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保醫生解答:早產兒的輔食添加和微量元素補充

早產兒是指胎齡不足37周就娩出的新生兒,小傢伙迫不及待的來到這個世界,給爸爸媽媽帶來驚喜,同時也有許多擔憂,尤其對小寶寶如何餵養的問題更是困擾家長。

早產兒提前出生,營養儲備先天不足,出生後又要快速生長,需要更多的營養物質。但是,畢竟早產兒的胃腸道還沒有發育成熟,消化吸收能力差,餵養上與足月新生兒有所不同。

兒保醫生解答:早產兒的輔食添加和微量元素補充

矯正年齡,這裡家長要知道,孩子發展早期尤其重要。矯正年齡又稱調整年齡,是用早產兒的實足年齡減去他早出生的幾個星期或者幾個月。

說到輔食添加,家長們最先問到的是時間問題,足月兒是滿6個月添加,那早產兒呢?

早產兒添加輔食的時間是矯正4~6個月,一般應在實際年齡6個月以後,對於胎齡較小的早產兒,可以在矯正4個月齡就開始添加。添加的原則和足月兒一樣,從一種到多種、從少到多、從稀到稠,秉著循序漸進的原則。

早產兒更容易出現吞嚥、咀嚼不協調和餵養不耐受的情況,家長需要更多的耐心,而且早產兒從母體儲備的鐵、鋅不足,添加輔食更應注意含鐵鋅豐富的食物,對於一些微量元素,早產兒需要比足月兒多補充嗎?

首先,家長很關心維生素D和鈣的問題。

早產兒由於儲備不足,而且生後的追趕性生長,維生素D需要相對多,生後前3個月,早產兒每日需要補充800~1000單位的維生素D,這比足月兒的400單位要多,這800~1000單位的維生素D是包括配方奶喝額外補充的總和。到出生3個月齡以後,早產寶寶可以和足月兒一樣每日補充400單位的維生素D,除了額外的補充,還應該注意選擇合適的天氣外出曬太陽,利用陽光裡的紫外線天然獲得維生素D,這也是補充維生素D的一個重要途徑。那麼鈣呢,對於小於胎齡34周,體重小於2kg的早產兒,體內儲備的鈣是比較低的,而且母乳中所含的鈣對早產兒來說也是不足的,會增加發生代謝性骨病、缺鈣等疾病的風險。如果早產兒在餵養上採取強化餵養,包括母乳強化劑、早產兒出院後配方,就可以大大提升鈣和維生素D的攝入,額外的補充和足月兒一樣就可以了。

兒保醫生解答:早產兒的輔食添加和微量元素補充

第二個重要的微量營養素,是鐵!

胎兒的鐵儲備主要在孕後期完成,所以早產兒體內的鐵儲備是嚴重不足的,而且早產兒生後有一個追趕性生長,出生體重小的早產兒,比如:1kg~2kg的早產兒,如果全是母乳或低鐵配方奶餵養,到3個月時鐵儲備就會耗盡,而且在耗盡之前就已經發生了貧血。

所以我國最新的《早產兒營養餵養指南》提出,早產兒在生後2~4周就需要開始補充鐵,補充的量是每天2mg/kg,一直補充到矯正年齡1歲,這個鐵的補充量包括配方奶、強化劑以及食物中的鐵。對於純母乳餵養的早產兒,一定要注意鐵劑的額外補充,對於完全配方奶餵養的早產兒,無論採用何種配方,都不需要在早產兒配方或出院後配方奶的基礎上添加維生素和鐵;混合餵養的寶寶,需要計算後額外添加,一般在健康體檢時,專業的兒保醫生會給予相應的指導,另外,寶寶還需要定期的檢查血常規,以早期發現缺鐵性貧血。

兒保醫生解答:早產兒的輔食添加和微量元素補充

還有一個重要的微量營養素,是鋅。

我們知道母乳中鋅的吸收率是很高的,而且初乳中的鋅含量比較高,所以強調母乳餵養!鋅在胎兒期的儲備也主要在孕後期完成,所以早產兒需要關注鋅的補充。美國兒科學會建議:母乳餵養的早產兒每天應該補充鋅0.5mg/kg,直至矯正年齡6個月;我國最新的嬰幼兒餵養指南也強調,添加輔食後應注意肉類的添加能提供足夠的鐵和鋅,保證早產寶寶的健康成長!

兒保醫生解答:早產兒的輔食添加和微量元素補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