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雞蛋進城

一大早,“80後”小夥兒嚴兵毅剛起床,顧不上吃早飯,就著急忙慌地向家門前的雞舍走去。“該讓它們出來找食吃了,我餓著行,可不能讓它們餓著。”嚴兵毅打趣地說。

嚴兵毅口中的“它們”,就是他養的三千多隻土雞。

嚴兵毅家的小院,坐落在三川鎮祖師廟村的深山裡。由於父母常年多病,一家人的生活一直在貧困線下打轉轉。今年31歲的嚴兵毅,已經有了16年的打工工齡。

2016年,常年在外打工的嚴兵毅回到家鄉,經過一番考察,他決定返租自家的深山老宅院,發展野外散養土雞產業。

嚴兵毅嘗試著從外地引進了五百多隻雞苗,山上林茂草肥、泉水充沛,他堅持讓雞吃草吃蟲吃五穀。當年,成雞一出售,收益頗豐。嚴兵毅的幹勁更足了,他擴大了規模,緊接著,2017年又引進了兩三千隻雞苗。

土鸡蛋进城

散養的土雞

雞苗回來的第一個月,是嚴兵毅最忙的時候,打掃雞舍、消毒、控溫、控光線、控溼度……為了提高雞苗成活率,每隔兩個小時就要到雞舍查看,一個月內,嚴兵毅沒有睡過一個囫圇覺。

土鸡蛋进城

抽空去收玉米

土鸡蛋进城

查看雞苗孵化情況

雞苗長大後,情況穩定了些。一有空,嚴兵毅就騎著三輪車到附近的村、鎮收玉米,一年要備上三四噸玉米,待大雪封山,這些就成了雞的“口糧”。“我生活上將就點可以,不能讓雞斷了糧”。去年冬天,大雪封山半個多月,下山不方便,嚴兵毅每天只喝點糝湯充飢。

為了減少雞生病的機率,嚴兵毅時刻關注著天氣變化,天熱時,他就上山刨點柴胡、蒲公英等中藥材,用大鍋熬水,放涼,讓雞喝。

下午4點以後收雞蛋是嚴兵毅最幸福的時刻。剛開始,雞下蛋的地點不固定,收完雞舍裡的,他還要滿山坡地找,石縫下、草窩裡、樹根邊……家周圍的大山,人能走到的地方他都要搜查一遍。哪裡有雞蛋,他就在哪裡放點草,給雞暖個窩,時間一長,雞就到固定的地方去下蛋了。“以前要花費兩個多小時收雞蛋,現在一個小時就能完成。”嚴兵毅樂呵呵地說。

規模擴大後,產的雞蛋也多了,到了夏天,雞蛋的保鮮期短,需要及時銷售。從市總工會派駐到祖師廟村的第一書記王國軍瞭解到情況後,通過自己的單位和親戚朋友幫嚴兵毅銷售雞蛋。有時,王國軍去洛陽辦事,就順便帶著嚴兵毅到洛陽跑市場。

進城推銷雞蛋,嚴兵毅也想著門兒。

早上菜市場人多,他五點多就趕到菜市場,到了中午,他就跑到居民小區去推銷。

“今後,我打算繼續擴大養殖規模,讓日子越過越紅火。”面對未來,嚴兵毅信心滿滿。(宋香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