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革卦解答了易学史公案:周文王到底称没称王

关于姬昌称王之事,《史记·周本纪》:“诗人道西伯,盖受命之年称王而断虞芮之讼。后十年而崩,谥为文王。”提出文王生前已经称王,但后世受到很多质疑,认为文王生前不会称王,遂成为一桩公案。本文不再从史料中辩证,而是从文王自己写的《周易》革卦中找到了答案。《周易》卦爻辞共写有十九个“王”,历来解易者皆以为文王,其实这些“王”都是指商王,大部分指商汤。文王自己在《周易》中从不自称“王”,而且在《革》卦卦辞和九四爻辞中暗指姬发要先称王,后伐商。

文王写周易的故事21篇-革

文王对使者说:“在‘元亨利贞’系列卦的《随》卦,我提出要发动更多的社会人士参加到讨伐商纣的队伍中,大多数方国站在我们一方,军事上打败商王朝只是一个时间的问题。这期间,有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必须要做,就是要建立与商王同等的王权政府,这样我们与商平起平坐,才能够名正言顺的讨伐暴君。”说着在甲骨上划了个泽火卦:

周易革卦解答了易学史公案:周文王到底称没称王

小丁分析道:“这个卦四个阳爻从力量上占有绝对优势,但阴爻上六为王的宗庙,六二为家主,而且都居正位,说明旧政权和旧思想处于僵而不死的状态。六个爻中只有九四位不正,是阳居阴位,有动象,说明次宗庙需要改变了。”

文王赞许道:“分析的有道理。这种大好形势下,我们应该做的就是……”说到这里,拿起刻刀在甲骨上写下:

革,巳日乃孚,元亨利贞。悔亡。

使者说:“‘革’就是要推翻商纣暴政,建立新的王朝。我们多年的理想终于要实现了。为什么在‘革’和‘元亨利贞’中间写上‘巳日乃孚’呢?‘巳日’和‘乃孚’是什么意思?”

文王解释道:“如果写‘革元亨利贞’,就是可以直接去消灭商纣,但这种改天换地的大事不是这么简单的。以下犯上会引起社会人士的质疑,所以我们不能单纯从军事上考虑,还要从舆情上争取主动。‘巳’是巳时;日是太阳。巳时的太阳象征有利于我们的形势已经达到了高潮,推翻旧体制将势如破竹。”

周易革卦解答了易学史公案:周文王到底称没称王

周易说解

文王呷了口水:“‘孚’是小子。”小丁插了句:“公子发继大位后就自称‘予小子’。”文王高兴地说:“这样很好。为什么特意写‘巳日’呢?日又代表王,午日为正王,巳日为准王。姬发称王以后,就有资格和商王争夺天下了,那时我们周国发出号令,天下群雄莫不响应,大业可成也。”使者和小丁瞪大了眼睛听的入了神,没有侯爷高度的智慧,怎么能撼动具有六百年基业的大商呢!

使者问:“为什么还‘悔亡’呢?”“如果时机未到,天下响应者少,你举旗东伐,就变成了大规模厮杀,战争难有胜券,就要悔了。如果时机已到,你不是以王的身份伐王,旧王朝的余孽在社会上声讨你僭越弑王,造成政治上被动,也会有悔的。”

周易革卦解答了易学史公案:周文王到底称没称王

初九巩用黄牛之革。

小丁问:“我怎么看初九爻的‘革’和卦辞之革意思不同呢?”“肯定是不同的。革是周国革大商的命,百姓还是要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原来这是讲百姓要革黄牛的皮。实现胜利后,不可能每个人都分到土地和官职,基层群众还要重操旧业。

六二巳日乃革之,征吉,无咎。

使者想:六二为内邦之主,从静;阴爻又为小子,大人不动,小子可动。看样子侯爷是强调自己不伐商,一定要由公子发去“巳日乃革之”。

九三征凶,贞厉。革言三就,有孚。

使者问:“为什么九三就征凶呢?”文王缓缓说:“有两方面原因:一是我们和大商所进行的战争是新旧力量之战,需要有道义的支持和联合的力量,而九三武士有个人英雄特征。当战争到了摧枯拉朽的阶段,我们还需要张扬个人英雄主义吗!其二,九三嗜杀,天下唾手可得了,再过多杀戮,民怨太大,会造成政权基础不牢。从政治上摧毁了敌人,军事上就是一个形式了。‘贞厉’是说让嗜杀的武将去主持征伐是很危险的。”

小丁:“我看后面这句‘三’指多,‘就’是高的意思。是说不要光听武将的主意,要多听听大家的意见,按照高明的想法去做。”又想:有孚是指公子发,是叮嘱姬发一定要按照这样说的去做。

周易革卦解答了易学史公案:周文王到底称没称王

九四悔亡。有孚改命吉。

九四是站在静位上的动,又为修改祭祀程序,包括追谥先人。悔亡所指的,就是公子发改变侯的命令,以王的口气发布政令。使者问:

“侯爷写‘有孚改命吉’,就是说必须公子发自命为王。您老人家为何不自称为王呢?”文王说:“我老了,背负不了这个重任了,还是让公子们借此立威,他们亲自打下来的天下不易反复。”

九五大人虎变。未占有孚。

使者问:“我看九五写虎,上六写豹,两者的改变有什么区别吗?”文王答:“当然区别很大了。为林中之王,一虎进林,百兽皆惊,仅闻到虎的气味、听到其吼声,群兽就惊散而逃。你知道为什么吗?因为虎不仅勇猛,还工于心计,知道猎物的弱点,往往一击成功,不打无把握之仗。大人虎变,是说对于任何一项变革,都要做到有威有勇有谋,沉稳有力,方能成功。而豹子体型小,勇而无智,速度快却耐力差,捕猎一般是硬碰硬,常常无功而返。我们要学习虎,不要学习豹。”使者还想问“未占有孚”,但一想,其意思是没有占公子发能不能实现大人虎变的愿望,就没再吱声。

周易革卦解答了易学史公案:周文王到底称没称王

上六君子豹变,小人革面。征凶。居贞吉。

使者又问:“君子豹变知道什么意思了,‘小人革面’指谁呢?为什么‘征凶’呢?”文王面带凝重地说:“你算问到点子上了。上六指旧体制,在君子的威力下,被旧体制浸透了的小人之心并不甘臣服于新政权,他们没有受到制度的束缚,只是表面上改变了,一有可乘之机就会死灰复燃。所以用豹变之人或豹变的心态去征服敌人都暗藏着凶险。像这种人只能让他呆在家里做事才吉。”

(注:文王没有想到他回到周国后,寻访到了世外高人姜尚,后来姜尚和周公辅佐武王推翻了商王朝,并建立了朝代最长的周王朝。详尽注释可参阅杨吉德《周易说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