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車究竟有多“火爆”?

電動汽車究竟有多“火”?這裡我耍了點小聰明一語雙關。先說說電動汽車市場“火爆”,上有特斯拉這些國外電動汽車廠商,下有眾多國內自主品牌紛紛推出純電車型。熱戀期總是美好的,純電動車好處也不少,首先動力特性就很適合城市駕駛,大家都知道電機低扭比汽油機不知道強多少;多個限牌城市對電動車均有優惠政策,不愁沒指標搖號難;靜謐性好,保養方便也是一大優點;何況一線城市商場停車場都有充電樁,充電點普及也只是時間問題。

電動車究竟有多“火爆”?

兵哥說著說著,都想買臺電動車,走在環保的最前線。但這兩年陸陸續續看到電動汽車自燃事件(多數情況是撞車後發生),不由得有點擔心,電動車會不安全嗎?這就要講講“火”字的另一面。

電動車究竟有多“火爆”?

有人會講,汽油車也會自燃,電影裡面不都常常看到撞車後爆炸的場面嗎?確實,傳統汽車也會有自燃的可能,但爆炸呢?早就有“好事之士”做過實驗,爆炸是要有一個密閉的空間。樹脂油箱因為本身具有可燃性,所以遇到明火就被熔化,打破了它的密閉環境。金屬油箱因為在加油口或者其他位置有易熔部件,這些遇到高溫被熔化後,郵箱內汽油就會外洩,所以也不會發生爆炸。所以說,從汽車油箱本身的設計上,就已經排除了爆炸的可能性。而汽油的燃燒蔓延需要時間,這些寶貴的時間往往足夠車上乘員逃生。汽車保有量如此巨大的今天,工程師對車上易燃部件的安全考量已經非常成熟。可以說,傳統汽車自燃甚至自燃致死的發生概率是非常低。

電動車究竟有多“火爆”?

反觀電動車呢?單單國外知名汽車品牌特斯拉已經發生多起電動車自燃事件。去年特斯拉Model X在兵哥生活的城市就發生了Model X全球首爆的“恐怖事件”。汽車節目The Grand Tour第二季第一集中,主持人Richard Hammond駕駛Rimac Concept One電動超跑在爬山賽中失控撞車,電動超跑隨即自燃起火,火勢持續了5天。要不是主持人Richard Hammond撞車後還慶幸能自救,要不是賽事方救援及時,估計後果不堪設想。

電動車究竟有多“火爆”?

電動車究竟有多“火爆”?

電動車究竟有多“火爆”?

社會對幾次電動車自燃的事故議論紛紛,矛頭直指車上佔據重要地位的電池部分。無獨有偶,特斯拉電動車和Rimac Concept One均使用現代高性能電池的代表——鋰電池。由於電池本身是氧化劑還原劑共存,且鋰金屬的化學特性非常活潑,一旦因碰撞致絕緣層破損造成兩者接觸,即會發生劇烈反應,短時間內放出大量的熱,這就是所謂的電池熱失控。並且電路短路所引起的發熱是非常迅速而且呈現多點同時高熱的情況,所以熱源比汽油洩露燃燒引起的熱源要多,傳播要快。相比較之下,傳統汽車中汽油雖然是易燃物,但只要沒有高溫或者火花,其本身是不會燃燒的。

電動車究竟有多“火爆”?

那駕駛電動車不就是駕駛著移動炸彈?工程師早就有所預備,電池組中的每個電池模塊都被阻燃物隔離,以限制熱能及明火的擴散,因此火勢被控制在車輛前部的有限區間內。但為何仍然意外頻頻,這就要提到現在電動車主流的三種鋰電池:錳酸鋰、三元鋰、磷酸鐵鋰。特斯拉採用三元鋰電池,三元鋰電池的能量密度大,電壓更高,所以同樣重量的電池組電池容量更大,車子跑的距離也就更遠,速度也能更快。但偏偏三元鋰電池活性極高,車禍後電池板變形則很容易自燃。

電動車究竟有多“火爆”?

而國內自主品牌如BYD使用的磷酸鐵鋰電池則要穩定許多,電池板就算是穿刺、短路也不會爆炸燃燒,遭到350℃的高溫也不會起火(三元鋰電池在180-250℃就扛不住了)。所以在安全性能上,磷酸鐵鋰電池略勝一籌,所以事故率明顯更低。

電動車究竟有多“火爆”?

所以電動車是否安全?從現在技術而言,絕對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選擇性能更好的電池,你需要冒著高風險,這顯然不是首選。但選擇磷酸鐵鋰或錳酸鋰電池,則很難滿足更長續航更好動力輸出的需求。兩者是一對零和博弈,如何轉變成非零和博弈,兵哥認為需要在材料和結構上有所改善才能走出困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