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胆汤临床用得很广泛,善治无形之痰,是精神疾患的代表方

温胆汤这个方是个常用方,出自《三因方》,《三因方》的温胆汤是根据唐代《千金方》的温胆汤转化过来的。

它的方名温胆,从整个温胆汤组成来看,由于二陈汤加枳实、竹茹以后,偏一点凉,但凉性也不是很重,是偏一点凉。那它怎么叫温胆呢?而有的解释这个温,认为这个温是和胆,“温是和也”,是和的意思,是一种协调平衡的意思。我前面讲“和法”时曾经提到过,“和”这个字在古代是一个协调平衡的意思,是一个哲学名词。

“温”,作为温,人们过去概念,一年四季寒热温凉,认为温是作为人们生活最好、最理想的温度,这种状况,不等于说寒热温凉你找一个中介点,一点温度没有,不是这个,而温是最适合的词,所以最平衡协调理想这个状况,张仲景说,“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温药和之”,“温,和”,这里的温有和的意思,调和的意思。那这个方调和什么呢?通过祛痰,调和胆胃。

温胆汤临床用得很广泛,善治无形之痰,是精神疾患的代表方

从病机来说,主治证候胆郁痰扰证。

温胆汤临床用得很广泛,善治无形之痰,是精神疾患的代表方

从温胆汤证的病机分析来看,它是胆郁痰扰证。它证候分析呢,集中反应在以无形之痰为患,这个为主。

痰有有形之痰和无形之痰两大类。有形之痰,往往是以从肺咳出来,随着肺气上逆咳嗽,咳出的这个排泄物为主;无形之痰是在证候反应上。所以我们这里所提到的胆郁痰扰引起胆怯易惊,心烦不眠,以及呕恶呃逆、头眩心悸、癫痫这些都属于一种无形之痰为主的范围。所以这个温胆汤在临床用得比较广泛,对于痰热引起有形之痰也有作用,但临床上更多的应用于无形之痰。

温胆汤临床用得很广泛,善治无形之痰,是精神疾患的代表方

温胆汤临床用得很广泛,善治无形之痰,是精神疾患的代表方

临床应用辨证要点:心烦不寐,这用来反应一个精神的,精神方面疾患的一个代表。痰热扰心,造成心烦不寐,痰热随着痰气上逆了,这个眩悸、呕恶,也是痰气上逆造成眩晕、心悸、呕吐、恶心。痰气上逆,胃气不和,苔白腻,脉弦滑,这是反应白腻,痰湿较重;弦滑呢,在这里反应的是既有胆胃不和这种痰浊内涌。

根据邓中甲讲方剂学整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