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的新能源汽車究竟是純電動、混合動力還是燃料電池車的天下?

目前來看,電動車的推廣肯定是大勢所趨。一是環保問題越來越被重視,二是中國作為石油嚴重依賴進口的貧油國,推行電動車也有利於能源安全。

1. 由於火電廠將化石燃料轉化成電力的效率,遠高於汽車內燃機化石燃料轉化成動力的效率,且火電廠在排放處理上更加高效,因此電動汽車相比傳統汽車更加環保。所以可以預見,在環保越來越被重視的當下,政府肯定會致力於推廣電動車的。

2. 相比於油價,電價則相對低廉,使得電動車的能源成本比傳統汽車燒油要更加經濟。而且中國作為貧油國,石油消費的對外依存度高達60%以上。在這一背景下,電動車的普及和對傳統汽車的取代,肯定有利於緩解石油消費壓力,提升能源安全。

3. 電動車無需傳統汽車那種複雜的傳動系統(包括變速箱,傳動軸),更加可靠耐用。二戰期間,保時捷為德國設計的虎(P)坦克就使用了電驅動的設計,取代機械傳動來驅動重型坦克。這種當時的超前設計在今天已經足夠成熟可靠,而且節省車體空間。例如特斯拉電動車除了標準的後備箱外,還有額外的前備箱空間。

未來的新能源汽車究竟是純電動、混合動力還是燃料電池車的天下?

電動車有優勢也有劣勢,也存還在一些需要解決的問題——

● 續航距離:傳統汽車的續航往往在1000公里以上,目前電動車還無法做到相同的續航距離;

● 充電問題:電動車充電速度還無法與傳統汽車的加油速度相比,充電需要花費更長的時間。而且電動車充電需要建設配套的充電設施和電網;

● 成本更高:電池成本較高,這也使得電動車的價格高昂,尤其是配備更大的電池和有更長續航距離的電動車而言。

● 電池老化:長期的使用下來,電池壽命會有衰減,相當於需要付出更多的成本去更換電池。

隨著這些年技術的發展,這些問題也在慢慢改善,有一些也已經得以解決。

續航問題:電池的續航能力已經有了很大的發展,如今已經有量產電動轎車做到了單次充電可以行續航都超過500公里,這個數字還有望在控制成本的前提下進一步提升。那個賈躍亭的PPT電動車就號稱續航700公里。而特斯拉剛剛新發布的電動卡車則把這個數字刷新到了800公里。

不過鋰電池的發展並不樂觀,受制於鋰電池能量密度的極限,這些年只能是擠海綿式的提升,聊勝於無。所以鋰電電動車的續航成績可能很難有大的突破,且新的電池技術(例如石墨烯)短時間內也看不到突破的希望。

未來的新能源汽車究竟是純電動、混合動力還是燃料電池車的天下?

充電問題:鋰電池的充電也仍然是個大問題。針對充電慢的問題,特斯拉的解決方案是修建大型的超大功率的超級充電站。充滿只需要幾十分鐘,雖然還是比加油慢,但已經有了很大的提升。

充電麻煩依然是個問題,想要在北京買新能源汽車,就必須要有自家的固定停車位,然後修個充電樁。這個問題的解決,目前來看只能等電動車的普及和配套充電設施的完善。

還有個思路就是改充電為換電池。特斯拉電動車可以在汽油車加油所需的4分鐘內,運用電池更換技術完成2臺電池的更換。從理論上證明電動車有可能比通過類似加油站的電池更換站解決充電焦慮。

未來的新能源汽車究竟是純電動、混合動力還是燃料電池車的天下?

除此之外的電池成本問題和老化問題,則相對好解決。現如今的電池容量雖然遇到了瓶頸,但電池的製造成本和使用壽命則有了很大進步。所以這些年來,越來越多的傳統汽車製造廠商都開始躋身電動車生產。

這些年國內各大汽車製造廠家相繼發力純電動車,例如北汽,上汽,江淮,比亞迪等一些比較優秀的自主品牌已經開始角逐,爭奪市場份額。而且國產車有國家的環保補貼和優惠政策,在性價比上相比特斯拉這些外國電動車則是有很大的優勢。

於是越來越多的傳統汽車廠商開始在電動車市場上佔據一席之地。已經量產上市的國產電動車除了小型轎車外,還包絡了更多的車型,比如在15座輕客領域。例如上汽大通旗下的EV80,已經在市場中佔有一席之地,其中EV80已經邁入國外市場,得到了德國最大的輕型商用車長期租賃公司Maske集團的200輛訂單,為國產汽車首次。而且EV80也在英國通過了當地政府的審核,獲得了每臺8000英鎊的新能源汽車補貼。大通這些年的轉型身甚為成功,這也和上汽的雄厚的研發實力分不開。相信未來會有越來越多的國產汽車廠商,在電動車研發上發力,更好地解決電動車的充電問題和續航問。

未來的新能源汽車究竟是純電動、混合動力還是燃料電池車的天下?

不過,在新的超級電池技術(如石墨烯)還難以在短時間取得突破和商用的背景下,燃料電池電動車是一個很有潛力的發展方向。燃料電池也是環境友好的,例如氫燃料電池的排放產物就是水。而且燃料電池能量利用率高,有望進一步提升續航距離,同時燃料電池相比鋰電池還能極大提升充電速度,比如對於氫燃料電池,充電其實就是加氫,更類似於傳統汽車的加油,要比鋰電池接電源的充電要快很多。而且相比於鋰電池需要建設專門的充電樁和配套的電網,加氫這個操作就要簡單多了。這些年,上汽等一眾國產廠商也開始在燃料電池上持續發力,很有可能會引領未來電動車發展,甚至於顛覆現在的鋰電池電動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