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羅漢的歷史來歷

十八羅漢的歷史來歷

十八羅漢

十八羅漢是十六羅漢加二尊者而來的,因此,先說十六羅漢。

佛經中講,十六羅漢是釋迦牟尼佛的弟子,他們遵佛的囑託,不入涅盤,常住人間,普度眾生。最早北涼、道泰譯的《入大乘論》中說:“尊者賓頭盧、尊者羅骺羅如是等十六諸大聲聞——守護佛法,”但未列出其餘十四人的名字。最早十六羅漢的名字,是從何處來的呢?是唐、玄奘法師譯的《大阿羅漢難提蜜多羅所說法住記》(簡稱《法住記》)中最早記載的。

阿羅漢”有三義:

其一曰“殺賊”,殺滅煩惱之賊;

其二曰“應供”,謂應受人天供養;

其三曰“無生”,謂不在受生死輪迴的束縛,已達不生不滅的境界

十八羅漢的歷史來歷

降龍羅漢

十六羅漢的名稱:

賓頭盧突羅奢(俗稱“坐鹿羅漢”)、迦諾迦伐磋(“喜慶羅漢”、知一切善惡法)、迦諾迦跋釐惰奢(“舉缽羅漢”)、蘇頻陀(“託塔羅漢”)、諾矩羅(“靜坐羅漢”)、跋陀羅(“過江羅漢”、意思為賢者)、迦理迦(“騎象羅漢”、佛的侍者)、伐奢羅弗多羅(“笑獅羅漢”、意思為“金剛子”)、戍博迦(“開心羅漢”、意思為“賤民”或“男根斷者”,出家前是個宦者)、半托迦(“探手羅漢”、意思為“路邊生”)、羅骺羅(“沉思羅漢”、釋迦牟尼的親生兒子)、那伽犀那(“挖耳羅漢”、意思為“龍軍”,習慣上稱“那先比丘”)、因揭陀(“布袋羅漢”)、伐那娑斯(“芭蕉羅漢”)、阿氏多(“長眉羅漢”、佛的侍者)、注荼半托迦(“看門羅漢”、是半托迦的弟弟)。

十六羅漢的形象:是後來的藝術家憑著自己的想象畫出來的,原本沒有定型的形象。現存最早的十六羅漢雕像在杭州煙霞洞,是吳越王的妻弟發願所造。後來如王維、貫休、李公鱗、張僧鷂、仇英等著名畫家都畫過十六羅漢圖。

十八羅漢的歷史來歷

伏虎羅漢

十八羅漢是怎麼來的呢?古代的中國人認為“九”是吉利數,因此總認為“十六”沒有“十八”(兩個“九”)好,如“十八般武藝”、“十八學士”——唐朝以後,十六羅漢又被加了兩個尊者,成“十八羅漢”。

最早知道“十八羅漢”的是北宋的蘇東坡,他自民間得到蜀、簡州、金水張氏所畫之“十八羅漢圖”,但十八羅漢的名字蘇東坡卻未列出。

宋代的志磐在其《佛祖統記》中認為:第十七位羅漢和第十八位羅漢應該是迦葉尊者與君徒缽嘆尊者(《彌勒下生經》中記載)。

直到清朝乾隆年間,乾隆皇帝和章嘉呼圖克圖活佛認為:十八羅漢的最後兩位應該是降龍羅漢(迦葉尊者)和伏虎羅漢(彌勒尊者),降龍伏虎很閤中國人的口味,在加上是欽定,從此十八羅漢便被規定了下來。

西藏認為嘎沙雅巴尊者是降龍羅漢,納達密答喇尊者是伏虎羅漢。

有些寺廟除十六羅漢外,另加上玄奘和彌勒,或錯將第一尊者賓頭羅跋羅惰奢分為二人再加慶友,有的將《因果見識頌》作者摩那羅多和《法住記》作者難提密多羅認為是降龍和伏虎,都不對。

在佛教中,羅漢所證的果次於佛和菩薩,因此地位也比他們低,他們住的地方只能叫“堂”而不能叫做“殿”的。

羅漢的修行非常好,所以是“金身”,但從普度眾生的角度來考察,就很難說了。

因此,菩薩的地位要比他們高的多。菩薩為了入世救世,有時甚至犧牲自我,不計個人得失,是這些“小乘”羅漢不能比的。在很多的佛經中,釋迦牟尼佛經常呵罵阿羅漢,說他們是“焦芽敗種”,自私自利,是應該向菩薩好好學習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