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武侠中那些“一语成谶”的细节

中国传统文化中向来有比较唯心的“死生有命、富贵在天”论,更有“冥冥中自有定数”的因果循环论,其实在金庸的武侠小说中,也有很多“一语成谶”的例子,那些小细节,仔细读起来,回味无穷,不知道该说是金庸老先生巨笔如椽却又丝丝入扣,还是真的“冥冥中注定”……

最经典的一段,莫过于《神雕》中金轮法王看上了小郭襄的聪明和资质,死活要收她为徒,郭襄……

郭襄啐道:“呸!我学和尚的功夫有甚么用?我又不想做尼姑。”

金庸武侠中那些“一语成谶”的细节

当时郭襄16岁,风陵渡口,一遇杨过,少女钟情,缕缕情丝挂在“大哥哥”身上,加上家学渊源,周围都是郭靖黄蓉黄药师这种当世高手,对金轮法王的轻蔑和无视,那是发自骨子里的。

24年后, “郭女侠走遍天下,找不到杨大侠,在四十岁那年忽然大彻大悟,便出家为尼。”

峨眉门下其实有很多俗家弟子,比如纪晓芙、比如周芷若,可惜她们碰上的是性子暴烈、脾气古怪的灭绝师太,假如是郭襄,纪晓芙与杨逍,周芷若与张无忌,会不会得到她的祝福呢?

《天龙八部》中,阿朱和乔峰互生情愫,这段感情也是天龙中感人至深的一段:

阿朱嫣然一笑,道:“这样罢,我算是给你掳来的奴仆,你高兴时向我笑笑,你不开心时便打我骂我,好不好呢?”乔峰微笑道:“我一拳打下来,只怕登时便将你打死了。”

金庸武侠中那些“一语成谶”的细节

结果乔峰真的把阿朱打死了。

这是金庸小说中最催泪的一段,其实这段情节金老爷子安排的委实有些勉强,刚出场时乔峰不光武功高强,为人更是严谨缜密,虽说接连被人冤枉之下可能会方寸大乱,但刚一听到带头大哥是段正淳就要大动杀机,而阿朱更是刚知道段正淳是自己的生父就要替父赴约。后来的“天龙寺”、“六脉神剑”的说法更是牵强。

但从情节推动来说,让乔峰身上的悲剧命运再加深一点儿,确实让很多人难免为英雄流泪,“塞上牛羊空许约”……

同样是在神雕中,第一次遇到程英的李莫愁,也为这位9岁小姑娘的美貌打动,随口说了句:

“你这等模样,他日长大了,不是让别人伤心,便是自己伤心。”

李莫愁自负美貌,又为情所困,自然是杀机大动,“不如今天打死了你,日后大家少些烦恼。”

还好黄老邪出现,程英并没有死,但李莫愁这句话后来还是应验了,一见杨过误终身,程英是这些人中最值得叹息的一个,为了杨过,她自己伤心了一生。伤心吗?恐怕也不是。更多的还是失落吧。

金庸武侠中那些“一语成谶”的细节

也是16年后,再遇杨过,已然30多岁的程英随口念了一首词:“问花花不语,为谁落?为谁开?算春色三分,半随流水,半入尘埃。”

听者唯有叹息。

有失意,自然也有春风得意。《倚天屠龙记》中,

说不得笑嘻嘻地道:“本教张教主少年英雄,你赵姑娘只怕比我们张教主还小着几岁。赵姑娘花容月貌,不如嫁了我们教主,我和尚看来倒也相配……”

金庸武侠中那些“一语成谶”的细节

张无忌初见赵敏,俏皮跳脱的郡主自然跟周芷若、小昭、殷离乃至杨不悔都有不同,让多情的张大教主心动不已。说不得这一番话虽然是在调侃郡主,但是后来发生了什么?大家都知道了。

除了男女情,还有一段“一语成谶”意味深长,《天龙八部》中:

包不同道:“公子爷做晋文公,咱四兄弟便是狐毛、狐偃、介子推……”忽然想到介子推后来为晋文公放火烧死,此事大大不祥,便即一笑住口。

晋文公重耳是春秋五霸中的第一霸,他跟几个肱骨之臣之间千里流亡、不离不弃的故事千古流传,但介子推后来不愿为官,遁入山林,结果晋文公为了逼他出山,点火烧山,结果介子推被活活烧死。

金庸武侠中那些“一语成谶”的细节

在慕容复认贼作父,急于与段延庆同流合污的时候,“非也非也”的包不同忍不住跳起来:君子复国,取之有道。结果他被慕容复一剑刺死,果然成了介子推……

《射雕英雄传》中,黄蓉看上了洪七公的打狗棒,结果才知道这是帮主身份的象征:

黄蓉伸了伸舌头,道:“亏得你没给我。”洪七公笑问:“怎么?”黄蓉道:“要是天下的小叫化都找着我,要我管他们的事,那可有多糟糕?”洪七公叹道:“你的话一点儿也不错。

黄蓉冰雪聪明,隐隐为金庸群侠中最聪明的人物。还记得当初负气离家出走,扮作天下最可怜的弃儿,这才引出张家口巧遇郭靖,郭靖义赠裘皮小红马,两人定情的故事,但谁承想,多年之后,她自己居然真成了丐帮的帮主,并为丐帮操持到最后,连个女婿耶律齐都搭在了丐帮……

《笑傲江湖》中开篇,林平之打抱不平,被余人彦当众取笑:

那姓余的笑道:“这小子上台去唱花旦,倒真勾引得人,要打架可还不成!”……那人手上拆解,口中仍在不三不四:“小兄弟,我越瞧你越不像男人,准是个大姑娘乔装改扮的。你这脸蛋儿又红又白,给我香个面孔,格老子咱们不用打了,好不好?”

再往后看,五岳剑派嵩山会后,林平之辟邪剑谱大成,去找余沧海报仇时:

他一进草棚,令狐冲便闻到一股浓烈的香气,但见林平之的服色考究之极,显是衣衫上都熏了香,帽子上缀着块翠玉,手上戴了红宝石戒指,每只鞋头上都缝着两枚珍珠,直是家财万贯的豪富公子打扮,哪里像是个武林人物?......只见他从怀中取出一块雪白的绸帕,轻轻抹了抹脸。他相貌俊美,这几下取帕、抹脸、抖衣,直如是戏台上的花旦。

金庸武侠中那些“一语成谶”的细节

当年血气之勇、打抱不平的林平之,自宫之后,性情大变,余人彦的龌龊玩笑,一语成谶。

金庸用笔向来绝不用老,但在林平之身上,太苛刻了一些……

当然也有好玩的,比如公认金庸小说中最大的预言家——南海鳄神岳老三,几句话说的虽然粗俗不堪,但时过境迁,居然都让丫给不幸言中了。真是“世间事、无巧不成书”。

《天龙八部》中:

南海鳄神瞧瞧段誉,又瞧瞧镇南王段正淳,说道:“老的武功倒很强,小的却是一点不会,我就不信你们是爷儿俩。段正淳,咱们马马虎虎,就算他是你的儿子好了。”

果然悬念到最后才解开,刀白凤最后时刻放了大招:原来自己是当年委身于段延庆的观世音,段誉是段延庆的儿子,岳老三功夫虽然在四大恶人中只排第三,这个看人的功夫,绝对天下第一。

因为他可不止预言了一次,在万劫谷,

钟万仇道:“你不干就不干。她是我亲生女儿,我自然是她老子,又有什么‘自称’不‘自称’的?”南海鳄神歪着头向他父女瞧了一会,说道:“你当然是‘自称’。我师娘这么美丽,你却丑得像个妖怪,怎么会是她老子?我师娘定然是旁人生的,不是你生的。假老子,不是真老子!”

金庸武侠中那些“一语成谶”的细节

真的让人是心服口服……南海派可算得上是金庸小说中的奇葩门派了,既有南海神尼这种神龙见首不见尾的世外高人,也有南海鳄神这种语不惊人死不休的预言家……

金庸小说中最让人击节的一语成谶,还是出现在《神雕侠侣》中,蒙古大军围城,大武小武刺杀忽必烈被抓,郭靖杨过联袂前往蒙古军营救人,身为忽必烈之父托雷的安达,郭靖与蒙古四王爷有过一段对话:

郭靖叉手说道:“我南朝地广人多,崇尚气节。俊彦之士,所在多有,自古以来,从不屈膝异族。蒙古纵然一时疆界逞快,日后定被逐回漠北,那时元气大伤,悔之无及,愿王爷三思。”忽必烈笑道:“多谢明教。”……

金庸武侠中那些“一语成谶”的细节

蒙元占据中原不足百年,即被逐回大漠,而在金庸的武侠体系中,居功至伟的恰恰是张无忌任教主的“明教”……

既是巧合,更是天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