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的蜕变都需要一个火候,火候未到难开悟

著名生命学家,东方生命研究院创立人潘麟先生撰写的《家门没上锁》,于2000年由北京燕山出版社首次出版发行后,便很快登上人文类畅销书榜首,先后被国内各大图书馆收藏。2015年,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再版发行此书。

《家门没上锁》是潘麟先生的第一部生命学著作。该书是先生对人生的洞见和对生命的体悟,含有关于生命智慧的问答。

博学之士

我是一所重点大学的博士生,知识上可谓渊博。可每当我在忙忙碌碌地收集材料并苦心冥想地做文章的同时,我总想呐喊一声:我想走出知识的海洋!因为与知识相伴,我感到的是饥渴,饥渴以后是满足,然后又是更大的饥渴……身心的自在于我遥遥无期。我想放弃知识的追寻,可是我又如何立身于世?

每个人的蜕变都需要一个火候,火候未到难开悟

有一个朋友和我聊天的时候对我说:不要以为我掌握了很多知识就成为一名了不起的人了,我明白我自己,我除了学会了维护自己那虚假的自尊以外,我所能剩下的就是一套能辩倒一切人的能力,除了这些,我什么也没有,一种空虚感时时向我袭来。

饥渴是什么?它就是每个人都能感受到的内在的空虚。但我们有一个错觉说:只要我再多吸收一些知识,我可能就不空虚了。可事实呢?正如你自己所说的然后又是更大的空虚……

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激烈变化的时代,虽说我们拥有几千年的知识积淀,并且与各国文化有着广泛的交流,但是,当我们这些庞大的知识体系面对日益巨增且艰涩的问题时,它依然显得那样贫乏而无奈。在专业知识贫乏的历史阶段,社会中的诸多矛盾也是泛泛的、宏观的,但是随着知识专业化程度的不断加大,社会问题的深度和广度也在超速加大,可见,知识的精确度与矛盾的广度和力度是同向发展的,是成正比例的。社会要求你成为一个解决问题的人才,社会将解决问题的这一行为称之为“发展”,但往往情况是这样的:当你满怀一腔知识与热血投入问题之堆时,你却发现了知识的力量是那么软弱与苍白,你根本就无法解决一个问题。这是使你空虚的根本原因。

社会的知识是在解决问题中发展的,但人类的发展却永远走不出矛盾之海,而是如同身陷沼泽,愈陷愈深。这是知识在发展过程中的必然结果,可你却将解决一切问题的途径停在了不懈钻研专业知识上,那么,你的空虚与无助肯定是一种必然。

就知识与问题而言,问题永远是新的,知识永远是旧的。以问题来推动知识的发展,这是知识前进的根本动力,这也是知识在发展中失去了主动性、失去了生命之根的必然表现,这种知识的被动性所造成的人类社会各种行为的失控触目皆是,这是社会面临的最大难题,它是整个社会处于混乱无知状态的总根源。一切问题或矛盾的彻底解决,只有当你认识到了智慧的恒常性以后才可能解决。

每个人都有一个错觉说:只要我向外占有了更多的东西,我就会变成富有的;只要我向外占有更多的知识,我就会变得智慧和幸福。其结果只能如你所说“身心的自在于我遥遥无期”。

在人生中证明什么东西是对的什么东西是错的,很容易。当你拥有或成为这个东西以后,你是越来越轻松自在呢,还是越来越沉重和痛苦呢?如果是前者,那么它一定是对的,如果是后者,它一定是错的。我很少看到那些拥有很多东西很多知识的人没有沉重感和痛苦感的,他们外表上看起来可能很神圣很高大,他们的内在真实感受只有他们自己最清楚。

知识是一把刀,它既可以帮助你探寻真理,它也可以束缚你对真理的探寻,其中的关键在于你如何去把握知识。知识可以救你,知识也可以害你。这一点,古人早有发现,“尽信书不如无书”,就是古人对书本对知识最好的评价。

每个人的蜕变都需要一个火候,火候未到难开悟

我想放弃知识的追寻,可我又如何来立身处世?

这证明你对知识还有欲望,你对知识还有严重的依赖情结。这说明知识给你带来的空虚感和沉重感还不够深刻,你对知识本身还缺少足够的反省和体悟。放下需要成熟,如果这个东西在你身上还没有成熟,妄言我已经放弃它了是自欺同时也是欺人的言论。道家有一个词叫做“火候”,这个词里有很多深意!有很多事都是要讲火候的,火候未到就像瓜果未熟一样,强行为之只能适得其反。

自古以来,所有的大智者和开悟者都经历了肉体或心灵的巨大痛苦。我们在生活中在工作中不也经历了很多痛苦吗,为什么我们不是一位真正的智者或开悟者呢?在我看来是因为火候未到所致。没有人可以否定每个人在其生活和人生中都有这样或那样的痛苦经历,但都没有达到足够的深度,强度也没有足够的大,只有到了足够强大的时候,只有到了自己不堪忍受的时候,你自然而然地就会抛弃它,你自然而然地就会脱胎换骨。此时你再也不会问:如果我拋弃了它,我蜕变了以后,我该怎么生活呢?

放弃对知识的追求与强烈地渴求知识都是一种误解知识的极端做法。这种放弃的做法没有必要,也没有任何意义,它是一种推卸责任与义务的逃避行为。只有当我们认识到知识的本质与矛盾产生的根源时,我们才能找到解决内心空虚的唯一办法。因此,我希望你能进入深深的无我中,去很好地沉思一下知识的产生、作用等问题,这样你将一直追溯到人的本性——生命之境,这时你才能放下你一切的愚蠢想法,在处理生活与工作的过程中永立于生命之境!

你的心灵成长还要再继续,你在生活中、在人生中、在心灵中、在知识中的成长还要再继续,你在生活中、在社会中、在人生中、在知识中所经历的痛苦还要再聚积。只有你的痛苦聚积到了一个足够的点上,只有你的成长到了一个很高的高度的时候,你很自然地就会发生质的蜕变!

人们有一个错觉说:知识是通向开悟的入口。这句话说对了一部分,知识的确是通向开悟的入口,但知识不是通向开悟的唯一入口。事实上开悟的入口随时随处都有,并不是你先要达到了一个高度以后才能寻找到那个开悟的入口,开悟的入口存在于包括杀人犯、恶人、酒鬼、知识分子、妓女、圣人在内的所有的人的所有地方和所有时间里,开悟之门随时随地向每个人敞开着!

个人的蜕变需要一个火候,需要一个能引发身心蜕变的点的出现。从开悟中获得蜕变则不需要火候,只要你能进入到开悟之中,蜕变马上发生在你的身心里!

任何一个时代都是开悟的时代,任何一个人生阶段都是开悟的阶段,任何一个生活的境遇都是开悟的机缘。这个世界没有什么末法时代,也没有什么正法正道的时代。不要把自己不能获得开悟的原因推卸给这个时代出了问题。时代没有问题,问题出在我们每个人的内部。

每一个时代都是黄金时代,同时也是黑暗时代,历史永远不会出现纯粹的黄金时代,也不会出现纯粹的黑暗时代!任何一个时代里都有鲜花,同时也有毒草,既有阳光,也有乌云。善与恶的斗争,美与丑的对峙,正义与非正义的较量是每个时代共有的旋律。与其有时间去感叹时代的变迁和对未来的凄迷,不如将这些时间拿来作生命的觉醒之用!

《易经》说:“天”时刻垂相于人间,示真理于众生。

上帝说:我从来没有离开人们半步,我将自己作为每个人存在的根基。我在世间的一个重要使命就是传播生命的天籁之音……

凤凰食百毒之虫,不仅不会死亡,反而羽毛会更加艳丽……

麒麟降世的时候,人间将是大同之国……

昆仑大山的瑶池之水时刻从天而降……

一股浩荡天风时刻吹拂每个人的心田……

洪钟大吕在天地间早已奏响……

宇宙的子宫正在孕育出新的你、新的我、新的他……

一个小生命体此时正在降临人间,他努力地试图说出那无法被说出的,急得他“哇!哇!!”大哭……

每个人的蜕变都需要一个火候,火候未到难开悟

潘麟先生《家门没上锁》(连载三十一)

关联阅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