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读书 ≠ 读好书,这两种孩子过着截然不同的人生!

如果孩子是一张白纸,父母正是那位执笔的艺术家。我们穷尽一生思考,该用什么图案才能让他的人生绚丽多彩。从嗷嗷待哺到羽翼丰满,孩子的成长需要注入太多,无法面面俱到。但至少,帮他铸造健全的人格,这是成长最稳固的基石。

奥巴马、黄磊、章子怡、邓超…这些名人都很重视孩子的教育,他们选择了最快速有趣的方式:阅读。阅读对孩子人格成长的重要性无可非议,但切不可滥读书。从教育角度出发,读书必须有章可循。

我们究竟该怎样培养孩子的性格?要读什么类型的书?

多读书 ≠ 读好书,这两种孩子过着截然不同的人生!

人格—故事绘本类

人生百年,人格是每个人的核心,我们对每件事的反应和情绪都来自于自己的主导性格。对孩子人格的塑造一定要早,从胎教到幼儿期,都是人格发展的关键期。除了言传身教的指点,绘本、故事类图书是孩子获取世界、塑造人格很好的途径。故事书为孩子提供了世界的缩影,生动的情节和画面促进了他们的感知。故事可以让孩子提前认识世界,感受美好,建立对世界的安全感和好奇心,同时为他们的人际交往和事情处理提供了解决方式。

多读书 ≠ 读好书,这两种孩子过着截然不同的人生!

比如火到爆的《小猪佩奇》,那些成人无法理解的情节,实际为孩子展示了游泳、足球、看牙医、游乐场、露营……这些生活中会遇到的场景,大大丰富了他们对世界的认识,为塑造孩子健全的人格打下了基础。比如奥巴马送给女儿的《胡椒罐大楼的小侦探》,通过描写主人公欧杜琳和从小陪伴她长大的挪威绒毛人芒罗先生的日常生活与非凡经历,为读者讲述了他们在平凡世界中的发现,对自我价值的寻找,以及学会爱和宽容的过程。奶爸邓超也曾在微博推荐过一本书--《我喜欢我自己》。这本看似“傻乎乎”的儿童书其实充满了温情和智慧,它教导孩子悦纳自己、欣赏自己,帮助孩子树立人格自信。

多读书 ≠ 读好书,这两种孩子过着截然不同的人生!

认知—科学探索类

认知是孩子了解世界的“智囊”,良好的认知能力决定了孩子获取信息、理解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简言之,认知决定智力。谢楠曾在亲子节目《拜托了妈妈》中大说特说她和吴京的育儿经,聊到一款能让孩子快速增强阅读能力和想象力的神器,让主持人和观众惊叹不已。而这款秘籍正是一本叫《科学跑出来》的VR图书,它用极具冲击力的绘图展示了自然、科技、音乐、艺术…科学探索类书籍必须要看,它们为好奇心满满的孩子展示出丰富多彩的认知世界。对各个年龄段的孩子来说,对科学的探知能极大地刺激孩子的视觉、听觉、触觉和想象力,而这一切正是智力发展的必需品。

语言—文字文学类

在美国拍戏因为口语不好而被老外讽刺Rubbish English的章子怡,因此对孩子的英文教学很重视,为了抓住孩子学习语言的关键期,她有计划地给孩子安排了纯英文图书。不得不说这种教育方式很聪明,在语言获取和词汇增长的关键期,给孩子规划文字文学类的读书任务,能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快速学习语言,事半功倍。同样这么做的还有黄磊,他的孩子多多从小就会阅读英文原版童话,长大后则一直在看各类英文原著。多多的英语到底有多好?全英文阅读无障碍、和外国友人流利交流,甚至能翻译英文绘本。除了课堂学习,她还可以写剧本、演话剧、练钢琴,可以说是明星子女中的学霸典范。由此可见语言类文学作品的魅力和效果。

素养—名著经典类

如果说有一类书必须要读,非名著经典莫属。这类图书较为适合已经具备一定认知能力和学习能力的青少年,以保证他们能够理解和学习其中的丰富道理。名著阅读是综合素质提升的必经之路,因为它们不仅在写作水品和知识层面满足了读者,更是人生哲学的升华,这对个人的成长和进步至关重要。这两年,因为在《朗读者》《中国诗词大会》等节目中出众的表现,董卿被观众盛赞,她气质美如兰,一颦一笑、一字一句都散发着魅力,将“吃书养人”这个词诠释得淋漓尽致。

多读书不等于滥读书,家长在为孩子挑选书籍的时候一定要有章可循。在帮助孩子塑造人格、学习知识、建立良好的情绪、认识世界并且提升素养的过程中,如何抓准时机选对读物,值得每一位家长做出深思。

心理学家埃里克森:对于培养性格,只靠说教是行不通的,只有通过阅读才能有效达到塑造性格的目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