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掩盖了3000年的真相:商纣王一点也不残暴,反而深受百姓爱戴!

华夏五千年,英雄辈出,王朝的更迭也如家常便饭一般。纵观中国整个历史,开国皇帝几乎都是贤明之人,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亡国之君就一定是荒淫无道吗?我想未必,因为历史往往是后人写的。新王朝的诞生使前朝的历史变了味道,写史书的人也会加上一点个人感情和观点,外加上劳苦大众的丰富想象力,这就导致了我们往往看不到历史的真相。而其中被掩盖最深的,也是最长久的就是帝辛(商纣王)!

被掩盖了3000年的真相:商纣王一点也不残暴,反而深受百姓爱戴!

我们印象中的商纣王:

他是非不分、狂妄自大、荒淫无道、残害无辜、亲近奸臣、性情暴虐、胡作非为。他宠爱妲己,惟命是从;鱼肉百姓,民不聊生;加重刑罚、惨无人道。他不顾亲人和大臣的劝谏,还发明炮烙之法,甚至把大臣比干的心挖了出来。种种迹象表明他是一个昏君、暴君,甚至可以说是禽兽不如。

被掩盖了3000年的真相:商纣王一点也不残暴,反而深受百姓爱戴!

真实的商纣王:

他天赋异禀、心思细腻、才华过人、力能扛鼎、文武双全,深得他父皇喜欢。他非常重视农业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使衰弱的国力再次得到强盛。随后,他致力于扩张领土,把商朝势力扩展到了江淮一代,加速了民族之间的融合。而且专家考证,商纣王在生前十分受百姓爱戴,是殷民心中的“武王”,并深以为荣。试想一下,一个能使国家富强,开疆拓土的帝王百姓会不尊敬?

被掩盖了3000年的真相:商纣王一点也不残暴,反而深受百姓爱戴!

是不是感到很惊讶?其实,我们每个人在读到商纣王的暴虐行为时,都会感到十分气愤,从而放弃了对故事真相的发掘!仔细想想你就会发现,纣王这个人坏的离谱,坏的不合常理,坏的让人匪夷所思。那他为什么会这么坏了?当然是后人想让他这么坏喽!

据《尚书》记载,周武王讨伐商纣王时只列举了他四条罪状:听妇人言、不认真祭祀、不任用亲戚、任用逃犯做官。而后两点在商朝十分常见,所以也就见怪不怪了,但是当时的周已经有了完整的礼乐制度,所以便以此为借口讨伐商国。看起来借口如此牵强,并没有纣王荒淫无道、残害百姓之说。那此说法是怎么来的呢?

被掩盖了3000年的真相:商纣王一点也不残暴,反而深受百姓爱戴!

首先,周武王生前称呼帝辛为“商王受”,而帝辛死后,周武王便给他一个流传至今的称号“商纣王”!所以“纣王”这个称呼是周王朝对帝辛的侮辱和蔑视,为什么不在帝辛活着时这样称呼他呢?结果可想而知。但我们中国自古都是礼仪之邦,凡事都要讲道理,何况是两国交战,更要讲究个师出有名。那怎么才能名正言顺呢?最简单最实用的方法就是抹黑前朝,因为你很坏,所以我们为了拯救黎民百姓才打你的!

被掩盖了3000年的真相:商纣王一点也不残暴,反而深受百姓爱戴!

都知道纣王喜欢喝酒,其实经历过夏商两代,酒文化得到了大力发展,整个商朝人都喜欢喝酒,所以他喜欢喝酒也很正常了。并且从现代殷墟考古发现,商末拿人祭祀和殉葬的事很少,还没有西周中早期严重,估计这也是西周礼乐制度完善的弊端吧。而且从出土的各种文物和遗迹看,看不出帝辛有什么暴行。还有,据《韩非子》记载,费仲建议帝辛杀掉西伯昌,但帝辛却认为,仁义之人可以用来劝诫臣民,像姬昌这种人是不应该杀的。从此可以看出,他应该是个贤明的人。至于比干,据专家考察比干墓发现,比干死在商纣王之后,虽然这并不能直接说明比干不是纣王所杀,但是也说明了这很可能是栽赃嫁祸!

被掩盖了3000年的真相:商纣王一点也不残暴,反而深受百姓爱戴!

但是我们都知道,春秋战国,诸子百家,思想正是大开放时期,不论百家怎么争鸣,都有共同一点,那就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那怎么才能突出这一点呢?很简单,找几个例子就行了,三皇五帝不敢议论,夏商周可以啊。于是就找上了商纣王,并且把许多夏桀的恶性放到帝辛头上!就这样,一传十,十传百,不断地编造恶习,不断地警示世人,他们目的达到了,帝辛可惨了,被彻底抹黑3000多年!

被掩盖了3000年的真相:商纣王一点也不残暴,反而深受百姓爱戴!

可是历史的真相终将浮出水面,周人写商王朝,商人同样写自己王朝,并且部分还幸运的保留下来了,成为为帝辛翻供的重要依据。试想一下,商人是商王朝的第一见证人,也是直接受惠者或受害者,如果帝辛很残暴的话,那么他们还会写真实的帝辛是什么样的人吗?不把帝辛骂的体无完肤就不错了!

所以我们要寻求历史背后的真相,不要凭一面之词,断定一个人的好坏!

想要知道商纣王为什么会战败吗?请关注我吧,下期告诉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