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時美軍為何熱衷於使用無柄手榴彈?

柳雙龍

其實這個問題,看一看無柄手榴彈和木柄手榴彈的優缺點就知道了嘛。

其實紅軍時期廣泛製造的是這種麻尾手榴彈,扔的比木柄手榴彈更遠,但是投擲準確性很差,投擲姿勢也受限制,抗戰時期軍工條件有所好轉,多半就轉產投擲距離和準確性俱佳的木柄手榴彈了

木柄手榴彈比起無柄手榴彈多了一個木柄,好處是重心靠前,握持和投擲方便,而且投擲時便於用腕力,故而投擲距離遠,而相對同樣投遠的麻尾手榴彈,投擲更準確,這是木柄手榴彈最大的好處,但是木柄手榴彈問題更多,與威力相當,引信類型相同(比如德國M18/24木柄手榴彈和M39無柄手榴彈都同是拉發引信)的無柄手榴彈相比,木柄手榴彈成本更高,加工更復雜(尤其是彈底拉火的手榴彈要製作空心木柄,所以德國人把M43手榴彈拉火繩挪到了彈頂部),而且木柄手榴彈體積重量大,攜行不便,嚴重影響攜行數量(無柄手榴彈隨便一揣就好幾個,木柄手榴彈插得到處都是也沒幾個),而且木柄手榴彈因為木柄的遮擋,在殺傷半徑內存在殺傷死角。

德國木柄手榴彈,最左邊分解可以看出其結構,最右邊的M43型為了簡化生產使用了頂部拉火

M24和M43拉火繩比較


M39採用了和M43相同的拉火引信

雖然木柄手榴彈存在各種問題,但是一個遠,一個準,對於很多步兵分隊缺乏支援火力的軍隊來說,就足以遮百醜了,但是對於美軍來說,根本不存在步兵分隊缺乏支援火力需要用手榴彈射程來彌補一說,美軍步兵連編有3門60毫米迫擊炮,步兵班攜帶有1-3具槍榴彈發射器,手榴彈對美軍來說只是純粹的單兵近戰武器,不需要扔多遠,所以便於生產攜帶和近戰使用的無柄手榴彈自然成為首選,至於引信的選擇,無柄手榴彈可以選擇包括拉發引信在內的多種引信(日美德無柄手榴彈引信都不相同),美國佬選擇安全性和可靠性均好的翻板擊針引信純粹是財大氣粗工業強而已。

二戰美軍能夠廣泛保障迫擊炮到連,槍榴彈到班,手榴彈只是純粹的單兵近戰武器,沒有什麼擲遠的需求

美軍手榴彈使用翻板擊針引信純粹財大氣粗而已


DDG的老船塢

我是軍林縱橫!這是由美國的軍工水平決定的。事實上,如果當年的中國有那樣的軍工水平,也就不會依靠小作坊生產有柄手榴彈了。當然也有別的因素,設計師的設計風格等,對德軍來說,有柄手榴彈才是王道。

無論何種形式,對於步兵來說,手榴彈正是最愛!既能殺傷有生目標,又能破壞坦克和裝甲車輛。

有柄手榴彈結構比較簡單,主要部件一般為:木柄、彈殼、保護蓋、拉火繩、拉環、拉火管、導火索和雷管、炸藥等。這些零部件大多為鑄造或衝壓件,生產成本和工藝要求比較低,即使小作坊也能夠生產,適合大規模生產。無柄手榴彈相對複雜些,尤其是引信結構,成本也相應提高,只能在專業的兵工廠生產。

德軍酷愛有柄彈

從生產的便捷性看,自然是有柄手榴彈佔優勢。但是,從殺傷效果、投擲距離、使用方便性、安全性等方面看,則是無柄手榴彈佔據優勢。

正因此,二戰期間,美軍就生產裝備了多種型號的手榴彈,但最普遍和實用的的型號是MARK II手榴彈。

姿勢不錯

MarkII為鐵鑄,外部呈鋸齒狀,利於在爆炸後產生更多的彈片。內部以TNT為主填充物,戰爭初期TNT短缺,內部多填充硝化澱粉複合物。MarkII拔除引信後延遲爆炸時間為4至4.8秒,MarkII殺傷半徑為5至10碼,但是破片可以殺傷長達50碼。

MKⅡ改進型是二次大戰期間美軍最普遍裝備的手榴彈,也是世界上繼米爾斯手榴彈之後,早期最有影響的一種手榴彈。

投得不錯

事實上,中國解放後曾經一度生產了大量的有柄手榴彈,連地方民兵都大量裝備。於是國人對有柄手榴彈印象深刻。但現在對中國軍工而言,生產無柄手榴彈更是不在話下,82-2式手榴彈就是用來取代77-1式木柄手榴彈的卵形手榴彈。


軍林縱橫

首先,無柄手榴彈相對於有柄手榴彈,技術上是進步的,有柄手榴彈出現的時間比較早,最為常見的是德國的M24,以及中國仿製以及後來改進的67式。有柄手榴彈好處是方便生產,對於生產設備的要求不高,在中國準備戰爭的時代,甚至有一種7個人就可以揹走設備,便於戰時分散生產,有利於游擊戰。

但是,有柄手榴彈的缺點就非常多了,首先是體積太大,有柄手榴彈多了一個握柄,這部分體積和重量不會產生破片,儘管進攻型手榴彈主要是靠衝擊波和氣浪殺傷,但是現在各國主要使用的攻防兩用手榴彈,破片也是很重要的殺傷途徑,手榴彈設計的時候要儘量的使每一克重量都可以變成破片,不產生破片的死重越少越好。

也是由於有這個握柄,有柄手榴彈的體積要大於無柄手榴彈,一般有柄手榴彈只攜帶4枚,而無柄手榴彈攜帶的數量就多的多了,在對越作戰中,越軍的特工隊甚至有的人身上攜帶20枚手榴彈,身上都掛滿了,而我軍帶不了這麼多,就是因為手榴彈的體積太大了。

至於什麼有柄手榴彈扔的比無柄手榴彈遠,這個是因為有柄手榴彈投出去以後有一個槓桿作用,但是要這個槓桿作用能夠影響投擲距離,整個彈長要達到50釐米以上,這麼長攜帶性就太差了。那種說有柄手榴彈可以投50米以上,的確是,但是要投那麼遠,這個投擲過程有一點像投擲標槍,要進行助跑,沒有這個助跑,有柄無柄手榴彈的投擲距離差不多也就是30米左右。

還有在斜坡上邊,有柄手榴彈不容易滾下來,除了網上這麼說,其他的文字上邊沒有見到有這種說法,我覺得是以訛傳訛,往斜坡上扔一個木棒,和一個圓球,他們的狀態是差不多的。

有柄手榴彈有一個好處是無柄手榴彈無法比擬的,有柄手榴彈比較方便製成集束手榴彈,而無柄手榴彈不太方便,但是現在各國步兵裝備的爆破器材很多,集束手榴彈沒有什麼用武之地了,有很多的其他裝備可以幹這個事情。

美國和英國之間的關係不錯,英國是現代無柄手榴彈的發源地,米爾斯手榴彈。而且無柄手榴彈的優點遠遠大於有柄手榴彈,所以,美軍主要使用無柄手榴彈也就順理成章了。

無柄手榴彈對於生產工廠的技術設備要求要高於有柄手榴彈,但是這個對於美國不是問題。況且有柄手榴彈雖然對生產設備要求低,但是生產並不方便,光在那個握柄上邊掏個洞出來就很費事,德國的手榴彈後來就把引信放在了彈頭上,後邊的握柄就是一根木棍,從而省去那道工序,到後來德軍也大獎使用無柄手榴彈就是最好的例子,有柄手榴彈慢慢就是用完了淘汰。


有痰

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美國在二戰以前使用的就是卵形手雷,是仿製英國的米爾斯手雷而來的。所以就軍隊適應來說肯定是使用自己平時訓練就習慣的裝備要更好。沒有必要再去研究另外一種長柄型的手榴彈。長柄手榴彈在二戰中德軍用的多。


第二個原因就是卵形手雷,體積小,重量輕,便於攜帶,在相同的體積重量下可以多攜帶幾枚。美軍士兵經常把手雷掛在胸前,或者掛於腰上。

第三,在實際使用中,卵形手榴彈在對付拐角時,比木柄手榴彈要更加方便,因為投過去之後,卵形手雷還可以向前滾動一段距離。在對付碉堡口等狹窄目標時,卵形手榴彈比木柄手榴彈便於扔進去。還有就是卵形手雷在扔過去之後,通常繼續滾動,所以也不容易被撿起來在扔回來。


卵形手榴彈在從下向上投容易發生回滾,這點兒不如木柄手雷安全。還有就是卵形手雷的投擲距離不如木柄的遠。

第四就是在生產方面卵形手榴彈因為外殼是採用一次鑄造成型,所以其加工工藝更為簡單,而木柄手榴彈需要單獨生產彈體與木柄,生產工藝複雜一些。

所以倒也不是美軍喜歡使用卵形手榴彈,而是由其軍事工業體系和使用習慣所決定的。這兩種手雷並沒有明顯的優劣之分,都是非常優秀的單兵武器。


和風漫談

二戰時美軍熱衷於無柄手榴彈,主要是尤其武器裝備的配置以及作戰需要決定的,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的原因:

一、無柄手榴彈或者叫手雷,體積小,重量輕,便於攜帶,而且可以大量攜帶,美軍一直都很依靠強大的火力,因此他們希望能夠在有限的空間,儘可能攜更多的手雷;而有柄手榴彈體積太大,重量太重,不便於攜帶。

二、火力配置的需要,二戰時美軍大量配置了迫擊炮,稍遠一點的目標就用迫擊炮清除,只有近距離才用手雷,而且手雷清除近距離的目標更方便;而我軍簡直是把手榴彈當迫擊炮使用,因此選擇了有柄的手榴彈,以此扔更遠的距離,轟炸敵人目標。

三、實際的作戰環境決定的,二戰美軍主要進行的是島嶼登陸作戰,日軍為了抵消美軍強大的火力,他們像老鼠一樣躲在坑道里,這樣的作戰環境就必選要使用小巧的無柄手榴彈,而有柄手榴彈不便於塞進坑道。

總之,二戰時美軍熱衷於使用無柄手榴彈主要由當時的作戰實戰需要決定。


密探零零發

無柄手榴彈投擲出手後,才會發火,安全性更高

手榴彈大致上可以分成兩類,一種是有柄手榴彈,一種是無柄手榴彈,至於說到二戰時期美軍熱衷使用無柄手榴彈,原因其實也很簡單,這就是安全性高。

有柄手榴彈在使用上,先是擰開保護蓋,將一層薄薄的防潮紙捅破,勾出其內的小拉環,拉火投出,這是比較規範的操作流程,還有一種快速投彈方法,就是士兵用其小指勾住拉環,然後投擲手榴彈,利用慣性拉火。由此可見,有柄手榴彈幾乎沒有複雜的保險裝置,不管是先拉弦再投擲,還是手指勾住拉環投擲,手榴彈在手中或者剛出手時就已經處於發火狀態了,近在咫尺的爆炸隨時可能發生,對於手法不老練的投手來說,一緊張反而會引發投擲動作變形,從而導致爆炸產生的後果傷及自身。

但是無柄手榴彈的操作就特別簡單了,它的保險設計非常完善,士兵將無柄手榴彈握在手掌之中,在複雜保險裝置的作用之下,整個手榴彈都處於非常安全的狀態,隨著撒手將其扔出去,手榴彈上的保險才會自動被打開,並相繼完成一套擊發點火直至引爆的動作,因為手榴彈飛出去之後才點火,與投手已經拉開了足夠的安全距離,無論怎樣都不會對投手產生意外傷害。

對於美軍來說,向來把參戰人員的生命安全看得很重,從不刻意強調拿性命硬拼,局勢不利條件下還鼓勵向對手投降,以最大程度確保生命安全,既然無柄手榴彈相比有柄手榴彈來說,有著更高的操作安全性,無論怎麼樣幾乎都不會誘發安全事故問題,所以,美軍對其推崇使用也就不奇怪了。


兵工科技

一般來說,手榴彈分成兩種,一種是進攻型手榴彈,也就是有柄手榴彈,這種手榴彈裝彈量大,但彈壁薄,主要是靠爆炸時候產生的衝擊波殺傷工事內的敵人,另一種就是防禦型手榴彈,也就是無柄手榴彈,這種手榴彈彈壁上,大多刻有凹槽,在爆炸的時候,形成彈片殺傷附近的敵人。

對於美國人而言,進攻的時候各種各樣五花八門武器應有盡有,什麼火箭筒啊,手噴火器呀最牛的還可以直接呼叫空中火力支援,這樣的話,進攻型手榴彈就失去了它存在的意義,反倒是美國軍人與敵人短兵相接的時候,防禦型手榴彈顯得尤為重要。

此外,有柄手榴彈彈,攜帶重量實在太大,你看那個德國人的土豆搗碎器,也就是德國人的木柄手榴彈,別在腰間的手榴彈的木頭都快戳到鞋底了,攜帶起來極其不方便,而且攜帶的數量不能太大,因此中國軍隊在仿製德國人的木柄手榴彈的時候選擇將木柄的長度縮短。

而且木柄手榴彈,它裝彈量偏大,這個時候攜帶的重量也會增加,美國人還希望多帶一點子彈,多帶一點巴祖卡火箭筒,這個時候背一個手榴彈都快重得要死了,還有什麼餘力去唄,其他的武器裝備。

而且無柄的手榴彈,握持起來更加舒適,更加有著力點,這對於美國那一批老爺兵來講,這東西再好不過,而且無柄手榴彈,他的保險性能相比較與油餅的手榴彈而言更加可靠。你比如說日本人的手榴彈這東西得要磕一下才能夠激發才能夠爆炸,美國人的手榴彈,雖然保險裝置比起日本人來講更加簡單一點,但至少安全。

此外,無柄手榴彈的生產工藝更加複雜,但對於財大氣粗的美國人來說,這點錢都是小錢兒不?不礙事兒,只要能減少一點軍隊傷亡,只要能夠提高部隊作戰效率,我花那點錢我也值得。


漩渦鳴人yy

這和他們的戰術思想有關!

首先當時手榴彈主要是木柄和蛋型兩種,木柄手榴彈裝藥多爆炸壓力大但彈片少,是進攻性手榴彈。而蛋型手榴彈裝藥較少但全覆彈片被稱之為防守型手榴彈。這是因為在進攻中一般自身處於無遮蔽狀態,手榴彈儘量選擇彈片少的,爆炸壓力足的,這樣可更好地進攻碉堡坑道戰壕等相對封閉的空間,且防止誤傷自己。同樣道理防守方一般本身在防禦較強的工事裡,自然就用彈片多的,重量輕的蛋型手雷了,這樣可扔的更遠。

二戰美軍其實整體戰鬥意志不強,所以更崇尚個人英雄主義,這就導致了他們喜歡打防守反擊的戰術,喜歡在戰壕中等炮兵空軍掃平敵軍然後他們佔領就好,在這樣的背景下自然就用了防守型手雷。另外美軍當時真的很土豪,他們認為手雷用於防禦就好,遠了或火力不足自然用迫擊炮就好,為此在二戰中美軍配備了世界上最多的迫擊炮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