世间有春夏秋冬一样。如今妻子不过是回归于初始,如同寝于巨室,若我嚎啕大哭,不是太不通命了吗?”

这段故事反映出庄子一个很重要的观点,那就是取消一切观念上的差别,才能到达绝对自由,这种绝对的自由近乎道。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事万物都来自那个巨室——道。若是执着于物与物,物与我之间的分别,就会离道越来越远,只有非物,非我忘物忘我,物我不分,与物俱化,才能“乘天地之正、而御六合之辩、以游无穷者”。

所以庄子不为妻子的死亡而哭泣,是因为他认为不应该哭泣。有气而有形,有形而有生,有生而有死,道就是这么运转的,难道要为道的运转而哭泣吗?那实在是太不知命了。

庄子的这一理论,非常唯心,实则是肯定了人类意识观念的生成,都源于宇宙中唯一的精神实体,而接近这一实体的方式只有一种,就是消除意识产生的种种分别。这种境界恐怕不容易达到。


锻彰趣义

这个故事出自《庄子·至乐》,原文如下:

庄子妻死,惠子吊之,庄子则方箕踞鼓盆而歌。

惠子曰:“与人居,长子老身,死不哭亦足矣,又鼓盆而歌,不亦甚乎!”

庄子曰:“不然。是其始死也,我独何能无概然!察其始而本无生,非徒无生也而本无形,非徒无形也而本无气。杂乎芒芴之间,变而有气,气变而有形,形变而有生,今又变而之死,是相与为春秋冬夏四时行也。人且偃然寝于巨室,而我噭噭然随而哭之,自以为不通乎命,故止也。”


文章很简单,这里我就不翻译了。

其实这篇文章深刻地体现出了中国传统文化《易经》中的“变易”,即宇宙万物皆是在不断变化的。

所以庄子不愧是一个得道真人、觉醒开悟者,他很清醒地看到了这点。

无独有偶的是,同一时代里,远在印度的佛陀释迦牟尼也觉察到了这个点。

释迦牟尼在他还是王子的时候,就是因为看到了人之生老病死之苦,之后又见到修行人之超脱之境界,所以决心出家修行。

在佛经中,释迦牟尼称世间的这种情况为“无常”

佛经中说:“诸行无常,是生灭法”。

《涅槃经》云:“一切众生迹中,象迹为上;是无常想亦复如是,于诸想中最为第一。”

所以,我们懂得无常、观修无常极为关键,它是一切修法的重中之重。

“无常”是这个世界的真理,是谁都不能改变的客观规律。

我们现在还活着的人,百年以后肯定一个不留,不管你是什么身份地位、有钱没钱、什么职业、什么国家种族等等,这就是我们人类的必然规律。

所以,在清晰明白了“无常”的真相后,如果能够彻底对“常”的执着,才能生起出离心,从而成为一个真正的修行人!


大道之光

这件事在《庄子·至乐》篇中提到过,后世概括为“鼓盆而歌”。

庄子的妻子死后,他的朋友惠施来庄子家吊唁。结果发现庄子并没有伤心欲绝,而是坐在地上,拿着一根木棍,一边敲着瓦盆,一边唱歌。


不单单是常人难以理解,庄子这样奇怪的举动,就是他的朋友惠施,也是不得其解的,当时就责问他,这样做是不是太过分了?

庄子的回答,才是这个故事的重点,原文如下:

察其始而本无生,非徒无生也而本无形,非徒无形也而本无气。杂乎芒笏之间,变而有气,气变而有形,形变而有生,今又变而为死,是相与为春秋冬夏四时行也。

在庄子看来,他媳妇儿本来是没有生命,没有形体,没有气息的。只是在恍惚之间,才有了气既,进而为形,又变化为生命。现在又变而为无。

就像春夏秋冬,四季轮换一样,是一个自然变化的过程。她现在又回归大自然,静存于茫茫天地之间,我自然就没必要哭了嘛。

这种在很多人看来,完全是神经病一样的解释,从科学角度自然是无法解释的。这反映出了庄子对待生死的态度。人的生死离别,就和自然而然的轮换一样,是一种很正常的现象。虽无法解释明白,至少这里反映出了庄子对待生死的从容和通达。

究其原因,庄子认为万物皆有气构成,气聚合而为生,气散而为死。这和《周易》中的阴阳之道,皆有清浊二气构成有一脉相承的关系。即清浊二气分为阴阳,阴阳交融即为道!

换句话说,人死了只是气散了。又回归了它的本源大自然,只是从一种存在方式变换成了另一种存在方式而已。如果因此而悲伤,反而显得不够通达聪明。

所以在庄子的生死观中,生和死都只是人存在的两种方式,从生到死,不是生命的终结,而是存在方式的转换。


也就是说,并不是没有悲伤的感觉,只是庄子对生死离别的理解,和芸芸众生不一样罢了。

关于庄子的更多理解和认识,可以参考中华书局出版的《庄子集释》和《庄子补正》。

不同的看法和理解,欢迎留言交流,欢迎关注坡后梨花开。谢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