闊別14年,老馬凱餐廳將重回地安門,經典菜“復活”

阔别14年,老马凯餐厅将重回地安门,经典菜“复活”

阔别14年,老马凯餐厅将重回地安门,经典菜“复活”

1987年位於地安門大街修擴建後的馬凱餐廳門臉

這將是繼百年義利、張一元大柵欄觀音寺街起源店、柳泉居之後,西城區又一家原址恢復的老字號門店。

“老馬凱”開張,梅蘭芳親自剪綵

馬凱餐廳創建於1953年,當時有13名湖南同鄉集資,盤下了地安門外後門橋路西的一家冷飲店,將其改建成一座經營湖南風味菜餚的餐館。1958年,又遷至地安門大街3號,一直經營到2004年停業。

【背後故事】為啥叫“馬凱”?

至於一家傳統老字號為何會叫“馬凱”這個透著洋味兒的名字,現任餐廳經理呂永傑解釋,60多年前盤下的那家冷飲店,就叫馬凱冷飲店。相傳,店主人是因為有相熟的外國朋友叫馬凱,或者是被一名叫馬凱的外國朋友資助開的店,所以才取店名為“馬凱”。但確切什麼來由,現在已不可考證。總之,1953年改成湘菜館後,就一直沿用“馬凱”這個店名,並保留至今。

阔别14年,老马凯餐厅将重回地安门,经典菜“复活”

北京日報上“馬凱餐廳”最早的一篇報道

(1962年7月6日 2版)

【背後故事】梅蘭芳給剪的彩

作為北京最早的湘菜館之一,馬凱餐廳曾經紅極一時。“1953年開張時,是梅蘭芳先生給剪的彩。”在餐廳工作過的老職工們回憶,溥傑、田漢、齊白石、董壽平、啟功等社會名人都曾是馬凱餐廳的座上賓。京劇大師梅葆玖對餐廳的酸辣系列菜品情有獨鍾,每次用餐後還要打包豆豉辣椒帶走。另一位京劇大師張君秋先生每次用餐必點一道軟炸裡脊。溥傑等名人還為馬凱餐廳題寫了不少詩句。

阔别14年,老马凯餐厅将重回地安门,经典菜“复活”

20世紀80年代的馬凱餐廳

“最火的就是1985年到2000年那段時間,跟吃飯不要錢似的,每天大堂裡的人都滿滿登登。”呂永傑說。上世紀八九十年代,他是餐廳裡的一名廚師,“上午10點半開始炒菜,一直到下午兩點半,跟前兒案板上堆著的各種切菜足有半尺高,我們一個廚子都得盯三四口鍋,忙得頭都抬不起來。”

阔别14年,老马凯餐厅将重回地安门,经典菜“复活”

北京日報為你介紹一道“馬凱經典菜”

(1987年9月25日 2版)

為地鐵讓路,馬凱老店13年前停業

1999年,擴大經營的馬凱餐廳在長椿街開辦了一家分店。但轉臉兒到了2004年,位於地安門外的總店卻面臨著關張的命運。

阔别14年,老马凯餐厅将重回地安门,经典菜“复活”

“一家三代吃馬凱”,寫在餐廳拆遷拆除前

(北京日報 2004年5月21日 14版)

“當時是修地鐵8號線,正好在馬凱餐廳底下過。”呂永傑說,配合地鐵修建和道路拓寬工程,馬凱餐廳總店2004年拆除,原計劃是地鐵工程結束後原址回遷,但後來發現,地鐵線距離地面只有10米。“萬一挖地基,把地鐵挖漏了怎麼辦?後來,這個回遷的事兒就擱置了下來。”

阔别14年,老马凯餐厅将重回地安门,经典菜“复活”

2004年9月拆遷前的馬凱餐廳

而現如今,地安門外大街,馬凱餐廳亮出了金色招牌!

阔别14年,老马凯餐厅将重回地安门,经典菜“复活”

不少馬凱的老顧客三番五次上門催問,“到底哪天開張?先訂上一桌行不行?”

這家已經有著65年曆史的老字號餐廳,2004年因為市政工程建設遷出地安門。時隔14年,馬凱餐廳在故地重張,船柺子肉、豆豉辣椒蒸活魚、荷香軟蒸銀鱈魚等一度從菜單上消失的“老馬凱”經典菜,也將重回公眾視線。

阔别14年,老马凯餐厅将重回地安门,经典菜“复活”

擬恢復的馬凱經典老菜——船柺子肉

眼下,馬凱餐廳地安門店正在進行開業前的籌備工作,最快6月中旬前後就能試營業。

與14年前的老店面相比,新店的硬件設施水平提高了,營業面積也由之前的1500平方米擴大到2700平方米,僅一樓散座就可以容納150人同時就餐。此外新店還增加了外賣窗口,除了售賣醬肉、芝麻燒餅等風味小吃,還會提供快餐服務。

阔别14年,老马凯餐厅将重回地安门,经典菜“复活”

老師傅傳幫帶,“復活”經典菜

阔别14年,老马凯餐厅将重回地安门,经典菜“复活”

擬恢復的經典老菜——馬凱原汁燒海參

“這些都是幾十年沒做的馬凱經典老菜,趁著老店重張又恢復起來。”馬凱餐廳第四代傳承人、地安門店經理呂永傑說,這幾道菜因為費火費時間費功夫,成本太高,一度在菜單中消失。現在隨著餐飲接待能力擴大,恢復有了可能性。

阔别14年,老马凯餐厅将重回地安门,经典菜“复活”

擬恢復的馬凱經典老菜——豆豉辣椒蒸活魚

以荷香軟蒸銀鱈魚為例,這道菜操作起來相當繁瑣。需要先炒雪菜料,然後把料裹在醃好的魚身上,再用泡好的荷葉,把魚肉一塊塊包起來,走菜的時候再蒸一下上桌。從備料到做好成品,全部工序完成下來至少兩個小時。為保證這道經典名菜的持續供應,重張的馬凱餐廳將設置專門人員完成裹料、包荷葉等工序,加快菜品的供應速度。

阔别14年,老马凯餐厅将重回地安门,经典菜“复活”

擬恢復的馬凱經典老菜——荷香軟蒸銀鱈魚

另外迴歸的還有船柺子肉、豆豉辣椒蒸活魚等經典老菜。在保留傳統特色的基礎上,馬凱餐廳還進行了工藝上的創新,例如名菜“松茸湯泡肚尖”借鑑西餐手法,在肚尖和松茸外面又蓋上了一層酥皮,既保留住了香味,又給這道湯菜增添了主食。江西烤牛肋排、鍋貼大元貝等經典菜則借鑑了西餐的擺盤手法,以適應年輕消費群體的需求。

阔别14年,老马凯餐厅将重回地安门,经典菜“复活”

借鑑西餐手法,馬凱新店推出創新經典名菜——松茸湯泡肚尖

恢復老菜,還得靠老手藝。即將開業的新餐廳中有10多位員工是原地安門店的“老人兒”。廚師申愛虎就是其中一位。他1997年進店,在馬凱磨礪了21年,現在已是馬凱的第五代傳承人,“有師傅傳幫帶,我相信這些傳統名菜的製作技藝會一代代地傳下去”。

阔别14年,老马凯餐厅将重回地安门,经典菜“复活”

後廚的師傅們正為試營業做準備

希望復活之後的“馬凱”

還能是那個原汁原味的餐廳

等回頭正式開張了

必須走起一波兒啊!

部分綜合自:北京日報

招聘啟事

如果您想加入我們,請把簡歷發到下面的郵箱,期待您的到來!

招聘條件

1、全職坐班!(兼職勿擾)

2、北京土著,瞭解北京文化,熟悉北京文化。

投遞郵箱:[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