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中国文人理想中的家

一间屋,六尺地,虽没庄严;却也精致,蒲作团,衣作被,日里可坐,夜间可睡;灯一盏,香一柱。

这是中国文人理想中的家

上面这句话,是明人陈继儒心中理想的文人居所。不止眉公,古时文人阶层追求居所的清雅自在,以居室示人格。

这是中国文人理想中的家

吴宽 行书《灯下观白氏集简济之君谦二友》

书斋是文人度日读书居留最久的场所,也代表了文人心目中的理想世界。

这是中国文人理想中的家

吴昌硕 书法《无事》

置身空间之中,仿如走进旧时收藏世家的秘藏宝室,每一物皆可品赏。而面对收藏品的门类庞杂,有太多的收藏者,因为最多能熟知一二种门类,无法做到跨界;陈设的真正意义在于美学系统与鉴藏系统的结合,这种结合在乎于文化的涵养积淀。

这是中国文人理想中的家

这是中国文人理想中的家

华嵒 《閒日韶华册》

茶席

一间屋,一隅摆放著主人的茶席,顾景舟藏六壶安坐其中,旁边的风炉上是明治时期东瀛名家的心经铁壶。

这是中国文人理想中的家

这是中国文人理想中的家

书房

南宋时赵希鹄《洞天清禄集》已将文房必备之物分为古琴、古砚、古翰墨真迹、古画等十余类,而求其雅致可谓陈设之难。

这是中国文人理想中的家

这是中国文人理想中的家

这是中国文人理想中的家

顾二娘制孳鹅养雏端砚、仿瓦当延年益寿嵌宝砚盒

中国传统文人生活情趣从书房展开,案头各种陈设即构成乐趣所在。蓝色画毡旁摺扇、册页、印章分类置放,又有一件“顾二娘制孳鹅养雏端砚”巧若神工,仿瓦当“延年益寿”嵌宝砚盒亦堪称精美。

文人书画用笔

这是中国文人理想中的家

清 乾隆御制竹簧三多纹如意、清 乾隆竹根雕兽面纹出戟尊

这是中国文人理想中的家

清 棕竹制大笔筒

这是中国文人理想中的家

清 师友铭太史端砚、青藤书屋铭歙砚、王翬《仿古山水册》

客厅

这是中国文人理想中的家

挂轴、镜框,条案、圈椅,几案、赏石各安一隅。

这是中国文人理想中的家

徜徉其中,玩赏品评,不囿于时空。

这是中国文人理想中的家

于中外合璧间,得怡然自在。

这是中国文人理想中的家

百余件古今珍品不再正襟危坐,待价而沽,而是经过组合,以摄影视角,捕捉器物与空间的气息,从容地在空间中实现混搭,让艺术品不再拒人于千里。

茶室墙面上悬挂的扇面从左至右分别是邓石如的《草书录踏沙美人词》、丁云鹏的《煮茗图》、文征明的画作《江岸閒话》和行书。

这是中国文人理想中的家

不论是传统文人书房,西洋书房,还是现代家居,思考空间中人的行为,以及行为背后所体现的生活方式,为空间的构制注入鲜活人文气息。

这是中国文人理想中的家

堂上陈设一概黄花梨明式家俱:八螭龙平头案、官帽椅、圆角柜、四仙桌。几易脚本,每幅作品都是器物美学、陈设美学、摄影美学三者的综合呈现,传递出意境之美。

这是中国文人理想中的家

这是中国文人理想中的家

家具

这是中国文人理想中的家

清 黑漆书卷几、吴湖帆《临东坡木石图并黄州寒食帖》

倘若成为一间屋主人,明窗敞室,可于清代黑漆书卷几前,静赏书画长卷,身后屏风素简,间可以马槽炉焚香清心。

这是中国文人理想中的家

这是中国文人理想中的家

明 黄花梨雕龙纹马蹄足方桌、 清 康熙 御製黄花梨百宝嵌升龙捧盒

或感受明代黄花梨雕龙纹马蹄足方桌与清朝康熙御制黄花梨百宝嵌升龙捧盒的考究气派。

这是中国文人理想中的家

这是中国文人理想中的家

明 黄花梨四出头官帽椅成对

明代黄花梨四出头官帽椅成对为身居高位者所有,大气的体型已超越时代成为经典,无论辅以金色屏风,亦或一架素琴,均是风格别具。

这是中国文人理想中的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