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岳飞、文天祥的名字从历史书删去,不再是民族英雄,会怎么样?

华夏民族之所以能传承至今,一方面是华夏先祖的智慧无双,对于战争有独到的理解力,深刻地明白止戈为武的道理,而且在历史上华夏军队一直都是强军的代名词,然而再坚固的船也有颠覆的时候,在历史上,中华民族不止一次差点被灭族,从五胡乱华吐蕃室韦入长安,再到侵华战争,无数的苦难伴随中华民族一路走来,尽管中华民族遇到了如此之多的危机,但在危难之际仍然能够顽强地生存下来,薪火相传,而后如凤凰涅槃一般,在艰难困苦中涅槃重生,重续中华民族的辉煌。

当岳飞、文天祥的名字从历史书删去,不再是民族英雄,会怎么样?

然而让人痛心疾首的是,听说在新版历史教科书中,已经不再将岳飞、文天祥等人视为民族英雄,说是出于民族融合,维护民族团结的需要,只因民族大融合,便漠视了这些人的功绩,实在是可笑至极。文天祥一人顶的上宋朝十万兵马,而宋朝十万兵马可灭,文天祥却永远杀不死,只要中华血脉还在流通,文天祥便活在人们心中。“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一言堪比百万军!

可能随着时代的变化,还会有更多人走下神坛,下一个从历史书中消失的会是谁?郑成功?还是史可法?又或者是袁崇焕?不知当中华民族再次走到末路时,还会不会有“虽千万人吾往矣”的气概,虽然这些历史名人离我们很远,我们也不能设身处地的感同身受,但是有些人的名字是融在血液中的,难免会一时忘记他们的身影,但他们从未离去。当岳飞、文天祥的名字从历史书删去,不再是民族英雄,会怎么样?

我知道文天祥不再是民族英雄的事情,也是前两天在网上偶然间碰到的,但英雄的事迹不容否认,英雄总要有人时常提起,才能念念不忘不是?虽然说在历史课本里,他们的身影已经淡去,但是有些事情口口相传,一代传一代,便不可会忘记,有些时候真的不能退了,而有些血也必须流,避免不了,而这也是民族英雄的伟大之处,我不如地狱谁入地狱,我不当先谁当先?后人岂敢相忘!晚清的时候,谭嗣同抛头颅洒热血,把自己的生命置之度外,很多人说他太傻了,为什么不活下来,留的有用之身更好地报效国家,更好地体现自己的价值呢?

其实我想说,这时候更应该有人站出来,舍生取义,唤醒沉睡的人们,保家卫国,这时候真的不能再退缩了,该上的时候就得上呀,这也是我们民族英雄特别伟大的地方,我们这些后辈怎么敢忘怀?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我们的中华民族全靠着一股气息在整个世界里延续至今,也是这种虚无缥缈的民族精神,让我们每次在危险的时候都能够化险为夷,虽然说有一种东西,你用手碰不到,耳朵也听不见,说也说不出来,但是就是在不知名的一个时间,一个地点,出现那么一个人,他就单纯的站在那儿,一切的话都没说,事情也没有做,就能替代所有的东西,就像文天祥还有岳飞他们。若无此种精神支撑,宋之将亡,何有崖山之战十数万将士喋血战场,宁死不屈?

当岳飞、文天祥的名字从历史书删去,不再是民族英雄,会怎么样?

换句话说,中华民族在世界之林能挺立至今,全凭一股气,正是这种看不见摸不着的民族精神,才让中华民族度过了一次又一次难关,虽说有种东西,手不可触,耳不可听,口难以言,但是在某个瞬间,终会出现一人,他站在那里,什么都不用说,什么也不用做,便能代表了一切,比如文天祥、岳飞之列。

在最新版的历史教科书里面,先是卫青霍去病不被认为是民族英雄,而后岳飞和文天祥他们也没有被看作是民族英雄,就是因为民族大融合,然后就把这些人的丰功伟绩给淡化了,是不是有点可笑呢?文天祥一个人都比得上宋朝十万的兵马,宋朝十万的兵马可以消亡,但文天祥绝对不会死,只要我们的血脉还在身体里流淌着,那么文天祥就依然在我们心里活着。

当岳飞、文天祥的名字从历史书删去,不再是民族英雄,会怎么样?

但是伴随着我们时代不断的在变化,还会有其他的人在历史书中被一笔带过,那么下一个不会再出现在历史书中的人又是谁呢?是郑成功?史可法?还是袁崇焕呢?不知道我们中华民族再一次走到进退维谷的时候,面临民族危机时没有了那些英雄信念的支撑还会不会有那种视死如归的气势?还会不会像先贤一般,为了家国天下、民族传承继续去抛头颅,洒热血,奉献出自己的一切?

尽管上面说的这些人跟我们都不在一个层面上,大家也很难体会那种心情和感受,但是有些人的名字是刻在我们的骨子上的,永远不会磨灭,虽然他们不再出现在教科书上,但是他们一直都在我们的身边,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我们依旧会口耳相传,铭记他们的名字,铭记他们的事迹,铭记他们的一切,因为他们的精神支持着我们民族的发展和延续,他们就像是我们民族的脊梁,不能跨,更不能少了这根脊梁。

可从另一方面来说,我无法想象当人们将卫青霍去病、岳飞文天祥忘怀,不再将他们视为民族英雄后会怎么样?我无法想象,更不敢想象这一幕发生后会怎么样?说实话,我们需要他们,需要他们的精神,需要他们的鼓励,需要他们的支持······

您觉得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