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为何“击掌三下”就断绝血缘关系?

史作勇者

堂前三击掌,出自京剧《三击掌》。

大概讲的是唐丞相王允,在长安城为自己的女儿王宝钏选女婿。王宝钏选中了薛平贵,但是王允觉得薛平贵太穷了,不同意这门亲事。王宝钏据理力争,最后父女俩各不相让,在堂前三击掌断绝关系,双方誓不相见。

一击掌,从此再非家人;二击掌,恩情今日断;三击掌,生死从此不相干。

虽然古代击掌是特别重要的仪式,但是三击掌就断绝血缘关系,除了戏曲演绎之外,最多见的就是现在的网络小说。本人查找了一些史料,均没有见到有“三击掌”就断绝关系的记载。

实际上在古代中国,家庭关系,血缘关系,是维系伦理道德和社会稳定的基础,断绝关系是冒天下之大不韪,尤其是子女主动断绝和父母的关系,是大不孝,可能性真的不大。

古代朋友之间断绝关系的记载是有的,师生之间断绝关系也是有的。尤其是师生之间断绝关系,就有著名的张居正的学生们,因为张居正守孝不满日期,“夺情”回去工作,而集体与其断绝关系。

当然,可能我查的资料有限,如果谁有三击掌断绝关系的史料记载,求告知。


七追风

这三掌各有意义:

一击掌,表示从此再非......家人(......为家族姓氏)

二击掌,表示......恩情今日断(为关系,如父子女/母子女/兄弟/姐妹等)

三击掌,表示生死从此不相干。例如:《封神榜》中,黄飞虎与其女黄颜堂前三击掌。

所以,它又称为堂前三击掌,因此,其实它就是古代家族用于亲人断绝关系的一种仪式。


ABYourstory


击掌是中国传统的一种承诺方式,击掌表示“君子一言,驷马难追”,在古代很多时候,击掌是一种比较严肃的承诺方式。



那么为什么后来会出现,击掌三下表示断绝血缘关系呢?我认为这应该和历史上的几个人物有关系。其中最出名的一位就是王宝钏,她是唐朝丞相王允的女人,因为婚事与父亲反目,被父亲赶出来家门,后来与父亲三击掌,断绝血缘关系,永不相见。王宝钏离开家,住进了寒窑,随后与薛仁贵结婚,最后成就一段感人的爱情故事。



而且在很多电视剧中,我们也有看到这种情节,我记得当年香港版的《封神榜》种就有这么一个情节,当年

黄飞虎父女断绝关系的时候,就在大堂三击掌。还有在《公主嫁到》中,公主与驸马离婚,也有这个情节。



其实关于“击掌”最初并不是盟誓,而是一种舞蹈形式。由于手掌在生活中的特殊地位,后来便以盟誓表示交换掌印,郑重地代表盟誓。击掌盟誓最早出现在汉朝时期,后明清时期,击掌便成为了盟誓时经常使用的动作。但是其中也演变出一种今天我们所说的“击掌三下”断绝血缘关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