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襄公是一位仁义的君主吗?

珵素

谈起宋襄公,估计大家多少都有一些熟悉。他作为宋国这样一个小国的国君,却被司马迁等人推为“春秋五霸”之一。他在与楚国的战争中不听手下的建议,任由楚军从容渡河排兵布阵,自己最后吃了败仗,但却因此被不少人认为是仁义之君,而受到后人的推崇。甚至有人认为,宋襄公这样以仁义道德约束自己的君主,只是因为生错了时代,生活在了春秋这样礼乐崩坏的年代,所以才失败,留下了污名。若换一个时代,宋襄公很有可能会有一番大的作为。

后人赋予宋襄公的悲剧人设,确实打动了不少人。但此类观点翻来覆去都只是谈宋襄公战败成名的那场泓之战。至于这场战争之前的宋襄公有什么作为,少有人提及。甚至于泓之战爆发的原因都少有介绍。换言之,不少人对宋襄公的认识仅仅局限于他在泓之战中,为了自己的名声禁止将士进攻正在渡河的楚军这一件事。如此在脱离历史背景的情况下去评判宋襄公的为人,不免会出现误差。

宋襄公,春秋时期宋国的第二十任国君,子姓,宋氏,名兹甫,是宋桓公的嫡子。他有一个哥哥叫目夷。但因为目夷的母亲只是一般的侍妾,所以算是庶出。在实行嫡长子继承制的宋国,只能由宋襄公继承君位。但在宋桓公病重的时候,宋襄公向宋桓公表示,目夷仁厚,且比自己年长,因此想把储君的位置让给目夷。目夷听说了,就赶快躲到了山里。于是宋桓公病逝后,还是由宋襄公继承君位。

宋襄公是一位仁义的君主吗?

宋襄公在位时,恰巧齐桓公过世。齐桓公晚年比较昏庸,重用的几个大臣都在拼命发展自家的势力。加上他没能很好地安排好几个儿子,虽然在世时确立了吕昭即后来的齐孝公为太子,但其他几个儿子的势力也很大。齐桓公自知吕昭的地位不稳定,就嘱托宋襄公帮忙照顾齐孝公。果然,齐桓公死后,齐国的几个大族扶持齐桓公的其他儿子,争夺齐国的国君之位。齐孝公无奈逃到宋国寻求帮助。

宋襄公安顿好齐孝公后就通知诸侯,共同帮助齐孝公回国夺取君位。几个大国虽然接到了通知,但都没有回应。只有曹国、卫国等小国,响应宋襄公的号召,派出了军队。于是,宋襄公和齐孝公就带着这些军队回到齐国,夺取了国君的位置。

通过这次行动,宋襄公的名气提升不少。成功调动了几个诸侯国的宋襄公此时志得意满,他见齐桓公过世后,中原霸主的位置出现空缺,而自己又有恩于齐孝公,于是就想出面联合诸侯,仿效齐桓公,用会盟的方式成为霸主。

只是宋国的国力太过弱小。齐孝公虽然是在宋襄公的帮助下夺取君位的,但却不可能因此就出卖齐国的利益。楚国也不可能听宋国的号令。最终,宋襄公能够威胁、命令的只有曹国、卫国这样的小国。

宋襄公是一位仁义的君主吗?

不久之后,宋襄公在鹿地会和诸侯。齐国、楚国国君同时到场。宋襄公不顾齐、楚两国的意见,擅自以盟主自居,惹怒了齐国、楚国的国君。期间,宋襄公甚至以盟主的名义要求楚国放弃部分利益。盟会结束后,宋襄公擅自决定于当年秋天在盂这个地方再次会盟。

约定的时间到了,宋襄公前往盂地与各国诸侯聚会。因为鹿地之盟,宋襄公的言行得罪了齐国、楚国,宋襄公的哥哥目夷就劝宋襄公前往盂地时带上部队,小心行事。不料宋襄公认为,自己身为盟主,提出了不带军队的要求后自己要率先执行。于是不带一兵一卒,赶往盂地。

有了上次的教训,齐国这次没有参加盂地的会盟。只有楚国和陈、蔡、曹等国的国君来到了盂地。而且楚国国君是另有所图。就在宋襄公与楚成王争夺盟主的位置时,楚王命令将士冲出来抓住了宋襄公。楚成王将宋襄公囚禁起来,并尝试借机进攻宋国。之后在鲁国的周旋下,楚成王释放了宋襄公。

宋襄公是一位仁义的君主吗?

回国后的宋襄公依然没有放弃称霸的愿望。听说郑国有意支持楚国称霸后,宋襄公极为愤怒,于是带着卫国、许国等国去进攻郑国。郑国一面抵抗宋国,一面向楚国求援。接到郑国求援信的楚国于是发兵,直奔宋国。宋襄公怕宋国有失,连忙撤军,两国军队在泓水一带相遇,双方隔岸相对。之后就是宋襄公坐视楚军渡河,宋军错失良机,大败而回。

回顾宋襄公的一生,其中值得称道的事情不多。帮助他赢得仁义之名的事,一件是把储君的位置让给哥哥目夷,另一件就是在楚军渡河时禁止手下进攻。而面对小国时,几次发动战争,威胁曹、邾等国听命于自己。为了确立自己的威信,甚至拿鄫(zēng)国的国君作祭品,以此威胁那些不愿听命自己的国家。在位期间,为了争夺霸权,频繁向他国宣战。从这些行为看,宋襄公与其他诸侯并没有什么不同,一样是位试图依靠武力争夺霸权的君主。而由此去看,推辞君位也罢,泓之战也罢,就很像是宋襄公为了博取名声而特意进行的表演。无怪乎苏轼、苏辙认为宋襄公不过是窃取名声、欺骗后世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