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的根源在哪?

在花丛中打野

现在进入主题了。发病机制:

生物胺方面因素:肾上腺素和五羟色胺是和情感障碍息息相关的。有单氨学说:某些抑郁症的发生和儿茶酚胺,尤其肾上腺素在重要脑区的绝对或相对缺乏有关;NE功能低下出现抑郁,NE功能亢进出现躁狂。相应还有其他神经递质问题,暂略。

神经内分泌因素:有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素轴及下丘脑-垂体-甲状腺素轴出现神经内分泌问题。


遗传因素:包括家系调查、双生子调查、寄养子调查可以验证抑郁症和遗传相关。可以稍微解释一下,双生子就是一对双胞胎,一个有抑郁症另一个也有抑郁症的比例高于一般人;寄生子是有抑郁症父母的小孩给别人带,一样会的抑郁这样一个概念,目的就是证明抑郁或者情感障碍不是因为社会因素。基因研究,目前已经可以查到关联性的一些易感基因及染色体异常。也查到多组和抑郁相关的基因。

最后要说的才是社会心理因素,最后说不是不重要,和生物学因素一样重要。可以说抑郁症就是内在因素和社会心理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比如,抑郁症病人一般都有社会应激事件。因此有个假说叫“点燃”假说,生活应激,社会心理因素点燃躯体内因而出现抑郁症的发作。


(参考文献:《精神病学》第五版,沈渔邨主编。)


一盏茶的恬静

为什么医生永远治不好你的抑郁症?

“我很绝望” 原图出自Gillian Wearing OBE

抑郁和焦虑似乎盛行于当下,尤其在失业人群中普遍存在。那为什么最近会突然出现这么多有关心理健康的讨论呢?

我认为最重要的一个原因是这个社会人们精神压力的普遍增加,尤其是就业、失业的压力。因此,在全世界我们都能看到抑郁症、焦虑症和自杀现象的大幅增长。有大量的年轻人,尤其是年轻女性,她们的焦虑和抑郁程度都很高,这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与她们彼此在社交媒体上的攀比行为有关。

那些贫穷、低收入人群的焦虑和和抑郁水平也在增加。这其中一些来自负债的压力,有些也与工作的不牢靠、不稳定有关。我们可以看到这类现象相当普遍。而我在书中告诉大家,无论是过大的工作强度、债务或是福利缩减,这一系列现象的症结,都来自在新自由主义社会中的生存压力。

那你为什么现在写这本书?

我写这本书,主要是想去挑战一个医学模型,这个模型说,精神上的痛苦,无论是抑郁、焦虑、精神分裂还是其他任何标签,都和人们生活中发生的事情无关,和社会上发生了什么无关。这样的模型使得精神痛苦变得“个人化”了。所以本书以质疑这个模型为出发点,并提出,当前人们日益严重的精神苦闷,与资本主义给人们带来的压力有很大关系。

为什么上述医学模型会变成主流?它已经保持支配地位多久了?

它在医学领域已经流行了150多年了。首先是意识形态上的原因:它在个体范围内讨论将精神痛苦,因此很省事儿。它简单地将精神痛苦归结于大脑和道德上的缺陷。难怪这会让人觉得耻辱,因为正经历精神痛苦的人们会觉得自己被贴上了”失败者”的标签。其次,尽管许多研究表明抗抑郁类药物并没有什么作用,但我们习惯去认为疾病都能通过吃药等手段治愈。怪不得制药公司是全球第二大盈利产业。

那么在资本主义社会之前,在这个医学模型出现之前,人们怎么看待精神痛苦呢?

之前人们普遍用宗教来解释精神痛苦:它要么是上帝的惩罚,要么就是魔鬼附身。但除了这个宗教模型,还同时存在唯物主义的解释,即从人体构造层面去理解精神痛苦。比如说,有一种观点认为其与体液失调有关。这种观点直到十九世纪都影响甚大,我在书中提到的电影< The Madness of King George >就很确切地表现了这种观点。

但同时,我也在书中强调,当社会正在经历大规模的社会变革,比如从封建社会过渡到资本主义社会,或是法国大革命的时候,一些更前卫进步的观点就会涌现出来,这些观点会将人们的精神压力与人们的生活状况联系起来。

那么,马克思主义的方法是如何解释这种如此复杂的议题呢?

马克思主义的方法包含三个层面。第一,唯物主义的解释:我们现代社会不以满足人类基本的物质或精神需求为基础,而是被积累利润的欲望所驱动。也就是说,当代社会抑制、扭曲或者异化了人类的情感诉求、性需求或是其他需求。这才是理解心理健康的第一步。

第二个层面,基于历史的解释。既要弄清楚为什么某些有关心理健康的观点在特定时期盛行,同时也要将个人生活放置于历史背景下去细致考察。因此,有人认为我们与每个人见面时不应该问“你最近怎么样?”(How are you?),而是“最近发生了什么事?”(What happened to you?)也就是说,是人的经历,特别(但不完全)是早年的经历,塑造了他的三观。

当不联合在一起进行反抗时,人们更倾向于把一些痛苦和压力压在心底。有大量证据表明,集体性地反抗抵制社会不公有益于人们的心理健康。

书中有一句很经典的话:“从集体抗争走向集体忧虑。”(“from picket lines to worry lines”.)这句话很值得玩味,它在许多方面总结了我们刚才谈论的内容。我们为提高心理健康能做的最重要的事就是集体反抗。这也与我在书中谈到的异化问题有关,因为很多精神上的苦恼都是我们感觉自己对于现实无能为力。当人们开始感觉到集体的力量,就会有益于他们的心理健康。

在你的书中,你驳斥了一些主流医学模型,同时你也在观察它们的发展过程。弗洛伊德是精神分析界的知名人物,你既谈到了他方法的创新和长处,但也批判了他。

弗洛伊德他自己不是一个革命者,但他的思想有非常激进的因素。他认为社会压抑和扭曲的不仅是人们的性欲,还有其他基本需要。而这些方面的扭曲造成了他所谓的“神经症”。传统的精神分析法在很大程度上是非常保守的,但我在书中也辩证地提到,弗洛伊德的思想里一直都有激进马克思主义的倾向。

当时确实是有一些著名的马克思主义者融合了弗洛伊德的思想,对么?

是的,特别是在革命时期,比如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初的俄罗斯,那时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几乎得到官方的认可。是苏联政府下的出版社出版了弗洛伊德的书,他的理论被托洛茨基,拉狄克(Karl Radek,苏联政治活动家,共产主义宣传家——译者注),维果茨基等人批判地继承。

利维·维果茨基,苏联心理学家

在德国的同一时期,许多参与精神分析的人,其中包括很多女性精神分析学家,也被弗洛伊德的想法所吸引,并认为他的理论具有潜在的激进性。但好景不长,精神分析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和四十年代被引进美国,它随之几乎成为了官方的意识形态,随之彻底丧失了其激进传统。

你谈到的另一个伟大时期是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这又是一次大规模骚乱和政治斗争的时期。当时有个人叫R D Laing。那么Laing的贡献是什么?

我认为Laing是一个非常有趣却又很矛盾的人物。他最初的贡献是挑战当时一些比现在野蛮的精神疗法,比如额叶切断术(lobotomy,切割人的大脑)、及广泛使用的电痉挛疗法等等。

苏格兰心理医生R D Laing

我觉得Laing是受压迫者的捍卫者,他认为我们需要倾听那些被贴上了精神分裂症等标签的人。他们的行为和感受不仅只是一些简单的化学反应,而且还与他们的生活经历息息相关。但是,Laing似乎认为家庭和父母是造成精神分裂症的元凶,因此他受到了很多批判。我认为这有点不公平,其实他在这一点上也模棱两可。他在这个时期将精力投入新左派,并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末在伦敦举办了一次大型会议。遗憾的是,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他开始酗酒,对这方面研究的贡献也越来越少了。

但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Laing认为精神困扰是有意义的,我们需要通过倾听这些人从而去探寻这些意义,这种观点非常重要。在实证研究中有大量的证据表明,人们的生活经历,包括他们的受虐经历,和精神痛苦之间有着很强的联系。

在书的末尾,你谈到了最近几年开始出现的新运动,特别是涉及精神医疗服务使用者和像你一样参与激进社会工作的实践者和学者。这些运动在多大程度上受到过去运动的影响?这些运动中有创新之处吗?

这是这些运动的新特点。另外,有趣的是他们也正在重温自己的历史。现在精神疾病研究的一个积极方面是,人们正在回顾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或更早时候的斗争历史,并也在回顾像Laing这类人的一些观点,探究如何才能为今日所用。

我认为,身份政治的形式是否会是推进运动前进的最佳方法,这需要更多的讨论。在我看来,如今精神痛苦的普遍性意味着人们可能不太在意是否被贴上“精神疾病”的标签了,因此很有可能会建立一些涉及面更广的运动。在过去的一年里,全国上下都有大量反对关停社区精神医疗服务的运动,在运动中,医疗服务使用者、工会成员、心理学家和不同领域的社会活动家联系紧密。

全球精神疾病现状

最后,为什么马克思的异化理论能够指出一种更彻底的解决心理压力的方法?

我在书中想说的重点是,精神痛苦的根源不在于某一个具体的政策或意识形态, 而是根植于整个社会,即资本主义的社会,它剥夺了我们对生活的任何掌控权,它否定了我们最基本的需要是要去创造性地改造世界。

因此,无论是工作强度的增加,还是学校孩子们面临的日益激烈的竞争,或是老年人在日益物原子化的社会中的孤独……所有这些归根到底都是同一个问题我们的社会以资本积累为导向,它不会主动地去满足人们的社交和情感需求。

因此,能够真正解决心理健康危机的唯一方法,就是创造一个新社会,它不为了积累利润,而是去满足人类的需求。

翻译:Targaryen

美编:黄山


土逗公社

我是一名重度抑郁症康复者,现在专门帮助大家摆脱抑郁症和心理问题。如果说抑郁症的原因,那真是千人千种。我会给你一个绝对的终极答案!

说起根源,比如来自贪财好色、贪爱好吃、贪名好利。怨恨指责、痛悔过去、恐惧未来...但这都是根源之一,我来告诉你所有这些根源的最根源是什么?



实际上这些根源都来自于一个源头,那就是无知。

比如导致抑郁症最多的欲望。

欲望的产生是因为人的内心需要快乐、喜悦、满足感。因为无知,人向外去求,殊不知外物能给内心带来的满足感是非常短暂和虚无的。

当真的明白了这一点,从内心中去寻找那个能生发出无限喜悦和幸福感的源泉。找到以后,才会明白,原来全世界最大的宝藏就在自己心中。






希望所有抑郁症、强迫症、焦虑症、躁狂症及一切心理精神问题困扰的朋友都能早日摆脱痛苦,获得健康、快乐、幸福!


心理疗愈师李嘉琪

抑郁症的根源至今我们还没有找到!其他人说的都只是抑郁症病人的性格和思维的某些导致的因素,但是称不上是根源。如果一定要说根源,一定是和遗传和先天有很大的关系,其次是后天和家庭教育,人的思维模式也是先天和教育两着结合而成的。

虽然我们找不到根源,但是我们可以通过转变思维的模式,来让自己制造出内在平衡。

经过这几年的心理学学习和与大量的抑郁症、焦虑症患者的深度交流,我有了个惊人的发现,越聪明的人,越容易得重度抑郁症、重度焦虑症等精神疾病,并且难被治愈和自愈!

影响因素是4种思维,分别是:

内向直觉,外向思考,内向思考,内向感觉。罪魁祸首是T和J!即思考和判断!

具体的介绍参考我的写的文章,点开头像就可以看到了。

为什么心理医生不喜欢用这些方法?


心理社工师周云骞

抑郁症的根源在大脑,是大脑尤其是大脑前额叶的功能、器质性病变所导致的一系列生理、心理症候群。


抑郁症的主要生理、心理不适,其实是由一种正常的生理过程——抑郁状态所引发。抑郁状态,是所有脊椎动物都具有的自我保护机制,它能够保护动物的身体,尤其是神经系统,不因为过度损耗而陷入崩溃。所以,当我们生病、疲劳时,身体会在大脑(主要是基底核等原始脑区)的指令下,自动进入抑郁状态。而一旦进入抑郁状态,我们主观上就会感觉到兴趣缺乏、食欲下降、感觉敏感等等感受。这些感受,其实是在告诉我们身体需要休息了。通过一段时间的休整,我们的身体很快就会从抑郁状态中走出来!

可是,当我们身处巨大的社会压力之下,或者本身具有过度自控等性格基础时,我们会把抑郁状态出于自身保护,所引发的一系列表现,解释为自我的失控,是自己不够努力、不够上进等等。从而,引发个体的自我攻击,从而使身体的抑郁状态愈发严重。而抑郁状态加重,又会引起个体进一步的自我攻击……从而形成恶性循环,这种恶性循环,才是真正的抑郁症。

如上文所说,抑郁状态本身就是对身体的一种保护,说明身体状态已经处于比较差的状态了。而抑郁症患者自我攻击就是为了从这种自我保护中,解脱出来。所以,这个过程中个体身体心理、生理机能,都会处于濒于崩溃的状态。


姜丁粽子

在党中央的号召下,全国(包括学校、党校)正在普及中国优秀传统智慧文化。

具体到身体,痰湿是抑郁症的根本病理原因。痰湿是黏稠状的液体,它在体内阻碍组织膜(中医称为广泛性的三焦)的通透性,使神经不能顺利吸取氧气和营养,造成神经内急,人就有说不出的痛苦。别人看不见,仪器查不出,别人难理解,药物控制或误治,心理开导也多不能长期如意……

肯定的说,只要患者配合,抑郁症、还有其他精神障碍患者,几乎百分之百能治愈。三个星期后,几无痛苦。加关注看我以前解答,也可私信单独解答。

以上供您参考🙏


菏民间中研会王苏委

根源呀,我不知道根源在哪里,太多了,得抑郁症也不知道多久了,反正半年前确诊的,吃药已经好久了,但是我感觉吃药还不如划自己两刀舒服,反正也没人在乎,以我为例子来讲根源就是缺爱,缺情,自己想要的始终得不到,久而久之处在这个圈子里走不出来,说到这里是不是觉得我很健谈,不像抑郁症的样子,那是你们对抑郁症一无所知,没朋友,没人聊天,我想说的,想倾诉的也就只存在这干巴巴的字体中,倒计时三天,三天后离开,重新开始,我希望我可以好好的,,,,


sorry惊醒了你

最重要的是心态,面对一切的压力。包括来自生活的,感情的,工作的,事业的等等。

当我们内心不够强大,抵御不了这些外界的侵袭。

现在的生活富裕了,但是人们的抗压力却脆弱了。多数人对自己没有正确的规划和认知。从而导致自己步入了犄角之路,难以回头。(对待事物,除了勇往直前,有时也需要难得糊涂)

现在的人破压能力也是很有限的。我们往往只能看到自己的惰性。明明知道这是一件对自己非常好的事情,但是却坚持不下来。导致一而再再而三的反反复复纠缠之中。殊不知,人真正需要依靠的是自己。只有自己站起来,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与抱负。倒下了,一切都是空谈。

坚持锻炼,所有的事物实现都要有一个好的身体才能实现的。正如人们常说的,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没有好的身体就等于什么也没有,就是一个零!所以我们要有一个好的规划。合理的饮食,适度的锻炼,愉悦的心情,又何愁没有健康的身体。

再就是人们把自私的本性裸露于世,缺少大爱。就连自己的父母亲人伴侣都谈不上爱,更何况是陌路之人。助人为乐!帮助别人不求回报,你就会找到快乐。快乐是杀死疾病的最有利的武器。只是人们往往不去把握!


北鸣俊

如果一个人经常受到不良情绪的困扰,并且老对生活和工作提不起兴趣,不妨建议你看一看金刚经,里边有一句话非常重要,叫,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如果你理解了,应该对防止抑郁症和对有抑郁症状的人的恢复有所帮助。


caoxiaopeng

抑郁症的根源在哪?

抑郁症最根本的问题是消极极端的自我否定和评价。看不到自身的优点,觉得别人都比自己强,认为自己不能解决处理可能发生的任何事情。所以调整抑郁症的关键是帮助患者本人改变自我评价,让他看到自身的优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