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不是学佛法所要得到的结果

本期导读:每个人能不能认识自己,自己怎么来认识自己?本期推出“心的世界”系列之《大乘百法明门论》第一讲,探讨如何引导我们、培养我们,来认识自己的心,把握自己的起心动念,让我们对内心的状态非常清楚地去认识,了了分明。

这不是学佛法所要得到的结果

佛言祖语:悉能严净,十方佛剎。一一佛土,无量劫行。众生心境,不可思议。——《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三

学诚法师法语:我们学佛法的目的,通过认识自心,来更清楚地认识外境;反过来说,外境不敏感,我们内心都是模糊状态。


文章:这不是学佛法所要得到的结果

佛法,要求真实、真理,就是真实嘛,四种真实。所以我们学佛法的目的,通过认识自心,来更清楚地认识外境;反过来说,外境不敏感,我们内心都是模糊状态。

比如说,我们刚才念经,两边的念的时间,虽然是同时开始,但是结束的时间不一样,这边我们僧众念得比较快,那边俗众念得慢,差15分钟。但是,虽然说这个事情是负责的法师在负责做,大家6点45。但是没有一个人想到说,这个时间会差15分钟,至少大家没有想到啊,或者说没有去想呢?

这个就是问题啦。但是我们可能不会认为,时间差了15分钟,是我们自己的问题。我们出家的法师可能会认为说,居士义工那么慢......那边义工居士可能会认为说,经刚念完了,我们又要来听课......可能互相埋怨,肯定的,这么赶,这么着急。

这不是学佛法所要得到的结果

我们没有去想,为什么变成这样一个原因。如果知道说,这个时间不够用,念得比较慢,我们要给法师建议,要早一点念,或者僧众俗众在一起,就不会了。这是一个非常简单的事情,但是它能够说明很多的问题。很多什么问题?就是在日常生活当中,都是因为大家无心造成的。无心造成的,这个最大的问题,因为无记法。无记法实际上都是一种愚痴。反正你愚痴,我愚痴,大家都愚痴。这是非常可怕的,这个不是我们学佛法所要得到的一个结果了。

因为我们对事物不能很系统、全面地认识,我们不能很深刻地来认识事物,原因就是因为我们没有心力,内心没有力量去缘更多、更广的境界,没有这种力量,力量不足。为什么力量会不足呢?就是我们内心的包袱非常沉重,这是烦恼重、业障重,所以内心就不灵活,内心对外境的辨别力、决断力就缺乏。这些都是非常现实的,大家都是能够感受得到。(2)(未完待续)

——摘自学诚法师2009年5月北京龙泉寺开示《心的世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