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著急給寶寶掏耳朵,先看看專業醫生的說法吧!

要不要給小寶寶掏耳朵

不要著急給寶寶掏耳朵,先看看專業醫生的說法吧!

來看耳鼻喉科的兒童中有很大一部分是來清除耳屎的,細細一問,都是聽說不要給小寶寶掏耳朵,一不小心可是會傷了耳膜,所以從小到大一次耳朵都沒掏過,日積月累,“精華積聚”耳痛,耳鳴,聽不清的症狀來了,才想起來看醫生,那到底要不要給寶寶掏耳朵呢?

不要著急給寶寶掏耳朵,先看看專業醫生的說法吧!

耳屎在醫學上稱之為耵聹,一般情況下,只要寶寶耳朵不痛、不癢、聽力好,耵聹不必人工清除,在說話、吃東西、打噴嚏時,便會慢慢鬆動脫落而被排出。

有少數兒童耵聹腺分泌旺盛、其外耳道相對狹長,肌肉較鬆弛,咀嚼東西時頜關節的力量不夠,平時耵聹不易被排出,如果又經常游泳、戶外活動的話,塵土就容易進入耳內,和水積聚成塊,慢慢變硬,形成棕褐色的耵聹栓塞,緊緊堵塞在耳道內。耵聹栓塞會壓迫耳鼓膜,引起耳痛、耳鳴,甚至眩暈。有的家長為清除寶寶耳內較多的耵聹,常用掏耳勺、鑷子等掏挖孩子耳朵內的耵聹,這反而非常危險。

1,容易損傷外耳道皮膚,引起外耳道發炎或癤腫。

2,經常刺激外耳道皮膚,使皮膚淤血,反而使耵聹分泌過多。

3,如果寶寶太小,不配合時,掙扎或刺激外耳道可引發咳嗽反射,傷及鼓膜,發生慢性炎症或造成鼓膜穿孔。

不要著急給寶寶掏耳朵,先看看專業醫生的說法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