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普通人家的孩子通過考試進入央企國企工作的嗎?

武堡主

首先要說的是:央企和國企是不同的兩個概念,央企特指中央直屬企業,不管是歸屬於國務院國資委直屬企業,還是各部委直屬企業,都屬於央企的範圍和概念,如中國鐵路總公司、中石油、中石化等,央企肯定是國企,但是國企不一定是央企;按照國有資產管理權限劃分,國有企業分為中央企業(由中央政府監督管理的國有企業)和地方企業(由地方政府監督管理的國有企業)。國企除了央企之外,根據管理的權限不同,還包括省國企、市級國有企業甚至縣級國有企業。

其次,你想說的應該是:普通人家的孩子有沒有可能通過考試進入央企?

我的回答是:沒有問題。因為央企是一個由龐大的群體組成的員工隊伍,一個普通人家的孩子不僅可以通過考試進入央企,而且還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進入中層和高層。

廣義的中央企業包括三類:

一是由國務院國資委管理的企業,從經濟作用上分為提供公共產品的,如軍工、電信;提供自然壟斷產品的,如石油;提供競爭性產品的,如一般工業、建築、貿易。

二是由銀監會、保監會、證監會管理的企業,屬於金融行業, 如國有五大銀行(中國工商銀行、中國農業銀行、中國銀行、中國建設銀行、交通銀行)及中國進出口銀行、中國農業發展銀行、國家開發銀行。

三是由國務院其他部門或群眾團體管理的企業,屬於菸草、黃金、鐵路客貨運、港口、機場、廣播、電視、文化、出版等行業。

我的一些碩士同學,很多都是普普通通家庭的孩子,畢業後有的進入了國家部委機關如國家發展與改革委員會、國家審計部、農業部、中國銀行業監督委員會、中國證監會、中國保監會等部委,有的進入了央企,如國家電網、中國郵政總公司、大唐電力等央企,更多的則進入了銀行如工商銀行、農業銀行、中國銀行、交通銀行等金融機構,而且發展得還都不錯。

其三,你想說的是:現實中看到有一些有關係的人進入了央企,所以懷疑普普通通人家的孩子沒有關係是進不去的。

你說的這種現象肯定是存在的,但是這畢竟是少數,據數據顯示,2013年,全國獨立核算的國有法人企業15.5萬戶,其中,中央企業5.2萬戶,地方國有企業10.4萬戶。到2013年年末,全國國企職工人數3698.4萬人,其中,中央企業1762.9萬人,地方國企1935.5萬人。所以中央企業的1762.9萬人肯定大多數人是普普通通家庭的孩子。不僅如此,普普通通家庭的孩子還可以通過各種社會招聘成為央企的中高層。

從2003年開始,國務院國資委每年都組織了面向社會公開招聘中央企業高級管理者的工作。至2009年底,中組部、國資委已先後7次組織中央企業面向海內外公開招聘,從近萬名應聘者中錄用了113人。

當然,畢竟中央企業人才濟濟,要進去不容易,要在裡面生存和發展更需要自己更大的努力,中央企業的員工也不是鐵飯碗,也不會一勞永逸,也有優勝劣汰,要取得好的發展也有真正的能力才行。


文化評論

普通人家的孩子通過考試進入央企國企工作的情況存在的,現在很多國企比如鐵塔、菸草、石油、中建、鐵路、移動電信等等雖然存在內部操作,(比如子弟),但是這類考試的篩選是存在比例的,沒有關係的社會考生也會考入系統,我有很多的朋友通過自己考試,沒有託關係,進入了石油,菸草,中建等等。

並且很多央企,比如中建,通過招聘會的形式篩選人才,會當場考試,面試有一二面,我認識的一個朋友是面試官看了簡歷後覺得優秀直接當場錄取,進入後也是正式編制,可見對筆試成績也不是特別重視,你的簡歷如果特別優秀也是存在被提前錄取的可能的。

同時說個題外話,進入國企或者央企還要注意企業的前途,是不是在走下坡路,比如石油、菸草等等,一個是因為國家支持新能源對傳統能源的替代和國家大力控煙、禁菸的原因,所以選擇工作要擦亮眼睛,畢竟考入也不是容易事情。而且國企央企並不一定就比私企就好,國企央企對比公務員的穩定性差一點,對比私企又穩定性強,但是一些國企央企並不是靠能力說話,就算你沒關係考進去後,想升職還是要依託部分關係,待遇福利也並不比私企好多少,我們選擇職業重在本職業是否有個好的前途發展,而不是被國企央企的響亮的名號矇蔽了雙眼。


尼克六六

普通人家的孩子通過考式進入央企、國企工作再正常不過,不考試能進央企、國企的話才叫本事。本科生、碩士生、博士生算是一群有本事的學子,只要專業對口,不用考試就能進央企、國企,這些人即有農村出來的學子,也有城鎮居民培養出來的專業人才,他們算是普通人家的孩子吧?專科生,技校生,只要專業對口同樣能進上述企業,有的通過考試,有的機緣巧合全班一窩端被企業招走。這些同樣是普通人家的孩子。

客觀的說,現如今,國企也好,央企也罷,吸引學子的光環所剩不多,有的人想進進不去,有的人壓根就不想進。


山林裡的記憶

我就是普通人家的孩子,現在在國家電網工作。我是2014年畢業,學的電氣工程專業,其實我進單位,也是誤打誤撞,怎麼說呢,以前我們那裡叫供電局,也有叫電業局的。高一的時候正好跟同學在路上逛街,然後就路過供電局收費大廳,我那同事就說,以後要是能進這單位就好了,我當時也沒想那麼多,因為也不瞭解怎麼找工作,也沒到找工作的時候,也就沒當回事。

可能是有種上天安排的感覺(可能是迷信,你們不要信),高中畢業考大學就選擇了電氣專業,其實選專業親戚朋友也幫了不少忙,當時家裡想讓我讀軟件工程或者機械製造與自動化首先,我倆親戚有讀的,然後我就不想讀了,我不太願意跟別人學的一樣,那時候可以說是不知道天高地厚。其次,本身我對機械製造不敏感,感覺學不了那種高科技,也就沒去學。我自己考慮了一會就說學電氣吧,雖然不知道能幹啥,起碼現在每個工廠都得用,總不至於沒工作吧。所以就選擇了電氣工程專業。

現在政策好了,不再是以前傳說中的那個樣子,只要是好好學習,就可以進去央企國企。

歡迎大家一起交流!!!


陽德億

題主問的是進央企國企的總部工作嗎?如果不是,那麼,進入這些單位的下屬單位應該不難的。

很多大型的央企都有很多的下屬單位,尤其是一些能源型的集團單位,很多下屬企業都位於比較偏僻的地方,或者雖然地方還可以,但是工作的專業性比較強,工作又比較辛苦,基本都是普通人家的孩子在承擔著這樣的工作。

為什麼說的那麼確定,因為我本人就曾經在一家央企的下屬單位工作過多年。說實話,我們單位的行政部門確實有很多的所謂“關係戶",但是在生產一線,基本都是從專業院校招聘過來的。而且,這些崗位的收入,也遠沒有傳說的那麼高。

所以說,普通人家的孩子進入央企或國企工作完全有可能。


秋天的筆記

我來說說我的親歷,那年我高中畢業,具體年份♞♞♞,廣州鐵路某大國企公開招聘,約三千報名,實招8O,其中8名為技術性最強的電務部,報名者大部份為內部職工子弟,外單位的能聽到消息報上名的都是牛人!能考上的是牛人中的牛人!錄取分數是這樣定的,鐵路子弟在考分上另加20分,擇優錄取,結果很多考生莫名其妙的變成了鐵路子弟,錄取分配工種時則更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8名電務部,非鐵社長兒子一名,段長兒子一名,非鐵科長兒子一名,非鐵局長兒子一名,內批照顧名額一名,正常考取三名鐵路子弟!


徐波204604983

建築類央企,更喜歡招平民子弟,甚至家庭條件越差越好,為啥?穩定!能吃苦耐勞,為了掙錢,不會輕易就跑!比如中鐵、中鐵建、中建、中交等建築類央企。雖然工作流動性大,比較辛苦,但只要幾年能堅持下來,耐心學習、安心工作,也容易不斷升職。因為搞的是實實在在的工程,靠吹牛拍馬屁幹不成事啊!


隨遇而安1866327

請問央企國企真的是你追求的奮鬥目標嗎?如果是,在普通人家的孩子只要你優秀一定可以的。鐵路是國企每年優秀的大學生通過招聘平臺進入,社會進步到今天,公平公證公開就在我們身邊。看的出你是懷疑社會的不公平!請你相信,公平是社會發展的主流,不公平確實存在,但那不去正視,隨著社會的發展進步,越來越多的大學生走入適合自己發展空間的行業,選擇多樣化,全國一萬多家設計院,原是事業單位,現改制民營,股份制,拓展發展空間,喚發著勃勃生機,大學教師聘用制,是金子總會發光的。



一路向上向善


瑞雪155432863

首先說明一點央企國企也是分很多種類的,像一些壟斷型的企業還是相對難進一點的,比如說電網、兩油、中電科之類的企業,這些企業在筆試的時候一般刷人不會太狠,但是到了面試的時候,其實內部操作還是挺多的。當然了,從企業發展的角度上講,不可能也絕對不允許全部讓那些子弟進入崗位,這樣的話部門領導在組織部門的時候可能會左右為難,左邊是誰家親戚,右邊又是哪個同事的公子,一碗水真的不好端平,讓誰吃虧都不好,沒準最後還有可能影響自己的發展,所以說,如果你想考的話,大膽的去考就好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