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漢普頓海戰(二):被帶偏的北洋艦隊

美國南北戰爭中,大量的新式武器首次登場,在戰爭中檢驗著它們的性能,從鐵甲艦到潛水艇,從後膛槍、卡賓槍到加特林,全世界都在緊盯著這些武器的實際效果。1862年3月8日,弗吉尼亞號鐵甲艦在漢普頓錨地出盡了風頭,原打算在第二天徹底打破北方艦隊的封鎖,沒想到卻遇到了北方政府“秘密武器”。

解讀漢普頓海戰(二):被帶偏的北洋艦隊

“莫尼特”號

其實,早在南方同盟開始改造鐵甲艦的時候,北方政府就已經得知了消息,並立刻組織成立了鐵甲艦委員會,研究法國和英國的發明。當時的海軍部長認識到這種新裝甲艦可能會衝破北部對南部的封鎖,甚至會逆流而上威脅華盛頓,於是撥款150萬美元,建造了三艘鐵甲艦“莫尼特”號、“蓋倫娜”號和“新克倫威爾鐵甲軍”號。

相比弗吉尼亞號鐵甲艦的改裝,莫尼特號的涉及更具革命性。由於是特製的艦船,莫尼特號的建造工期只有3個多月,整個艦船的主體部分在水下,從甲板到海面的距離只有50釐米,採用全方位裝甲防護,甲板部分裝甲厚1英寸,而側舷裝甲的厚度有5英寸(12釐米)。船的中央是埃裡克森設計的旋轉炮塔,裡面有兩門11英寸口徑的280mm滑膛炮,威力比弗吉尼亞號艦船上的火炮要高。整個莫尼特號的排水量有987噸,吃水3.66米,航速6節,乘員58人,艦長為約翰•沃登上尉。

以現在的眼光來看,莫尼特號屬於“炮艦”,小船扛大炮,最多也就是做一些近海防禦的工作,但在當時卻發揮出不小的功效。和弗吉尼亞號相比,它動力更足,速度更快(雖然只有1節),舵機更加敏捷,不過它的適航性實在不敢恭維,從紐約出發支援漢普頓,一路上磕磕絆絆,多虧了護航隊和拖船的幫忙,終於在3月8日深夜抵達漢普頓錨地。

解讀漢普頓海戰(二):被帶偏的北洋艦隊

(是不是有點像潛水艇?)

鏖戰漢普頓

3月9日清晨,弗吉尼亞號鐵甲艦艦長布坎南由於在昨日的戰鬥中負傷,於是將指揮權交給了卡特斯比•瓊斯上尉,後者率領弗吉尼亞號來到漢普頓,周圍岸邊擠滿了南軍和北軍的官兵,他們是來看熱鬧的。當看到北軍的明尼蘇達號之後,布坎南下令向它直衝過去,但明尼蘇達號並不應戰,而是閃開艦身,北軍的莫尼特號裝甲戰艦隨即殺出。弗吉尼亞號瞄準莫尼特號率先開炮,而莫尼特號也不甘示弱開炮還擊。

世界海戰史上首次鐵甲艦之間的交鋒由此展開,不過這次鐵甲艦之間的單挑也許並沒有觀眾想象中的那麼激烈。

弗吉尼亞號的火炮數量多、射速快、船員訓練有素,但火炮大多集中在船側,瞄準的過程比較吃力,而且炮彈也以適合攻擊木質艦船的開花彈為主,炮彈難以擊穿莫尼特號的裝甲。

莫尼特號外形低矮,小巧靈活,炮塔可以360度全方位旋轉,沒有射擊死角,不過船員和炮手都是倉促上陣,嚴重訓練不足,再加上280毫米的大管子,填裝速度非常慢,而且命中率比弗吉尼亞號低了不少。

解讀漢普頓海戰(二):被帶偏的北洋艦隊

於是,在觀眾的眼中,這兩艘船的單挑非常有戲劇性。它們的射速都很慢,間歇時間很長,即使互相對射,也無法將對方擊穿或是造成有效的傷害。整個戰鬥大都是圍繞在明尼蘇達號不遠的地方機動作戰,而且莫尼特號還經常圍著弗吉尼亞號打轉。兩小時以後,莫尼特號上的炮彈全都打光了,就回到淺海處去補充炮彈。然後又回來繼續跟“弗吉尼亞”號在海面上糾纏。

噸位更大的弗吉尼亞號,試圖故技重施撞沉莫尼特號,都被莫尼特號靈巧的躲開。後來,弗吉尼亞號在試圖攻擊明尼蘇達號的時候,不幸擱淺,莫尼特號準備趁機抵近射擊,雙方距離甚至相隔只有10幾米,弗吉尼亞號對莫尼特號進行齊射還擊。結果其中的一發炮彈擊中了莫尼特號的駕駛艙,正在駕駛艙內用觀察孔查看情況的沃登上尉,被開花彈傷到了雙眼,於是莫尼特號失去有效指揮長達20多分鐘。

此時的弗吉尼亞號彈藥匱乏,而且蒸汽壓力不足,艦船嚴重漏水,利用莫尼特號的這個間隙和退潮,緩慢而費力地逃回到了諾福克。整場戰鬥大概持續了4個小時的時間,兩艘戰艦均中彈20發以上,但都沒有受到致命傷害。

解讀漢普頓海戰(二):被帶偏的北洋艦隊

(這張圖可以說明戰況的“激烈”)

戰爭後續

從戰術層面上來說,雙方打成了平手,誰也打不動誰,但從戰略層面而言,北方政府取得了勝利,因為弗吉尼亞號裝甲戰艦並沒有幫助南方聯盟打破經濟封鎖。

4月4日,壞損的弗吉尼亞號進入船塢修理,一週後它重新投入了戰鬥,並俘虜了3艘北軍艦隊的運輸船,5月10日,戰局不利的南方軍隊放棄了諾福克港,弗吉尼亞號由於吃水深、適航性差,既不能沿河上行至里士滿,又不能深入到遠海大洋活動。於是艦隊負責人於第二天忍痛下令將她鑿沉,以免北軍俘獲。

莫尼特號則由於適航性太差,在1961年年底一次航行中遇到暴風雨,由於幹舷過低,大量進水,最終沉沒。不過北方政府的海軍高層認可了這種奇怪戰船的價值,先後有40多艘同類型的艦船進入海軍服役,並在後續的內河戰鬥與近海戰鬥中立下了不可磨滅的功績。(南北戰爭一打完,這些船就沒用了)

解讀漢普頓海戰(二):被帶偏的北洋艦隊

(查爾斯頓海戰中,莫尼特號的後輩們)

自古以來,所有的武器裝備演進發展,都可以簡單粗暴的分為“矛”與“盾”的進化。儘管漢普頓海戰的過程有些平淡,但它在世界海軍的發展史上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以至於30年後的甲午海戰中,我們仍能在北洋水師上看到被帶偏的模樣。

艦船設計升級

先說正面的,漢普頓海戰讓所有人看到了鐵甲艦無與倫比的防護能力,恩格斯認為正是這場戰鬥終結了木製軍艦的漫長時代。在後續幾十年的發展中過程中,在木質艦船外側包裹鋼鐵裝甲成了鐵甲艦的標配,為了塑造更高的防護能力,鐵甲的厚度也越來越喪心病狂,有些鐵甲主力戰艦的裝甲厚度甚至超過了60釐米。

然後是炮塔。最初改造成鐵甲艦時會將火炮集中在船腰,用厚厚的裝甲保護,這種船叫“船腰炮房鐵甲艦”。但很快人們就發現,固定式側舷火炮的火力和防護力都集中在一個相對較小的區域內,射界嚴重受限,想要全力開火必須要先側向對手。於是不久之後,旋轉炮塔就成為主力戰艦的標配,再後來為了避免對方開花彈射入炮塔,導致單片亂飛,北洋艦隊的炮塔也就與同時代的其他鐵甲艦一樣,都是敞篷的設計。

解讀漢普頓海戰(二):被帶偏的北洋艦隊

(莫尼特號鐵甲艦的炮塔)

穿甲彈

鐵甲艦對於爆破彈的防護性能非常好,南北戰爭中,鐵甲艦的對決出現過多次0比0 的結果,為了擊穿裝對方的裝甲,只好另闢蹊徑。

1867年英國人發明了新式的錐形炮彈,和球形炮彈相比,它重量更重,射出之後的動能更大,穿甲能力也更強,飛行穩定性也更好,從而逐步取代了球形炮彈,尤其是球形實心炮彈。穿甲彈應運而生,它利用自身動能和堅硬的彈頭來砸開裝甲,為了製造出更強的穿甲彈,不少人開始研究不同的彈頭材質,而另一些人則在提升口徑、增加炮彈重量的道路上越走越遠。例如北洋艦隊定遠和鎮遠兩艘鐵甲艦305mm口徑主炮使用的帕里斯爾穿甲彈,重300多公斤。

不過由於當時技術所限,射出的穿甲彈在撞到裝甲的一瞬間,會因為巨大的衝擊,導致炮彈內置的火藥提前引爆,爆炸威力別說對艦船造成傷害,炮彈都炸不開,這個問題直到二十世紀初理想的延時引信被髮明之後才解決。對此,英國和法國即使在穿甲彈中預留了火藥的位置,也會填裝沙子來保持重心平衡。

至於有人認為甲午海戰中不少炮彈灌了沙子,擊中敵船後不爆炸,這種言論大家笑一笑也就行了。即使到了現在,有些坦克用的裝甲彈也是實心的“一大坨”金屬,沒有爆炸能力。

不過在甲午海戰相關的影視作品中,可以看到大清的官員們關心的是穿甲彈或者開花彈,而真正打起來之後才發現,最能影響勝負的既不是雙方的口徑,也不是開花彈,而是戰前剛剛被髮明出來的苦味酸。

解讀漢普頓海戰(二):被帶偏的北洋艦隊

(帕里斯爾穿甲彈)

撞擊戰術

漢普頓海戰,讓人們發現了一個尷尬的事實,傳統火炮已經無法擊穿對方裝甲,而穿甲彈的效用又十分有限,怎麼辦呢?

利薩海戰爆發了。1866年7月20日,在普奧戰爭中,處於弱勢的奧匈海軍和意大利海軍在利薩島外圍海域相遇,結果雙方鐵甲艦互相打不動的情況下,奧匈海軍憑藉撞擊戰術直接左右了戰局勝負。

於是,撞擊戰術就成為很多國家的首選,從此以後五十年,艦船上沒有撞角的戰艦根本不好意思說自己是主力艦,比如後來的三笠。甚至還出現了一種專門用來進行撞擊的軍艦,叫撞擊巡洋艦,北洋艦隊的揚威和超勇兩艘就是這種撞擊巡洋艦,船舷很低,捨棄了裝甲,而且火炮也很少,只是為了撞擊而生。

再往後,我們看到在甲午海戰中,北洋艦隊在陣型上擺出了適合撞擊的橫陣,對比利薩海戰的陣型圖,可以發現雙方如出一轍。丁汝昌模仿利薩海戰排出了橫陣,希望能夠打亂聯合艦隊的縱陣,從而進入混戰,結果未能奏效。

解讀漢普頓海戰(二):被帶偏的北洋艦隊

(利薩海戰與甲午海戰的陣型如出一轍)

數據統計,在開闊海域撞擊成功率很渺茫,直到很多很多年以後,人們才猛然醒悟,利薩海戰的勝負,“不是撞擊太能打,奈何意呆戰五渣”。

戰爭就會有傷亡,海戰就會有沉船,漢普頓海戰中0比0的戰績,催發了海戰武器裝備翻天覆地的變化,進化的速度超乎人們的想象。

從1859年到1906年這不到五十年的時間裡,鐵甲艦經歷了“船旁列炮鐵甲艦”、“船腰炮房鐵甲艦”、“船面旋臺艦”、“露臺旋炮艦”等不同的形態。一艘船明明是採用了最先進的技術,等到造好時才發現技術已經快過時了。而各種設計和技術之間孰好孰壞,還要等到若干年後的戰爭或是更強的替代技術出現之後被才會發現。

想要了解這段歷史的朋友,可以參考《鐵甲艦時代的海上戰爭》這本書、

緊隨時代潮流動向,才能佔得先機。只不過在漢普頓海戰時,新技術需要幾年的時間進行驗證和迭代,如今,也許1年或者半年,就會被互聯網遠遠甩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