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阳“四推进”破解巡察“四难题”

沁阳“四推进”破解巡察“四难题”

巡察全覆盖,拍蝇无死角。党内监督进乡到村,如何破解“推进难”“落实难”“见效难”“监督难”等难题,将巡察制度落到实处?

沁阳市深入推进巡察工作领导体制、思路理念、方式方法和队伍建设等改革创新,“四推进”破解“四难题”,为巡察工作赋予新活力,让党内监督焕发新生机,为市县党委巡察制度的深入推进,探索出一条新路子。

推进领导体制创新破解巡察工作“推进难”

沁阳市推进领导机制创新,建立了市委书记任组长的巡察工作领导机制和市委常委会定期研究巡察工作机制,出台文件,确立市委巡察工作的基本框架和运行制度,做到巡察年度有计划、五年有规划,建立职责对等的责任体系,有序推进巡察工作。

市委常委会先后15次专题研究巡察工作、绘制了全市95家单位的巡察全覆盖时间表和路线图、巡察工作领导小组先后19次听取研究巡察工作……沁阳市形成了领导有力、运转有序、保障高效的制度体系。

推动方式方法创新破解政治巡察“落实难”

在沁阳市巡察办,工作人员梁小波拿出一个政治巡察清单,10个方面35条,细密有致。

“这个清单使政治巡察可量化、可检查、可操作。”梁小波介绍说,与此同时,采取“机动式”“点穴式”巡察,加大整治群众身边腐败问题力度,发挥巡察监督“移动探头”和“游动哨”的作用。

一个清单、两种方式,这是沁阳市破解政治巡察“落实难”的“法宝”,另外还有“三个区分”“四个不一样”,用科学的方法支撑巡察高效开展。

“三个区分”即区分违纪与违法、纪律标准与业务标准、重点与一般。坚持纪挺法前,把被巡察单位全面从严治党、党组织履行“两个责任”不到位的突出问题找出来,解决基层存在的“微腐败”。

“四个不一样”即主动说明与被动发现不一样、主动认领与被动接受不一样、立行立改与推诿扯皮不一样、组织调整与立案查处不一样。引导党员干部主动说明问题、认领问题、整改问题,为愿意重建忠诚的党员干部搭梯子、给出路、给机会。

推进督查督办创新破解成果运用“见效难”

已办结问题线索和信访事项323件,给予党政纪处分35人,组织处理41人,移交司法机关1人……

沁阳市通过建立三项机制,破解成果运用“见效难”,取得一定成效。

沁阳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市监察委主任、市委巡察工作领导小组常务副组长蒋艳慧介绍,对反馈问题实施“一动员两反馈三督查机制”、对移交线索实施“线索办理定期通报机制”、对意见建议实施“市级领导牵头抓落实、市委督查室抓督导机制”。

“召开整改动员会、向被巡察单位反馈和向其分管市领导反馈以及报告审查、专题督查、回访复查;每轮巡察发现的问题和线索,分类移交,定期‘对账’,一月一通报、一季一汇总;由市委督查室分解立项,明确由市级领导牵头落实,督查督办结果报市委书记。”蒋艳慧解释道。

推进内部管理创新破解队伍自身“监督难”

谁来监督巡察干部,严防“灯下黑”?

为了破解这一难题,沁阳市出台了《沁阳市巡察工作人员廉政回访制度》,探索实施“进驻前承诺、进驻中公开、进驻后回访”的内部监督法,推进内部管理创新,破解队伍自身“监督难”。

每轮巡察开展前,组织全体巡察干部集中培训、做足功课,签订巡察工作人员“六不三严守”承诺书,进驻动员会上,专门强调工作纪律,巡察期间,公开对巡察工作人员的监督举报联系方式;每轮巡察结束后,通过函询和实地走访的形式了解巡察工作人员遵守巡察工作纪律等情况,发现违反的,严格依法依纪处理。

“我们从严从实强化主体责任,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向基层延伸,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为沁阳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强保障。”沁阳市委有关负责同志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