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蘇冷戰是如何形成的

二十世紀四十年代中後期至九十年代初,以美國、蘇聯兩個超級大國以及分別以它們為首的兩大集團之間在政治、經濟、軍事、外交、意識形態、文化乃至科學技術等一切方面出現了既非戰爭又非和平的對峙與競爭狀態,這就是我們所說的冷戰。

美蘇冷戰是如何形成的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後期,以美國、蘇聯和英國為首的反法西斯大同盟通過雅爾塔等一系列重大的國際會議,所達成的各項公開的或秘密的、書面的或口頭的協議,對戰後的世界和平做出的安排,被稱為雅爾塔體系。雅爾塔體系建立在美國、英國、蘇聯的政治軍事力量處於相對均衡的基礎之上,主要是三大國的首腦羅斯福、斯大林和丘吉爾進行了長期的討價還價之後相互妥協的產物。雅爾塔體系的主要內容包括四個方面:一是打敗德國、日本法西斯,審判戰犯,防止法西斯主義東山再起;二是重新劃定戰後歐亞地區的政治版圖;三是建立聯合國,使之成為協調國際爭端、維持戰後世界和平的機構;四是對德國、日本、意大利的殖民地以及國聯的委任統治地實行託管計劃。

雅爾塔體系將昔日的戰爭策源地德國、日本、意大利等法西斯國家轉變為資產階級民主國家,從而埋葬了發動世界大戰的重要根源,它所倡導的和平、民主、獨立的原則,對戰後世界的和平、民主、獨立、發展有著很大的作用。但是,雅爾塔體系同樣具有大國強權政治的深深烙印,並在實際上劃分了美蘇各自的勢力範圍,這種形式恰恰就是戰後形成的兩極格局的地緣政治基礎”。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人們在歡慶勝利之時,看到的是這樣一幅歷史畫面。作為戰爭的主要戰場,歐洲、亞洲和北非地區慘遭破壞、政局動盪不安、經濟恢復工作舉步維艱。美國和蘇聯這兩個社會制度完全不同的超級大國,由於它們各自所控制的勢力範圍而實際形成了面對面的軍事對峙。在共同的敵人消失之後,美國的全球擴張戰略和蘇聯的保障國家安全的戰略針鋒相對、迎頭相撞,成為冷戰爆發的最重要原因。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美國挾其世界頭號強國的實力地位,領導世界的意識大為膨脹,要求在世界事務中獨佔鰲頭。杜魯門總統聲稱美國是“經濟世界的巨人,全世界應該採取美國製度”。另外,美國從十月革命以後就形成的反對共產主義的意識,美國自認為集西方文明之大成的優越感,以及要向全世界移植美國製度的意識,也是美國向外擴張的動力。因此美國在全球進行擴張,並將蘇聯視為其建立世界霸權的最大障礙。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蘇聯百廢待興,希望有一個和平的國際環境恢復經濟,因此蘇聯最關心自己的安全,特別是西部邊界的安全。鑑於蘇聯歷史上遭受的幾次大規模的入侵都是來自西部,斯大林堅決要把東歐這條入侵蘇聯的危險走廊變成保衛蘇聯的安全地帶。斯大林在雅爾塔會議上明確指出:波蘭問題對俄國人不僅僅是個榮譽問題,而且是個安全問題,波蘭問題對蘇維埃國家來說是一個生死攸關的問題,因此蘇聯在東歐已經獲得的勢力範圍內加強控制確保對蘇友好,從而與美國發生了極大矛盾。

1946年2月,美國駐蘇大使館代辦喬治·凱南向華盛頓發回了有名的八千字長電報。凱南認為蘇聯正在謀求無限制的向外擴張,提出美國政府必須採取依靠實力來抵制蘇聯的擴張的政策,這項政策同時應該保證不會引起美、蘇之間的全面軍事衝突,這便是所謂遏制政策。

1946年3月5日,在美國的富爾敦、英國前首相丘吉爾在杜魯門的陪同下發表了題為“和平砥柱的演說”,他說:美蘇冷戰是如何形成的從波羅的海的斯德丁到亞得里亞海邊的的里亞斯特,一幅橫貫歐洲大陸的鐵幕已經降落下來。在這條線的後面,座落著中歐和東歐古國的都城,這些名城及其居民無一不處在蘇聯的勢力範圍之內,受到莫斯科日益增強的高壓控制,他號召英美結成同盟,對付共產主義日益嚴重的挑釁和危險。這篇在精心策劃下的演說以鐵幕一詞而聞名,符合美國在戰後要遏制蘇聯、稱霸世界的戰略需要,從而拉開了冷戰的序幕。

蘇聯也有類似凱南長電報的秘密報告,這就是當年蘇聯駐美國大使尼古拉·諾維科夫按照蘇聯外交部長莫洛托夫的指示精神所寫的“戰後美國對外政策的長篇報告”,該報告斷定:美國戰後對外政策的特徵是謀求世界霸權,並將蘇聯視為其通往世界霸權道路上的主要障礙,對美蘇關係的前途不抱希望,為蘇聯對美國採取強硬政策起到了論證和導向作用。

伴隨美英和蘇聯的對抗與爭鬥,美蘇兩國的關係逐漸從盟友轉變為敵手,於是以美國首先發出明確的對蘇遏制與對抗的冷戰信號、杜魯門主義為標誌而終於爆發。

杜魯門主義直接起因於希臘和土耳其問題,兩國原是英國的勢力範圍,可是戰後英國已無力對兩國提供援助,希望美國把這個負擔接過來。美國立刻意識到:這是英國拱手將世界領導權交給了美國,是美國實現自己戰略目標的極好機會,美國應該當仁不讓地接受。

1947年3月12日,杜魯門在國會眾、參兩院發表演說,他把世界政治分為自由民主和極權主義兩個非此即彼的對立營壘,明確提出世界上的所有國家都必須在這兩種生活方式中進行選擇。他不指名地將蘇聯稱為極權政體,以援助希臘和土耳其為名,宣佈美國將支持和幫助世界上所有選擇自由制度抵抗極權統治的力量,為此他要求國會批准美國政府對希臘和土耳其的4億美元的援助,這篇講演以後很快就被稱為杜魯門主義。

(美國總統 杜魯門 1884年~1972年)“今天,這個偉大的國家正在遭受到數千共產分子領導的武裝力量所進行的恐怖活動的威脅,這一小撮武裝分子企圖征服那些自由民族,這些民族正在忍受著這種壓力。我相信,美國的政策就是支援這些自由的民族,在這個性命攸關的時刻,我們怎麼可以不對希臘和土耳其給予幫助,它的影響將遠及西方和東方國家。我們必須採取果斷而堅決的行動。”

杜魯門後來在他的回憶錄中說他的這篇講演是美國對共產主義暴君擴張浪潮的回答,可見其意識形態味道十分濃烈,他明確提出了兩種制度之爭,標誌著美國越來越以兩極思維來看待這個世界。因此,杜魯門主義便成為美國對蘇聯進行冷戰的重要標識。蘇聯認為杜魯門主義的出臺證明了諾維科夫長報告對美國意圖判斷的準確,於是蘇聯的外交政策也向著更不妥協的方向發展。

1947年9月,蘇聯、南斯拉夫、波蘭、羅馬尼亞、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保加利亞、法國和意大利九國的共產黨和工人黨在波蘭召開會議,發表了《關於國際形勢的宣言》,明確宣佈世界已經分裂為兩個陣營:一個是帝國主義反民主陣營,另一個是反帝國主義民主陣營,併成立了共產黨和工人黨情報局。這份以公開提出兩大陣營理論而著稱的宣言和情報局的建立表明蘇聯以世界政治的兩極看法也正式成立。

1947年6月5日,美國國務卿馬歇爾在哈佛大學授予他榮譽學位的校友集會上發表了一篇不到15分鐘的、僅僅1500字的演說,提出了一項龐大的計劃,這項後來被稱為馬歇爾計劃的歐洲復興計劃,旨在通過大規模援助幫助歐洲恢復戰爭創傷的。該計劃要求歐洲國家至少是其中的一部分國家聯合提出一個總體援助方案,作為美國考慮的基礎,美國則視其需要和自己的能力所及給予援助。

從1948年到1952年該計劃實行期間,美國共向西歐16個國家和德國的美英法佔領區提供了總額為132億美元的援助。馬歇爾計劃的實行解救了西歐各國的燃眉之急,使其經濟很快得以復興,從而鞏固了資本主義秩序。

蘇聯雖然參加了歐洲國家討論馬歇爾計劃的會議,但是對它充滿疑慮,因為這個計劃恰恰是在遏制蘇聯的杜魯門主義剛剛出世不到三個月就提出的,另外蘇聯也反對與其他歐洲國家提出一個總體方案,認為這是對蘇聯主權的侵犯。因此,在經過一段時間的試探之後,蘇聯最終拒絕接受援助。另一方面,由於波蘭和捷克斯洛伐克曾想參加這個計劃,也使蘇聯擔心東歐國家對蘇離心力的增長。於是,1949年4月,蘇聯、保加利亞、匈牙利、波蘭、羅馬尼亞和捷克斯洛伐克正式成立了經濟互助委員會,使蘇聯、東歐國家形成了一個基本封閉的、以蘇聯的計劃經濟主主導的經濟體系。

馬歇爾計劃將美英法佔領區的德國完全納入了西方的軌道,在蘇聯美蘇冷戰是如何形成的退出該計劃之後,美國正式啟動了建立西德國家的工作,與此同時蘇聯也在自己的佔領區積極行動。

1948年6月21日,美國、英國、法國西方三國宣佈,從即日起在西佔區實行單獨的幣制改革,發行B記馬克。蘇聯則以6月22日宣佈在蘇佔區發行新的D記馬克來回答。兩天之後,蘇聯進一步全面切斷了西佔區與柏林之間的水、陸交通,停止蘇佔區對西柏林的食品和煤、電供應,從而開始了長達11個月的封鎖,形成了戰後轟動世界的第一次柏林危機。

美英認為蘇聯的封鎖是處心積慮地要把西方國家趕出柏林,而它們要留在柏林的決心無須討論,於是美英方面立即採取對策,不但對蘇聯實行反封鎖,中斷了運往蘇佔區的煤、鋼,而且從1948年6月29日開始對西柏林實行空運。據統計,在封鎖期間,以美國為主的空運部隊總計飛行19萬5千餘架次,空運貨物140餘萬噸,花費2億5千萬美元,從而滿足了西柏林200多萬居民的需要。大批飛機以每3分鐘一架的頻率從東部德國的頭頂呼嘯而過,向柏林的西佔區大規模空運各種生活必需品和物資。此刻人們真切地感到了美蘇這兩個戰時盟國在戰後第一次瀕臨戰爭的邊緣,冷戰出現了第一次真正的高潮。

但是,正是從柏林封鎖這一東西方在戰後第一次最為嚴重的衝突與較量中,我們也看到了冷戰的自我控制機制首次發揮了作用。蘇聯對柏林的封鎖始終只限於水、陸交通,而開放著空中的通道,使美國的大規模空運得以實施。而美國也沒有采取武力手段強迫蘇聯解除對水陸交通的封鎖,雙方都給對方留有餘地,並努力尋求解決危機的途徑、避免衝突的升級,最後終於通過外交途徑解決了問題。”

美蘇雙方在尋求外交解決的同時,都在加緊進行分裂德國的行動。1948年11月和12月,蘇聯佔領的東柏林和美英法佔領的西柏林,分別成立了各自的市政府,柏林被分裂成兩部分。在這種形勢下,蘇聯改變了策略,雙方經過幾個月的秘密會談,終於達成協議。

1949年5月12日零時,西方的車輛通過佔領區的分界線。水陸交通的恢復標誌著戰後第一次柏林危機終於結束,但是隨之而來的是兩個德國的出現。以1949年9月和10月德意志聯邦共和國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國的相繼成立為標誌,歐洲冷戰對峙的經濟、政治和地理辦線基本落定,從此德國正式分裂為兩個國家,東、西德也分別納入東西方兩大集團。以後,柏林問題時起時伏,成為東西方緊張關係的一個根源。

伴隨著馬歇爾計劃的實行和蘇聯強化對東歐的控制,尚未復甦的西歐各國要求按照馬歇爾計劃的自助、互助與他助方式在軍事上謀求美國的援助。於是1949年8月正式成立了以美國為首的,包括英國、法國、比利時、荷蘭、盧森堡、挪威、加拿大、冰島、葡萄牙、意大利、丹麥十二國在內的北大西洋公約組織。這十二個國家在華盛頓簽訂《北大西洋公約》,它規定任何一個締約國受到武裝攻擊,應視為對全體締約國之攻擊,其他締約國應採取包括使用武力的必要行動。

1952年2月18日,希臘和土耳其正式加入北約。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總部設在比利時的布魯塞爾,主要機構包括部長理事會、防務計劃委員會、常設理事會、國際秘書處、軍事委員會等,成員國定期會面,就重大的國際問題進行磋商合作,協調立場、加強集體防務。

1955年5月5日,德意志聯邦共和國正式加入了北大西洋公約組織,至此北約有十五個成員國。

北約雖然是一個軍事條約,但是它的政治意義也不容忽視,它強調成員國要維護共同的文化傳統、意識形態和社會制度,因此,北約的成立是與杜魯門主義一脈相承的,是杜魯門主義在軍事上的貫徹。”

蘇聯譴責締約的成立,認為是針對蘇聯的。1949年11月,共產黨和工人黨情報局在布拉格召開會議,在會議通過的關於保衛和平與對戰爭販子的鬥爭的決議中,也譴責北約是為了準備新的戰爭而締結的,要求各國共產黨和工人黨揭露這種侵略聯盟。

作為對西德加入北約的即時而公開的反應,1955年5月11日到14日,蘇聯建立了包括民主德國和東歐國家在內的與北約直接相抗衡的另一個歐洲軍事同盟——華沙條約組織。於是美蘇雙方通過一系列相互作用與反作用的敵對策和具體措施,到二十世紀五十年代中期終於形成了政治、經濟、軍事上的兩大陣營的全面冷戰對峙。

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和華沙條約組織能力相當,雙方在軍事上加緊軍備競賽,互不相讓。最終,使兩極格局形成並相對固定下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