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时的乡村茶馆

提起茶馆,读者多会想起由著名作家老舍原著,北京人艺演出的话剧《茶馆》。那是旧时京城穷人解渴、富人消闲的去处。说是茶馆,其实有的还有小吃和简单的曲艺演出,是各色人等聚集的热闹场所。笔者这里所说的虽名为茶馆,但它只是乡村单纯对普通农家销售供应开水,若叫“开水铺”则更恰当。

上世纪50年代以前的故乡农村还未通电,为一壶开水抱柴点火烧大锅多有不便。于是早在多年前乡村茶馆就应运而生。一首打油诗:“炉火炎炎暮复朝,锅储百沸待分销,二分一壶沏茶水,免得各家灶下烧”。倒是对当时乡村茶馆的形象写照。笔者家乡农家每到傍晚一般都会去附近茶馆“倒”一壶开水,一来为了自家省事,二来图的茶馆的河水甘甜好喝,没有自己烧的井水那股碱性味儿。我们村离大清河一华里。茶馆主人常年备有一套驴车,车上装有一个能盛十几担水的水罐。从水罐的破旧程度看已使用多年,说不定主家解放前即已开业使用,但罐身上那彩色广告图仍依稀可见。茶馆主人家一壮年劳力每天或几趟赶着驴车到大清河拉水。装水时用水桶逐桶将水罐装满,卸水时则通过罐尾出口的皮管直接放到大水缸里。

乡村茶馆有两种炉灶,都是以煤为燃料。一种是一字排开的长灶,一、二十把薄铁皮壶依次摆放,哪壶开了提哪壶,将开水倒给用户后罐满凉水放到灶头远端,然后将灶上壶依次移往灶头方向,一般总是离灶头近的壶先开。另一种是方形炉灶,炉口顶面是一块开有若干圆眼的厚铁板,每圆眼中放一细长圆筒形的水汆子。汆子口略高出炉口表面,而汆身大部分则置于炉口以下的火中。因那时乡村无电,两种炉灶都是用人力大风箱吹风。无论冬夏,特别是炎热夏季,拉风箱的一边用力还要近距离烤着旺旺的炉火,搭在脖颈上用来擦汗的毛巾总是湿的,异常辛苦。

离炉灶稍远处是架起离地1米来高的案板,前来倒水的按先后顺序自觉将壶排好队。早年倒水人用的几乎是清一色的大个瓷茶壶,个别为保温时间长些还为茶壶缝制一个保温套,后来有少数用上保温的暖瓶。据各家不同的经济水平,有的壶里放有茶叶,有的则直接喝白开水。还有些农户直接将细高粱面在大个瓷碗中用温水泻成糊,水开后直接沏在碗里,谓之“茶汤”用于晚餐。开水价格多在每壶一、二分钱或五分钱二、三壶之间。为省去零钱找兑的麻烦,往往是先买几角或1元钱的水牌,类似数年前城里存自行车用的竹牌,上面烫有茶馆的记号。这些水牌在该茶馆与现钱同等使用。

旧时的乡村茶馆是个不分穷富都去得起的地方,即便如此,从茶具的等级、有无茶叶、茶叶质量以及用开水量和频繁程度,各家生活水平之高低还是一目了然的。在农村生活条件艰苦的年代,劳作一天的农民,歇息时能喝上一碗热茶或由甘甜河水烧的开水,老人或病人冬天能用热水袋暖暖被窝,就感到十分的满足和受用。尽管随着农村有电以及后来五花八门的电磁炉、电水壶进入农家,乡村茶馆已离开人们几十年,但仍成为现今人们怀旧的记忆。


分享到:


相關文章: