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齋志異——葉生(下)

2018年4月23日 農曆三月初九 星期一

————————————————————————————————————————

接《聊齋志異——葉生(上)》

丁公子捷南宮(指會試中式,即考中進士),被授官部中主政。上任時和葉生一起去太學國子監讀書,與共晨夕。一年之後,葉生參加順天府鄉試,最終真的考上了舉人。恰巧丁公子奉命主管南河公務,他就對葉生說:“這兒離您得家鄉不遠。先生如今奮跡雲霄,功成名就,衣錦還鄉那就真的讓人開心啦!。”葉生也很喜悅。擇定吉日上路。到了淮陽縣界,丁公子派僕人用馬車送葉生回了家。

聊齋志異——葉生(下)

葉生到家,看見門戶蕭條,心裡非常難過。他緩步挪到院子裡。妻子正拿著簸箕從屋裡出來,看到葉生,扔了簸箕就跑。葉生傷心地說:“我已經中了舉人了。三四年不見,怎麼就不認識我了?”妻子遠遠地對他說:“你死了已經很久了,怎麼又說富貴了呢?一直停放著你的棺木沒有入土,是因為家貧子幼啊。如今兒子阿大已經成人了,會選擇墓地把你安葬。你千萬別作怪來嚇唬其他人。”葉生聽完,憮然惆悵。他慢慢進了屋,見自已的棺材還停在那,撲向棺材後就消失了。妻子驚恐地看著,葉生的衣帽鞋襪脫落在地上。她極度悲傷,抱著衣服痛哭。兒子從從私塾回來,看見門前拴著馬車。問他們來自哪兒,驚訝地趕緊跑去告訴母親。母親便流著眼淚把見到的情形告訴了兒子。娘倆又仔細詢問了護送葉生的僕人,才得知事情始末。

僕人返回,如實相告。丁公子聽說,淚水打溼衣服。立即乘著馬車哭奔到葉生的靈堂祭拜;出錢修墓辦理喪事,用對孝廉的規格安葬了葉生。又留下很多錢財給野生的兒子,為他請老師教讀。後來丁公子向學使推薦,葉生的兒子第二年入縣學成了秀才。

聊齋志異——葉生(下)

異史氏說:魂魄跟從知己,竟然會忘記自己已經死了?聽說的人都表示懷疑,我卻深信不疑。(同心倩女,至離枕上之魂;千里良朋,猶識夢中之路。)知心的情侶,可以離魂相隨;珍貴的友誼,縱使千里亦可與好友夢中相會。又何況應舉文章是讀書人用心心思所作;它是否能遇賞識,決定著我們命運的窮通!嘆息啊!命運不蹇,時運不濟。經歷之處,總難遇合,形容沒落,只能空自對影愁嘆;生就嶙峋傲骨,不能媚俗取容,唯有自惜自憐。可嘆窮厄困頓,招致勢利小人的嘲侮。多次落榜的人,從人身到文章,都被世俗譏貶得毫無是處;一旦名落孫山,則文章到處都是瑕疵。古今痛哭的人,只有獻和氏璧的卞和和你相似啊;舉世賢愚倒置,能慧眼識人的伯樂如今又在哪裡?當道無愛才之人,不值得指望!反側展望,可嘆四海茫茫,竟無以容身之所。人生在世上,只有閉著眼睛走著路,任憑造物主的安排而已。天下才華不凡卻如葉生那樣淪落的才子,也是不少,回首四顧,天下哪裡會再有一個丁令威出現,讓人生死跟隨他呢?唉!

————————————————————————————————————————

聊齋志異——葉生(下)

最後一段原文:

異史氏曰:“魂從知己,竟忘死耶?聞者疑之,餘深信焉。同心倩女,至離枕上之魂(1);千里良朋,猶識夢中之路(2)。而況繭絲蠅跡,嘔學士之心肝;流水高山,通我曹之性命者哉(3)!嗟乎!遇合難期,遭逢不偶。行蹤落落,對影長愁(4);傲骨嶙嶙,搔頭自愛(5)。嘆面目之酸澀,來鬼物之揶揄(6)。頻居康了之中,則鬚髮之條條可醜;一落孫山之外,則文章之處處皆疵(7)。古今痛哭之人,卞和惟爾;顛倒逸群之物,伯樂伊誰(8)?抱刺於懷,三年滅字;側身以望,四海無家(9)。人生世上,只須閤眼放步,以聽造物之低昂而已(10)。天下之昂藏淪落如葉生其人者(11),亦復不少,顧安得令威復來(12),而生死從之也哉?噫!

(1)“同心倩女”二句:意思是,知心的情侶,可以離魂相隨。唐陳玄祐《離魂記》:張倩女與表兄王宙相戀,遭父親梗阻,倩女離魂追隨王宙出走。五年後夫婦同回孃家,倩女的離魂才與床上病體合而為一。

(2)“千里良朋”二句:是說,真摯的友誼,可使遠隔的良朋夢中往會。《文選》沈約《別範安成詩》:“夢中不識路,何以慰相思。”李善注引《韓非子》:“六國時,張敏與高惠二人為友。每相思不能得見,敏便於夢中往尋。但行至中道,便迷不知路,遂回。如此者三。”(按,此殷引文,不見於今本《韓非子》)這裡作者反其意而用之。

(3)“而況”四句:承接“同心倩女”四句:領起下文科場失意的感慨。意思是,又何況應舉文章是我輩讀書人精心結撰繕寫;它是否能遇真賞,正決定著我們命運的窮通呢!繭絲,比喻文章章句妥貼。本《文心雕龍·章句》:“章句在篇,如繭之抽緒。”(緒,即絲)。蠅跡,即蠅頭細字。陸游《讀書詩》之二:“燈前目力雖非昔,猶課蠅頭二萬言。”比喻文章繕寫工整。學士,學子、讀書人;與隔句“我曹”互立足義,意為“我輩讀書人”。嘔心肝,用唐代詩人李賀事。李商隱《李長吉小傳》寫李賀作詩構思極苦,其母嘆息說:“是兒要當嘔出心肝乃已爾!”流水高山,用伯牙“志在太山”、“志在流水”的琴曲(見《呂氏春秋·本味》)比喻高雅絕俗、不易被人賞識的作品,通,溝通。性命,品性和命運。作者認為,文章是作者性格、品質的表現,它的遭遇如何,則決定作者的命運窮通,所以說文章溝通性、命。

(4)“行蹤”二句:經歷之處,總難遇合,只能空自對影愁嘆。行蹤:蹤跡所到之處。落落,孤單落寞的樣子。左思《詠史詩》:“落落窮巷士,抱影守空廬。”對影,身與影相對,形容孤單。李白《月下獨酌》:“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5)“傲骨”二句:生就嶙峋傲骨,不能媚俗取容,唯有自惜自憐。嶙峋,用山石突兀形容傲骨堅挺。搔頭,失意無計的樣子。杜甫《夢李白二首》:“出門搔白首,若負平生志。”自愛、自惜、自珍。又,《詩·邶風·靜女》:“愛而不見,搔首踟躕。”《方言》注引作“薆”,義為隱蔽,則搔首自愛,謂抑志自持,不失其節。

(6)“嘆面目”二句:意思是,自嘆窮厄困頓,招致勢利小人的嘲侮。 面目,指服飾容止等外觀表現。酸澀,寒酸拘執,不舒展灑脫。來,招致。鬼物揶揄,比喻勢利小人的奚落。《世說新語·任誕》劉孝標註引《晉陽秋》:晉代羅友為桓溫掾吏,不得意。一日,桓溫設宴送人赴郡守任,羅到席最晚。桓溫問他,他回答說:“民首旦出門,於中途逢一鬼,大見揶揄,雲:‘吾但見汝送人作郡,何以不見人送汝作郡耶?’”

(7)“頻居”四句:意思是說,多次落榜的人,從人身到文章,都被世俗譏貶得毫無是處,頻居康了之中,多次處於落榜境地。宋範正敏《遯齋閒覽》:唐代柳冕應舉,多忌諱,尤忌“落”字,至稱安樂為安康。榜出,令僕探名,還報曰:“秀才康(落榜)了也!”又據宋范公偁《過庭錄》:宋代孫山滑稽多才,偕鄉人子同赴舉,榜發,鄉人子落榜,孫山名居榜末。鄉人問其子得失,孫山說“解名(榜文名單)盡處是孫山,賢郎更在孫山外。” 後因又稱落榜為“名落孫山”。

(8)“古今”四句:大意是說,古往今來,因種種原因而悲憤痛哭的人很多,只有懷寶受誣的卞和像你;舉世賢愚倒置,能識俊才的伯樂在當今又是誰人!卞和惟爾,意思是隻有你的處境類似卞和。卞和!春秋時楚國人,得璞於楚山中,獻之厲王、武王,皆以為誑,刖其左右足!文王立,卞和抱璞哭楚山下,王使人理其璞,得美玉。見《韓非子·和氏》。逸群之物,超群的駿馬。伯樂伊誰!誰是伯樂。伯樂,春秋秦國人,與秦穆公同時,姓孫名陽。其事略見於《莊子·馬蹄》、《楚辭·懷沙》、《戰國策·楚策》等記載。伯樂善相馬,後代因以喻善於識才的人。《漢書·賈誼傳》載,賈誼曾說:“臣竊惟事勢,可為痛哭。”屈原《九章·懷沙》有“變白以為黑兮,倒上以為下”,“伯樂既沒,驥焉程兮。”這四句概括了這些病憤之言。

(9)“抱刺”四句:意思是,當道無愛才之人,不值得幹渴!反側展望,四海茫茫,竟無以容身。《三國志·魏志·荀彧傳》注引《平原禰衡傳》:“衡字正平。建安初,自荊州北遊許都······時年二十四。是時許都雖新建,尚饒士人。衡嘗書一刺懷之,字漫滅而無所適。”又《古詩十九首》:“置書懷袖中,三歲字不滅。”此綜取其詞成句。趙翼《陔餘叢考》:“古人通名,本用削木書字,漢時謂之謁,漢末謂之刺;漢以後則雖用紙,而仍相沿曰刺。”刺,即後代的名帖、名片。明清時用紅紙書寫名帖,用於拜謁,又稱拜帖。滅字,字跡磨滅。

(10)“人生”三句:仍是作者痛憤之言,大意是:在人生的道路上,大可不必認真、清醒,只須閉眼走自己的路,行心之所安;一切聽天由命。閤眼:有不理會是非曲直、不計較得失、不與別人比量等意思。放步,走自己的路,行心之所安。造物,造物主、上帝。低昂,抑揚,升沉、意謂擺佈。

(11)昂藏:氣概不凡的樣子。

(12)令威:借指淮陽縣令“關東丁乘鶴”。《搜神後記》:丁令成,漢遼東人,學道於靈虛山。後化鶴歸遼,徘徊空中而言曰:“有鳥有鳥丁令威,去家千年今始歸。城郭如故人民非,何不學仙冢累累。”遂沖天飛去。 [1]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